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和谐劳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强 《长白学刊》2009,(3):114-117
和谐劳动关系首先是一种类型,是一种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其次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主体双方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劳动关系;再次是一种多层次的和谐,是一种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07,(9):53-53
8月8日,泉州市劳动保障局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形势分析会,传达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总结该市上半年劳动保障工作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半年任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将自然时间作为价值尺度的内在逻辑,同质化的抽象分析是其基础,而静态性和封闭性是这种分析的基本条件。但是马克思这种同质化的抽象分析却越来越远离了劳动异质化发展的实际,因而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仅仅是一个特殊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发展而来的自然时间尺度也必然存在诸多缺陷,无法解释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一些劳动争议案中,确认双方事实劳动关系是适用相关法律的一个基本依据,因而,在这一类案件中,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就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但读者有没有想到,既有事实劳动关系,也就会有它相反的一面:“事实解除劳动关系”。这一类劳动争议案,我们平时介绍的虽然较少,但在实例中,却是不断地增多起来。  相似文献   

5.
论工会组织在劳资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芝 《湖湘论坛》2009,22(6):44-46
研究和解决劳资冲突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加强劳动立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维权机制,平衡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非常重要而紧迫。要认真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剖析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强化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在制度完善、机制建设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在这个领域.有许多的理论需要发展和创新。以下几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有重要意义。为此。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局长会议上强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据劳动保障工作政策。精心设计一批好项目,周密策划一批大的活动,以此引领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一方举证月薪万元却只得了一半,另一方则坚持全部薪水已足额结清。日前,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蹊跷的追讨工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自作聪明的“讨薪”者既输掉了官司,又丢尽了面子。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刘维兰  黄明理 《求索》2011,(10):98-100
与费尔巴哈把历史看成是由人的直观互动组成的过程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解释为由劳动所生成的。在马克思的逻辑中,“劳动”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劳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般劳动,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雇佣劳动的不断推进,体现出其理论逻辑的深入过程,劳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不再是概念的抽象或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生发过程和现实批判过程。马克思对劳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探究人的生存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罗峰 《求索》2011,(9):218-220
《摘苹果后》、《收割》和《牧场》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中的代表作品,弗罗斯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在这些诗歌中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诗人笔下的乡村劳作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在诗人的眼中,那都是各种劳动关的体现。本文从劳动关学的角度去解读诗人及其作品,探讨自然劳动中劳动者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美;诠释劳动所处环境和劳动产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发掘劳动生产整个过程所具有的动作形态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出数字劳动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型劳动形态,广泛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数字劳动的特征分析是全面深入研究数字劳动的必要基础和关键前提。相较于传统劳动,数字劳动呈现出生产资料数字化、劳动产品非物质性、劳动空间网络化、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界限模糊化、劳动关系灵活性和不稳定化等鲜明特征。数字劳动的诸多显著变化,拓展着劳动的内涵与外延,重构着劳动正义原则,带来了一系列亟待回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他们在总体上仍处于“不体面”或“欠体面”的劳动状态中。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了让每个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价值目标,它既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正对待劳动者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条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民工群体的新变化使得“实现体面劳动”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申诉人王某,男,28岁,精明而自信,因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生活费等问题与被诉人某省拍卖总行发生劳动争议,对簿某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该委员会依法立案,并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筑领域用工特点,泉港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同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一是加强管理。印发《关于协助做好炼化一体化项目工地园区农民工工作的函》,要求各施工单位主动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处理好劳动争议,及时调解消除隐患。今年来,共协调解决一体化劳动争议案件10起,处理突发事件1起,涉及人数80人,涉案金额373455元。二是加大劳动监督力度。把园区内建筑、设备安装、装修等容易引起拖欠工资领域的单位列入监察重点。三是落实保障金制度。  相似文献   

16.
马美英 《湖湘论坛》2002,15(4):51-52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层次、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都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导力量。科学认识知识型劳动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从纵向看,知识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一方面,知识型劳动者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从物质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二是…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保障》2008,(5):40-41
为加强霞浦县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们的业务水平,4月11日下午,霞浦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习采取集中学习、集中授课的方式,并于培训结束后,组织全体参训干部职工参加统一测试,对考试不合格者,将另行组织补考,直至合格为止,并将学习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劳动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取向。受“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一部分人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背离了“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要抵御和消除“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的劳动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负面影响,重塑“劳动最光荣”价值观,必须完善劳动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分配的公平公正,营造体面劳动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的灌输和教育,丰富劳动价值观内涵,提升劳动者素养,以确立对“劳动最光荣”价值观的认同,重塑“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人大》2012,(8):22-23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出台,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与劳动法律法规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劳动者利益受到损害、劳动争议案件逐年激增,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常凯 《时事报告》2010,(6):42-43
4月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在此之前,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提出要实现“体面劳动”。一时间.“体面劳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