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川陕渝结合部,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人口57万,是国家重点扶贫市。在土地革命时期,万源爆发了震撼全川的固军坝武装起义;红四方面军人川,万源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8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按照中央的部署,正式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肖登国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苏区人民为了对革命先辈表达怀念之情,给后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1993年9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由巴中...  相似文献   

4.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5.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1935年3月28日强渡嘉陵江开始的.红四方面军原先活动于鄂豫皖苏区,于1932年12月18日进入川北,很快建立了总面积4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00余万、有23个县(市)苏维埃政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在中央苏区的毛泽东曾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1932年12月,因张国焘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导致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为保存革命实力,红四方面军被迫撤离鄂豫皖,进入四川的通江、南江、巴中一带。次年春,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成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诞生。之后,红四方面军历时4个月接连打退国民党、四川军阀军队的三路围攻,部队发展到5个军8万多人。这一时期,在四川万源、宣汉和重庆城口、开县一带  相似文献   

7.
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以下简称龙浦县委),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根据中央分局的指示,在进入浙西南地区后建立的第一个县委(1935年5月-1937年12月)。她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领导着龙泉、浦城边区人民群众,贯彻上级党“紧密依靠群众,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指示,在龙泉、浦城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游击根据地,创建苏维埃政权。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开辟了浙西南、闽浙边、龙泉、浦城边区根据地,打击、吸引、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在福建三年游击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唐文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展苏区经济,发行了一整套由川陕省工农银行制造的货币,对巩固苏区,发展苏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苏维埃工农银行在发行货币的过程中,遭到了反革命势力的疯狂...  相似文献   

9.
略述川陕苏区的内部肃反余洪贵一、肃反组织机构的形成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结束了历时3个月,行程3000余里的漫漫西征路,进入川东北地区,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三个星期就胜利攻占了通(江)、南(江)、巴(中)三个县城。接着开始建立川陕苏区,19...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实现战略转移过程中,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的东南部以及城口、綦江等地区。红一军团一部进入綦江羊角,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红一军团主力进入綦江石壕,形成红军主力直逼重庆的军事态势,成功减轻了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主力的压力。红三军进入渝东南,建立了包含酉阳和秀山在内的黔东革命根据地,为此后与红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红二、六军团在酉阳南腰界举行会师大会后,两军统一行动,开始了创建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有效牵制了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红四方面军解放城口全境,建立了完整的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组织体系,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为红四方面军长征作好了思想、组织、干部、物资等各方面准备。  相似文献   

11.
建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2.
邓均洪 《四川党史》2003,(5):53-53,52
毛泽东:充分肯定川陕苏区的作用广元老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均未到过广元。但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嘉陵江、对川陕苏区、对广元、对闻名遐迩的剑门却非常了解、熟悉和感兴趣。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井产党建党史上,传颂着“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相约建党”的美谈。无独有偶,在粤西山区,也流传着“西周(其鉴)东彭(湃),粤西建党”的佳话。粤西党组织的建立,是周、彭到广宁从事农运工作,在高涨的农民运动中实现的。 1924年初。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工农运动如火如荼。彭湃早在1923年元旦就成立了海丰县总农会,这是全国最早的县级农会。他所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在全国独树一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彭湃被毛泽东称之为“农民…  相似文献   

14.
1927年,曾志与爱人夏明震(夏明翰的弟弟)受中共湘南特委派遣到郴州开展革命活动,开辟红色区域。他们收拢了原郴州农民自卫军成员,召集了流散和转入地下的党员骨干,使苏仙岭周围各县的革命组织又东山再起,星火复燃。1928年元月,宜章年关暴动胜利,朱德、陈毅的主力部队旋即解放了湘南重镇郴州,夏明震担任郴县县委书记,曾志任县委常委兼秘书长。之后县委立即着手建立县苏维埃和县工会、农会、妇联、农民自卫军。郴州掀起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就在这时,敌人开始派重兵夹击这块红色苏维埃区域。粤军范石生、湘军许克样部由韶…  相似文献   

15.
冉富 《党史纵览》2023,(1):34-35
<正>1927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了宣传和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中国的苏维埃运动由此逐渐兴起。到1930年春,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先后建立了9块主要苏区,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直到1937年9月,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10年的中国苏维埃运动方告结束。在这场中国苏维埃运动中,川陕苏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陕苏区妇女:不爱红装爱武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兰 《党史博览》2008,(12):52-54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广大川陕地区的妇女来说,犹如黑暗中划破长空的闪电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西征入川,开辟川陕苏区。川陕苏区在发动工农群众参军参战的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的川陕苏区,妇女有200多万,而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青壮年妇女,多达30万人。  相似文献   

17.
三次进攻出奇兵红四方面军粉碎田颂尧三路围攻之后,积极扩军,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加强了部队政治及后勤工作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军队素质,从而使部队大大增强了战斗力。1933年7月7日,蒋介石委四川军阀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联合四川军阀围剿红四方面军。但四川军阀相互混战正酣,刘湘对红四方面军的围攻一时尚未组织起来。为了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解决苏区的食盐问题,扩大川陕革命根据地区域,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仪南战役的打击对象是田…  相似文献   

18.
李芝兰 《党史博览》2011,(12):53-54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曾出现过一个高潮。先后有大量文献资料、回忆录、人物传记、研究著述、历史资料选辑(编)等几十种研究成果问世。进入21世纪,川陕革命根据地研究更进一步朝着纵深方向和微观领域发展,不少学者都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笔者发现,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才研究少有涉足。或涉而不深。因此,本文从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才建设这一角度出发,作些粗浅评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末城(口)万(源)红军点燃革命烽火后,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攻进城口,开辟了城口苏区,建立了中共城口县委和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李先念、徐向前、王维舟、魏传统、王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城口的革命岁月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城口人民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时期,城口曾一度被红四方面军解放,并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城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文学——红色歌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