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蚁轻爬,如电轻触,如风轻袭,如火轻噬……个中之“轻”,且看——从南下的列车,到泊岸的货轮, 人们不时被箱箱件件的长白山参茸,烟台阿胶,大兴安岭的冬虫夏草吸引住。源源滚滚是何物?宝!试问.“讲饮讲食”、“最识补”的广州人,谁人不识宝!然而,近年来,笔者发现广州人又多了  相似文献   

2.
打开创刊号的这扇《南风窗》,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教人为之心窍开通,心情舒快。开放、大胆、言之有物几乎是这本薄薄的杂志每一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例如:《广州人的“炒更”》一文,为某种意义上的“炒更”翻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炒更”是胡乱捞外快的同意义语),指出这是广州人“以增加工作量来应付自已日益增多的开支”的一种手段;《广州,处处讲钱》一文提出诸如“凡是认真讲钱的地方特权就变得不那么吃香”,“认钱不认权”等新而且尖的论点;《京西来了“长头发”》一文则揭示了“不能以头发长短来论英雄”(“长头发”在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把《孙子兵法》列为经理们的必读书,国内也有不少人著文立说,把《孙子兵法》里的战术演绎为工商业的竞争之术,认为在国际商战中要“兵不厌诈”。初到广州时,记者认为广州利用外资的成功,是精明的广州人的“战术成功”。论工业基础、技术实力广州不能和沿海、内地几座大城市比。但是开放9年,世界各地投资者对中国这座南大门的兴趣越来越大,他们没有成为飞鸿似的匆匆过客,却对这里产生恋情,这里中外合资合作次目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经济效益之好,全国都屈指可数。那么,《孙子兵法》究竟是不是广州人“芝麻开门”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是与非正与邪善与恶在纷繁世事中争斗铁门、铁闸、“猫眼”、双保险锁,一时身价倍增,受到广州人的青睐。居民联防,这件文革后濒临失传的“法宝”,又一次被广州人“祭”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他是一夜出名。尽管很多人还记不清他的名字,只记得与一个“大人物”的名字很相象,但如果说起“广州人精神”的设计者,大家应该有印象。对,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的干部,李齐念。他籍贯不是广州,来广州不过是第3个年头,甚至不会讲广州话。但他热爱这座南国大都市,也理解这里的市民。“稻穗鲜花献人民”,广州人接受了这个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提出的“精神”。) 能谈谈你这个“稻穗鲜花献人民”的构思过程吗? 那是去年春天的事了。各界人士参与“广州人精神”的设计,我天天留意报纸,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个预言:没有被妖怪格格巫用汤煮死的蓝精灵,将在1990年广州千家万户的灶台上出现。一个最新的情报,使广州人紧张了:在广州城上空的大气污染,已超过了维持人  相似文献   

7.
不仅仅是环保问题假如就“责任感”出一道考题,广州人能得多少分? 5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前不久一次大规模的“考试”,表明广州人的责任感离“及格”还相差甚远。出“考题”的是广州市环保部门。岁岁重阳,年年登山,广州的白云山在重  相似文献   

8.
时下,在商品丰富、被内地人称为“购物天堂”的广州市场上,有一种商品十分紧俏,不说不知道,那竟然是房屋!你相信吗? 并无刻意去领导新潮流却因天时地利人和而总是在浑然不觉中领导了新潮流的广州人,这回又来了个鳌头独占——记者从广州市房地产管理局获悉,去年,广州市建成商品住宅近180万平方米,超过了全市建成住宅面积的一半,其中个人购买商品房几乎占一半,这个住宅商品化的势头在全国可说是领了风骚。毋庸置疑,相对于内地来说,广州人有钱,广州人也讲求实际,他们对“安居乐业”有深切的理解,不“安居”又如何“乐业”?所以,有了钱的广州人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武汉五城市中,广州人出境比例最高,约占1/4(26.4%),广州居民出境又以赴港澳新马泰旅游比例为最高。时下,广州人言旅游必称“新马泰”。“新马泰游”,特别是“泰国游”成为一大时髦。极富异国风情的“新马泰游”确实令人神住,然而,由于非  相似文献   

10.
某日,在广州清平农贸市场一君子兰档前,有人问;“哩(这)棵几(多少)钱?”来自吉林的花主答曰:“实蚊(拾元)。”听到这南腔北调,买花的广州人随即“煲冬瓜(讲广味普通话)”:“呵,怎么那么贵?能种活么?”花主即用普通话说:“不贵,不贵……”于是,买卖成功了。卖花人告诉记者,他来穗一年多,租房住下,邻里及来买花的人都能与之操普通话,“广州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他说。普通话还使外宾与“老广”做成生意哩。在一陶瓷档前,有个金发的外宾就用那洋腔洋调的普通话与上了年纪的档主在“煲冬瓜”,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11.
蜈蚣 《法制博览》2011,(16):30-30
广州人有许多的纠结,交通、楼价、教育……还有一个纠结就是餐饮,“食在广州”长盛不衰,与广州人喜欢吃而且喜欢到外面吃有着最大的关系,但是广州餐饮的问题不少,什么时候明察暗访,什么时候都可以整出一大堆“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到广州的内地人越来越多。他们听不懂广州话,却对广州人的一些口头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有时语言成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某种象征。“搏到尽”和“叹世界”近一两年来,广州人学会了拼命工作,多干,多赚,以满足他们日渐高涨的消费需求。“搏到尽”这句香港人的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1996,(1)
花城广州的旅游,多年来一直存在有“旅”少“游”的问题,旅游景点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缺乏深圳“锦绣中华”一类大制作。近年,广州人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也集中资金、人才、科技手段,营造自己的旅游“月亮”。去年秋天在广州天河落成的“世界大观”和正在广州增城新塘兴建的“华夏春秋”,就是各有千秋、颇具气魄的“月亮”之作。  相似文献   

14.
广州人早有“爱靓(美)唔爱命”的说法,但历来却取贬意而用之。“食在广州”,自古是广州的美誉,而“穿在广州”,原是闻所未闻。早些年,听说上海姑娘上下班都是一个个花枝招展,但如窥视他们饭盒里的,却是说不得的,不是还令不讲究衣着的广州人听了颇有点安慰,甚至有点得意吗? 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举个例吧,这两年,女装高筒皮靴成了广州姑娘的宠物,实在是由于大冷天广州姑娘也时兴穿裙子,于是成了一种地地道道的“裙带”关系,便“一荣俱荣”了。实际上在寒风里穿着裙子等候公共汽车的姑娘们,都喜欢往候车亭的角落里挤,要不然就是对汽车迟迟不来尤其愤慨。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的改革,给广州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广州人中既有勇于进取的气概,亦有狭隘浮浅的陋习。人们往往对前者看得多,而对后者认识不足。赶浪头——广州人喜欢一窝蜂,一哄而起,没有主见。当狂潮一股大量进口的冷暖风机和“838”计算器成了“跳楼货”后,这应该是个沉痛的教训。漠视他人——在公众场所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是不少广州人的嗜好。无论是他(她)个人的私事,还是别人的隐私,一律来个公开抖落,并逼着你非去听不可。你若够胆量去请他们把音量收小一点,他们旋即瞪起眼:干你屁事呀!我讲话用得你××管么?“人必先自爱然后人方爱之”。广州人,教人如何去尊重你? 缺乏同情心——骑单车的女士不小心跌倒了,很  相似文献   

16.
用外省人的眼光看广州人,似乎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最令他们吃惊的是“口杂”。说广州人除了家中四条腿的台椅,举凡天上飞的、地下爬的,诸如蛇虫鼠蚁等类,统统都成其美食,言下之意是有点儿“蛮”了。确实,有的广州人对吃的探索,真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你听说过吃炸蜈蚣、煎白蚁吗?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曾美美地吃过一顿白蚁。他是白蚁防治所的技术员,平时灭蚁中,发现那些  相似文献   

17.
珠江,广州人的“母亲河”,她以她的乳汁哺育了无数儿女。可如今,是谁令她“花容失色”、使人不忍目睹?  相似文献   

18.
借脑袋发财     
佛山人有“野心”,他们的目标是赶上广州,称雄南国。佛山人有魄力,“六五”期间他们的工农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21.81%的速度递增。1986年,佛山工业总产值112.4亿元,首次跨入全国年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30个城市之列。佛山人的成功,赢得了一片喝采声,也引起了近邻广州人的侧目。广州人在总结和借鉴佛山的成功经验时,竟然发现,佛山人——  相似文献   

19.
饱暖思美乐     
曾经有人把这个地方的人叫做“南蛮”,也有人说这个地方的人“只顾嘴巴,不顾面子”,甚至有人在称呼这个地方的人时,总要在前面。冠之以鄙视的“小”字——俱往矣!南国的热土广州正以其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国人瞩目。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饱暖思美乐”,这句话套在广州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普普通通的广州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过得快快乐乐,从他们那满足的笑容中,你能感受  相似文献   

20.
广州人管某些人对某些事物忽然的情有独钟为“发烧友”,我就算一个。我的“发烧”由来已久,中学的时候“发烧”诗歌,一写就是500多行一首的浩瀚之作。那年头,若谁有心思稍微翻翻成语词典,便可成为“诗人”。当然那首巨作早已付之一炬,即便还在也难以入目。但堂堂500行的气魄于今天的我说来却影响非浅。到了“广阔天地”后,便弃“诗”从“画”,跟一山水画名家学画。但涂鸦一番后便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