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握了全国政权。与此同时 ,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了地方政权 ,继续与大陆对抗。这样 ,就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局面 ,台湾问题由此产生。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 ,完成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来完成。20世纪50年代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中共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武力解决台湾”政策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发表《告前…  相似文献   

2.
从“一手”到“两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之后.中共中央曾设想了多种武力解放台湾的方案。作为中共军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周恩来也对武力解放台湾作了多种构想。  相似文献   

3.
梁丽辉  李延华  赵远 《世纪桥》2013,(11):74-75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武力解放,但最终未能实现。一方面,跟国民党军事力量相比,人民解放军军事实力不够,尤其缺乏海军和空军。另一方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改变了苏联和美国的对华政策,成为不能武力解放台湾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台湾回归、统一八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人们都认为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中国共产党才有对台工作,而本文认为党从成立就蕴涵了收回台湾主权的思想并努力为之奋斗。其80年间可划分为三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党成立到1945年10月,台湾回归祖国,党为收回台湾主权而斗争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46年至1978年,是党为解放台湾而斗争的阶段。其中又分为“武力解放台湾”与“和平解放台湾”两个小阶段。第三阶段从1979年至今,是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的阶段,其间党的对台政策经过由“和平统一”的提出,到“一国两制”理论的构想,再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后形成的发展过程。8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的独立统一及民族尊严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因而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拥护。  相似文献   

5.
对台方针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和发展对台方针政策。概括地说,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后,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主要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对台方针政策。1949年3月匕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忡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此后,这一口号一直作为这一时期的对台方针延续下来。5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由单纯武力解放台湾变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两制”,只有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政策 ,中国政府才能和平进行统一。国际上反华势力提出 ,只有中国政府和平统一 ,才承认“一个中国”,实质上是让中国政府放弃使用武力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保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对如何统一,用什么方式统一的有关政策上,有一个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提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由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的政策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5年5月,在坚持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实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3月,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作为自己应实现的历史任务之一。40余年来,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这是促进海峡局势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一开始是作为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任务提出来的,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已开始大举反攻。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当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1948年,中共中央召开九月会议,会议提出了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统一全中国”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其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战略构想和具体方针政策,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完备的发展过程。这个战略构想主要是在中美建交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形成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党从考虑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台湾从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逃离大陆,盘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大陆对峙,造成大陆与台湾的隔绝状态。为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我们党从SO年代开始探索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  相似文献   

10.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偏重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和江泽民同志对台重要讲话为两岸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问题与构想多次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说:“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他指出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拥有军队,大陆不派人到台,台可派人到中央任职,可与各国保持与发展非官方经贸关系,但台不应有代表国家的外事权。在经济上,两岸应互补共荣,“两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具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中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1949年以来,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凡具有爱国心的中华同胞和全球华裔,无不急切期  相似文献   

14.
本刊资料室获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近日会见台湾新党代表团时,首次讲解了对台湾实施“一国两制”的7项具体内容,包括保留台湾在军队、政府架构和人事上的很大自主权。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自主权范围之广,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一、台湾继续使用台币。二、台湾继续保留军队。三、台湾是单独关税区。四、台湾继续保留政府架构。五、大陆不拿台湾一分钱,不会调动台湾资金。六、台湾人民、企业家继续保持原有财产。七、人事自主,大陆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钱其琛详解对台实施“一国两制”七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10月25日,日本台湾总行向中国投降.台湾恢复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蒋介石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则退据台湾.从此,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政府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求着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对台政策,这又与美国对台政策密切相关。本文仅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94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解放大陆东南沿海岛屿,包…  相似文献   

16.
一、“一国两制”方针对澳门的适用性“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8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阐明了“一国两制”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第二,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大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论指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制定,到80年代以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再到90年代中期八项对台主张的提出,体现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宽阔胸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其中蕴含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不懈努力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并不断完善对台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 )进一步明确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定位 ,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揭露台湾当局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分裂和“台独”言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①。90年代台湾问题的解决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超强 ,中美当年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合作基础被严重削弱 ,曾经为遏制苏联而形成的一定意义上中美战略盟友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着祖国统一的实践.这些重大决策是: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和平解放台湾的决策;与美国开展大使级谈判的决策;中国与外国建交中处理台湾问题的决策;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为改革开放后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谋求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武力和平双策并用”的转变,但他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始终把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