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文驰 《外交评论》2009,26(2):123-136
“民主和平论”是一个特别制造的命题,与美国的对外意识形态政治紧密相关。梳理“民主和平论”与现实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可以发现诸多民主和平的事实只是特别制造的结果;但在这种经验事实层面展开反驳与再反驳,却只会陷入论证泥潭,民主和平依然可以作为或然命题存在。跳出泥潭的办法就是紧扣“战争状态”这一要点,检验民主国家是否加剧或者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而不再纠缠于具体的战争。研究表明,号称关注世界和平的“民主和平论”丝毫没有致力于解决作为世界和平关键的“战争状态”问题,相反,它为某种加剧世界战争局势的干涉与扩张行动提供了意识形态借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者们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是假定民主与国际关系的和平相联系。但即使是民主国家很少(或从不 )互相打仗,也无法证明民主与和平的关系有必然联系,而这种建立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和平倾向”至多只能表现为在民主国家之间。基于西方民主与和平理论的观点出发,由于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的认知错误,有可能对和平造成威胁。因而要警惕当前西方民主国家中出现的片面化的倾向,防止威尔逊在战争时期提出的“为民主营造一个安全的世界”目标的负面影响,使世界不因民主而遭遇危险。  相似文献   

3.
从学术角度看,作为西方民主话语霸权体系重要的理论基石的“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民主如何导致和平的生成逻辑中,结构性解释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它认为民主国家复杂的政治过程和力求保持政治权力的领导人所面临的诱因激励,对战争和冲突起到了内在的约束。然而许多学者发现,结构性解释中存在一些缺陷,如替代变量比较粗糙;理论预设失真和与经验证据相抵牾等问题。结构性解释论者据此对已有解释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但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先前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一民主和平论作为一种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今学术界普遍把伊曼努尔·康德作为这一理论的开山鼻祖。康德第一个系统的论证了为什么共和政府的兴起具有推动永久和平的潜能。此后很多学者注意到了康德的洞见,并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形成了一个现在所谓的“民主和平论”学派。其中最具影响的当推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在福山看来,民主政府具有和平诱发效应。这主要体现为:民主从18世纪产生之初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现在世界上存在120多个民主国家,并且频繁出现暴力冲突(在过去的十年过程中,每年平均发生28次严重的武装冲突),但…  相似文献   

5.
何冠一 《外交评论》2009,26(4):94-100
“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一些西方民主国家,甚至成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该理论的基本论点即民主国家的性质决定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很少打仗,显得颇为雄辩和自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公认的民主国家的定义问题和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好战的问题。除了揭批其理论本身的瑕疵,本文拟从一个罕见的现代民主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例子——英国和冰岛之间的“鳕鱼战争”出发,通过论述民主和平论在此冲突中的失效,着重说明:如果没有其他体系因素的调节,民主因素不足以阻止冲突的发生,民主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走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评“民主和平论”——民主与暴力关系的历史回顾朱立群王妙琴“民主和平论”是时下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风行的理论,它还是某些西方大国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因而,这一理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是偶然的。“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是“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达尔是美国现代著名政治学家,他通过对“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两种民主理论范式的批评建构了自己的多元民主理论。对其多元民主理论的思考不仅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其民主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民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中国威胁论”几度甚嚣尘上。“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正面回应,同时也向世人宣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郑重选择。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安全观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观构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开始由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批评理想主义的民主价值,而追求对民主的经验式、实证式的分析。而达尔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最具有代表性。达尔秉持价值中立原则,改进了民主理论的研究方法,区分了理想的民主与现实的民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适应西方政治现实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是一种对于自由民主理论的解释性或者补充性的理论,更加适合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形式。  相似文献   

10.
"宪政是民主政治"是一个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在理论上有缺陷的、对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实践也有负面影响的传统宪政定义."宪政是民主政治"论在理论上的主要缺陷有:它偏离了宪政的主要价值目标;它不能解释民主"异化"为"多数暴政"的问题;它不能解释"有民主,无宪政"的历史事实;它把民主作为宪政概念的唯一构成要素是理论上的独断."宪政是民主政治"论对当代中国宪政建设实践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阻碍了我国宪政分权制度的确立;它阻碍了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它妨碍了宪政观念在我国社会的传播.因此,中国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国家就必须修正或放弃"宪政是民主政治"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有些人开始给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全面翻案,从民主社会主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到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普世”价值等颠覆传统的观点都出现了。在评价民主社会主义的时候,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它的功过是非。改良主义取得了一些历史成就,主要表现于在实践上推动西、北欧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在理论上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但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的道路也有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良记录,主要表现在:曲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具有若干不确定性;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自己高谈的和平主张;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负有责任,对共产党人欠有血债;在殖民主义问题上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主流国际体系变迁的理论中,无论是肯尼思·华尔兹的“权力分配论”,还是吉尔平的“权力转换理论”,乔治·莫德尔斯基的“霸权周期论”,抑或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均聚焦在如何通过霸权战争等非和平方式取得霸权进而完成整个国际体系的变迁。近代以降,无论欧洲列强,还是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日本,这些国家的最终崛起绝大多数都仰赖战争,其实质都是非和平崛起,均对当时的国际力量结构与国际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一欲理解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如何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必须先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民主理论领域存在着实质民主论和程序民主论的激烈争论,占据主流地位的程序民主论,推崇民主程序,贬低或否定民主的实质,将民主的程序和实质相割裂、相对立。当代重要的民主理论家达尔倡导多元民主论,他的多元民主论也主张程序民主。他坚持了人民的统治的民主实质的核心理念,提出了理想民主的标准程序和现实多元民主的制度性程序。达尔反对将民主程序和民主实质完全割裂和对立起来,强调民主的程序与实质是捆绑在一起的,认为民主具有强烈的实质性同样具有程序性,从而超越了程序民主论与实质民主论的对立,这是达尔对程序民主论的一大贡献,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对儒家的“德治”展开了一种创造性的解释——德治即“无为之治”.为政者要消解自己的好恶和才智,限制自己的政治权力,使自身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即非主体性的状态;而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即“以百姓之心为心”,突出天下人民在政治中的主体性,以天下治天下.德治即无为之治,蕴含着深刻的民主精神.徐先生的解释把儒家的德治与现代的民主政治结合起来:儒家的政治思想具有民主精神,但没有建立民主的制度和法治;现代的民主政治,只有建立在儒家之仁义道德的基础上才能根基牢固.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达尔的《民主及其批评者》在学界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全书通过对民主的两种批评,即对“民”与“主”的质疑,以及达尔的反驳表达了一个中心旨趣,那就是倡导多元民主。并且,达尔所主张的多元民主是立基于程序民主之上的。达尔认为这样才能促成第三次民主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我们的民主实践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民族与民主的关系”是指多民族国家民族与民主的关系,主要包括民族因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和民主政治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民主化浪潮中,有的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民族分裂、国家解体,其民主由原来的社会主义性质向资本主义性质倒退;有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则走向现代民主,向着政治文明更靠近了一步.这些多民族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民族因素的影响或者说是多民族状况的影响.民族与民主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自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提出“民主与多民族不兼容”命题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民族与民主的关系陆续有了一定的关注.对此作一个简要梳理和评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尽管和平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但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对冲突如何解决,和平如何概念化,以及和平如何达成等问题并不太关注。本文回顾了和平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及其宽广的研究范围,并介绍了一个能够用于组织这些研究文献的理论模型。此模型建议,可以在四个不同的干预切入点上促进和平。作者讨论了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之间的关系,结构暴力与直接暴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维持和平、制造和平与重建和平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四位作者还对和平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间,对于处理人类最急迫的问题而言,和平心理学是一个关键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和平是人类千万年的向往,但战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不是源于文明的冲突,也不是源于利益的冲突,战争源于不民主的规则体系。专制政权长期未能创造必要的价值,又以极其不公平的方式分配它们,因而除了用武力维持社会的安宁外别无选择。独裁者们习惯于用武力处理国内社会关系,只要形势需要,他们也将在对外政策中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因为没有任何制度或习惯会阻碍他们如此行事。要减少和消除战争,必须从消除不民主的规则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渊远流长,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和合”蕴含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整合统一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和合”思想深入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了“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国内学术界从四个方面对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解读,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本身的价值及其不足,并着重思考了参与民主方式对中国式民主探索的启迪。学界对参与民主形式在中国具体实践的思考尚不成熟。这些研究成果基本遵循着“三段论”的分析路径:即介绍参与式民主理论本身——探讨参与式民主的价值所在——考察参与式民主在中国实践的可能性。这种“路径锁定”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式民主理论难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