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蓝色硅谷发展战略中,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重要基础,它承载着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和蓝色产业的发展。蓝色硅谷的创新驱动和蓝色高端产业性质,要求其产业园区必须摆脱传统产业园区的形态和发展路径,结合蓝色硅谷发展规划,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以复合型的多功能园区为导向,创建具有"生产型、创新型、服务型、生态型、宜居型"等"五型"特征的新型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建设蓝色硅谷是新一届中共青岛市委作出的战略决策,是青岛率先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重要战略基点。推进蓝色硅谷建设,在管理体制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与高新区、崂山区、即墨市的关系;在空间布局上要建设好"一区、一带、一园""三大载体";在发展基础上要依托好崂山科技城、金融城、风景区"三个平台";在建设运营上要创新合作发展、成果转化、建设管理"三个模式";在发展支撑上要抓好聚集高端要素、打造人才高地,创新投资融资、培育创新主体,加强研究策划、重视营销宣传这"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而孵化器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平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分析了美国"硅谷"科技孵化器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组成要素等,从青岛"蓝色硅谷"实际情况出发,借鉴美国硅谷孵化器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青岛"蓝色硅谷"孵化器的功能定位与运营主体。最后,从聚集高端要素、引进一流孵化器、依托工科院校、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推进"蓝色硅谷"孵化带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基于SWOT分析法对蓝色硅谷镇域经济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青岛市蓝色硅谷镇域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自身优势,同时存在行业发展不成熟等劣势。依托蓝色硅谷战略规划,青岛蓝色硅谷镇域经济获得了良好发展机遇。当地政府需抓住契机,采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对策,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形成镇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海洋产业、海洋法律法规设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等管理方面有许多经验,借鉴国际多样化的海洋开发政策与临海经济区发展战略,可以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启示和参考: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地方立法进程,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强市,必须重视发展蓝色文化,以打造蓝色文化强市为中心推进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建设。建设蓝色文化强市应确立由做大到做强再到名城三步走的战略,主要策略包括:深度发掘海洋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突出滨海特色,做大做强青岛旅游文化;充分利用奥运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帆船之都"建设;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繁荣蓝色主题艺术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7.
海洋科技创新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战略。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巨大,是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山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沿海地区居前列,但海洋科研效率相对较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蓝色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山东海洋科技创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省内7个沿海城市竞争日趋激烈而合作不足,海洋科技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体制滞后,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与蓝色经济发展脱节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把“发展海洋经济”写入《公报》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蓝色新引擎”开始启动。这对致力于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强市的青岛市来说是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文化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创新蓝色文化是把青岛打造成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的精神动力支持,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由单纯经济开发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蓝色经济正越来越成为新世纪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0.
建设蓝色经济区,金融应先行。建设蓝色银行,可以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提供有力支持。蓝色银行建设应以科技型企业为业务增长点,以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为发展切入点,以体制机制与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保障,以立足青岛、服务半岛、辐射山东、面向全国为发展战略。以青岛银行为主组建青岛蓝色银行是科学、可行和现实的路径选择。青岛蓝色银行的特色业务应围绕航运金融、企业债券、低碳金融、科技金融等业务展开。蓝色银行的发展应注重借鉴先进地区银行的经验、大力发展蓝色供应链金融、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相似文献   

11.
蓝色经济既依托海洋又超越传统的海洋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又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核心理念的一种新的蓝色发展理念。通常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避免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青岛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蓝色发展建设与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蓝色经济的发展带动海岸带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立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华民族走复兴之路的伟大创造与壮举。空间经济学理论揭示,蓝色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包括陆域国土、海洋国土及领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力空间布局重新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海洋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海洋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海洋为空间依托而形成的经济形态。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具象表现的经济形态,是一个不同于海洋经济概念,而又包括着海洋经济所涵盖主体内容的全新经济概念,这一概念决定着一种新的商品经济形态的建立;决定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实施新的科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谋划、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模式的先行试验,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海洋新兴和高端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国家蓝色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引擎,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4.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把握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拓展陆海发展新空间的必然要求。建设蓝色经济区必须坚持以产业统筹为基础,推进海陆统筹,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春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现已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给山东省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把握机遇,利用半岛的区位优势、海洋资源优势、经济产业优势、海洋科技优势,在政策制度上创新,形成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分工明确、错位、协调发展,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示范区,宜居城市群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活动有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海洋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人才支撑、资金支撑、中介服务支撑和公共服务支撑的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2019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海南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海南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动海南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取得积极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政策协同发力不够、金融机构积极性整体偏低等问题;与此同时,粤沪等6省市在发挥金融综合支持效能推动地方建设海洋强省(市)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本文旨在通过对粤沪等6省市的主要实践或经验进行总结,并借鉴有益经验,对海南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海南金融助力地方培育“蓝色引擎”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人才众多,海洋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但同时,也存在着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海洋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缺乏等制约因素。目前,半岛蓝色经济区面临新一轮蓝色经济浪潮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其他海洋经济区的诸多挑战。因此,建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建成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先导区。  相似文献   

19.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战略意义,其发展脉络应落脚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合与提升上;对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经济区核心区的重大命题,应从战略层面予以功能定位,明确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发挥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湾两翼"新布局。围绕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海岸经济区和航运物流区等重要节点调整海洋功能区,并采取本文提出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决定了所有一切的战略选择、战略谋划和策略。当前,建设和弘扬蓝色文化,是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求,蓝色文化是蓝色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更是蓝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蓝色文化的基本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挖掘了蓝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梳理了蓝色文化的基本特征,以期为未来蓝色文化的发展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