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铭在《南方日报》撰文认为,近来在讨论改革的阻力问题时,人们几乎众口一词提到既得利益集团。事实上,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更是如此。目前中国至少已经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单位制度》一书的作者杨晓民认为,中国的单位制度存在着多方面的弊端。在改革触及到深层矛盾时,单位制度就成了改革的一个瓶颈。可以说,不全面改革单位制度,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可能在现实中失效。应该说,政府已经强烈地关注到了这一层面并正逐一加以解决。比如医疗、养老、就业、住房、户籍制度等改革,就极大地削弱了单位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中国改革已到了严重堵塞关头,即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问题.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就是以单位组织成员为核心的社会群体。 我们过去的单位社会是一个以政治身份为分配原…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已经越来越触及到旧体制的深层,改革的阻力和难度正在加大,并且遭到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的狙击.这正是反腐败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贾品荣 《法人》2007,(7):34-35
当既得利益集团太强大时,人们骤然发现,我们可能回到了亚当·斯密时代。斯密所描述的集体行动所产生的种种好处并没有落到穷人和普通大众手中,往往是在攫取普通居民的情况下,使集体行动产生的好处为既得利益集团所占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过去,我们一直是通过改革来促进开放,在对旧有闭门锁国政策的改革中扩大了人们对外界的视野,引进了发达国家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的文明成果,使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对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触动力量不断加大,改革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大,靠内部动力来进一步推动改革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于是,人们开始进一步地注重外部力量,寻求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的新方法。加入WTO,运用国际通行规则来改造我们的经济运行方式,就是通过开放来促进改…  相似文献   

6.
首先笔者代表中国法学会研究部,祝贺《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的发布。各位专家对《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进行了深度评述,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就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与未来发表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代表法颁布施行以来,中国的人大代表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成长,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颇具改革意义的创新尝试,如“自荐人大代表”“专职代表”与“代表工作室”等。这些创新型举措,对代表作用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认为是中国宪政和民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刘耀堂 《中国律师》2014,(11):58-58
9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指导,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承办的“中国调解高峰论坛”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举行。来自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法、最高检、国务院法制办、全国律协的有关负责同志,北京市政法系统的代表,专家学者代表,调解机构和论文获奖作者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以清末中国司法现状为依据,抨击清末司法腐败,引入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呼吁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力图转变清末司法固有模式。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其司法理念对清末的司法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其思想和实践经验对于现代司法改革也仍具有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力量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共同力量。凝聚中国力量是在深化改革、调整利益格局中实现的。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存在思想观念的障碍,还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坚期表明改革的艰巨性增加,深水区表明改革的风险性加大。怎样攻坚克难、平稳过渡,单一突破难以奏效,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积极性极易夭折,只有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1.
<正> 党政机关出现的某些腐败现象,严重玷污了我们党和国家在人民中的形象。它和物价上涨、社会分配不公一起,成为当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三大障碍。如何解决腐败现象,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国家的兴亡。作为调整社会关系和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最后20年,世界大事记里出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涌起改革潮。新世纪即将来临时,正向纵深推进的中国改革又多了一个新亮点:政府机构改革。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近3000名代表,用掌声揭开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新的一页。中国,正在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机构改革冲击波。  相似文献   

13.
外包: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道路。公共服务事业外包,作为政府民营化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是公共服务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公共服务外包的障碍机制有哪些,以及如何扫除这些障碍,使公共服务外包事业顺利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整个三月,户口成了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话题——3月1日,13家报纸发表的“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制度改革》,让中国的户口本再度成为焦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相似文献   

15.
整个三月,户口成了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话题--3月1日,13家报纸发表的"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制度改革>,让中国的户口本再度成为焦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相似文献   

16.
闭幕词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紧张、热烈、友好的讨论和交流,"21世纪亚洲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即将闭幕.我和与会的中国法学界的各位代表一致感到,这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我们认为,这次论坛始终体现着三个基调:一、全球化;二、改革与发展;三、近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探索以主任检察官办案组织为代表的检察办案组织改革.对构建公平高效权威的检察权运行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本轮改革的情况,以体现检察权的特有属性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科学参照,以统筹兼顾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基本方式,以渐进式推进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进程把握,是下一步改革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制定中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与现实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借鉴近期海内外学人基本公允的社会现代化改革理论以及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现,以中国国情为着眼点,强调社会进步必须用良好精密的法律保障发展的有序性,倡议制定中国民法典。作者认为制定中国民法典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促进并保障商品经济在中国发育和安全增长;二、保障市民社会运行的有序性;三、保障市民社会的成员在严格的“铁笼”中求得相对的自由;四、促使中国由“政治型”国家向“法治型”国家转变。同时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制定中国民法典至少有四个层面的现实障碍:一、中西对于法律和法典的不同态度层面;二、民法固有精神价值与中国固有传统精神价值相冲突层面;三、目前中国民法理论欠缺和立法技术存在障碍层面;四、目前在中国法典暂无相应资格的职业机构操作层面。在本文中,作者仅以用法治对社会宏观控制保证改革秩序的有序性为主题,略论制定中国民法典某些方面的问题,至于如何克服现实障碍,如何制定中国民法典诸多深入具体的问题有待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本刊竭诚欢迎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志踊跃投稿,使这一专题研究不断深化,以促成中国民法典的早日诞生。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拉开金融监督改革序幕,把金融消费者保护做为重头戏.近年来中国举措改革金融,积极鼓励金融创新性发展.本文立足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思考,首先分析中国金融改革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总结中国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分析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思:制定独立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构建“2+4”模式;依金融产品等级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06,(3):22-23,77,78
自2004年以来,由於劳动债权与以银行为代表的担保债权的优先顺位之争,中国新破产法的立法进程一直裹足不前。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种债权之间的冲突是新破产法的出台必须克服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