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魔鬼词典里也许应该再加上一个辞条:什么叫反贪?派出去反贪污的反而贪了,是谓反贪。 话说乾隆末年,甘肃省发生了一件贪腐大案,整个一省,从省领导到市领导到县领导,差不多都卷入案中,“全省80个厅州县半数以上各官都参与”,一把手呢,几乎人人脱不了干系。  相似文献   

2.
幕友现象起源于明代的中晚期,至清代人数和影响力达到全盛时期。幕友的种类很多,有刑名、钱谷、文案等,其中刑名幕友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地方州县官处理行政事务、析案断狱。刑名幕友作为清代社会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职有权,运用自己的法律专长介入到司法活动中,对清代法律纠纷的解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刑名幕友通过幕后参与庭讯,指导地方州县官审理各种刑名案件,并对审理刑名事务尽职尽责。这些活动都对当代的司法活动产生了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吟 《法制博览》2010,(4):52-52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拥戴的汉代的“召父(召信臣)”和东汉的“杜母(杜诗)”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官崇拜”,视其构词形式,显然是主谓结构,因而应理解为“官”对什么的“崇拜”。然而,现实中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作介宾结构——对“官”的“崇拜”,或者动宾结构——“崇拜官”。在我看来两种理解似乎都说得过去。因为现实中为官之人的确也还会“崇拜”一些什么,当然哕,无官之人中也有不少人会“崇拜官”。  相似文献   

5.
张鸣 《法制博览》2009,(10):7-7
谏官和御史,在古代又被称为言官,用白话讲,就是说话的官。这种官,没有别的职责,就是要说话。民国时上海有“白相人”,白相,上海话就是玩的意思,白相人,就是靠玩来混饭的人。说话官,白相人,正好是一个对子,跟“如夫人”对“同进士”类似。  相似文献   

6.
大干世界,凡人多以君子自居。然君子者,无不出自旁观者的慧眼,非自我表白者所能定夺。天下之人皆有三性:趋利、趋光、趋官。趋利者利小、趋光者利中、趋官者利大。常人趋利,能人借趋光而趋利,唯趋官者三者皆有之,大智慧也。  相似文献   

7.
官谎与民谎     
龚德明 《法制博览》2010,(14):36-36
官谎主动,民谎被动;官谎为官的本性所然,民谎则是官之要求,官之所好,民只是听从与顺应它,实为生计所逼。  相似文献   

8.
许子 《法制博览》2008,(19):31-31
据《现代汉语词典》载:所谓“裙带官”,旧指利用妻女、姊妹而形成姻亲关系,相互勾结攀援而得官者。考其由,原来典出北宋。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设立,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审判,审判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采用法官与技术审查官相结合模式,设置技术审查官辅助法官判案,有效解决法官技术知识不足问题。引入法院审理侵权诉讼可自行判断知识产权有效性制度,并协调各案间知识产权有效性判断的冲突,彰显案件审判之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并不美好的隐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海阳 《法制博览》2008,(15):16-17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是不是一直怀有悠然见南山般的闲淡怡适的心境呢? 陶渊明生在官宦世家,他叔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级的官。家庭影响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但到陶渊明的时候,家世已经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