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标使用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置性条件,在侵权领域如何正确理解与认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商标法》第48条已明确规定何为"商标的使用",但能否直接适用于侵权中"商标使用"情形,有待进一步探讨。商标使用对于商标权人维权以及认定侵权人侵权来说意义非凡,明确维权使用与侵权使用二者在使用的主体、标准、对象及立法意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从营利性、区分商品来源两个层面分析侵权视域商标使用的基本认定条件,同时厘清商标使用与混淆可能性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有助于准确理解与适用"商标使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中,虽不乏以抑制驰名商标恶意抢注为目的的制度设计,但是此类规定存在缺陷,不利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基于现有制度在保护驰名商标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实践中通过事前注册以保护驰名商标的现实需要,使得有必要对防御商标问题进行研究。对防御商标的既有研究未能揭示该制度对所涉主体利益变动的影响。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该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价值。防御商标制度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在制度构建方面,应明确防御商标属于"撤三"的例外。在第三人因商标不使用提起撤销该商标时,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商标局或法院可以对争议商标的驰名范围作出认定,在认定范围内的防御商标,将作为"撤三"的例外不被撤销。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贸易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等设想,预示着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将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方向。"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对今后五年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政策与设想。在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对与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3)
<正>大陆"十三五"规划建议方案日前出炉,这是一份承载大陆小康梦的路线图,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理念,为未来5年逐梦之路指出方向。对台合作放在"开放"章节中,字字有料,释出多重讯息。第一,两岸产业合作要从"结合"升级为"融合",强调"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经贸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过去两岸经济合作形态为简单的要素结合,台湾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陆与台湾所得税制在有关纳税人的居民身份确认和所得来源地认定标准、所得税税基确定、税收征管方式以及境外所得税抵免等方面,彼此的规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影响到两岸各自单边规定的境外所得税抵免制度适用于消除两岸所得重复课税的实际效果.准确地认识两岸税制间的这些差异和不同,有助于两岸在将来可能进行的税收协调安排中采取有效的协调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商标局公告,认定商标是否驰名,是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考虑以下因素:即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该商标的宣传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以及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有关驰名商标的申请认定,"台商老朋友"曾在2004年第6期本栏目专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而言,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明显“滞后”,特别是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向前发展的瓶颈.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交流指导、交流研讨、协商议题、合作办学、先行先试等制度规范和搭建稳固平台,商讨重大问题、协调相关政策、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扎实推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龙凤梅 《前沿》2012,(21):82-83
中国内地与香港正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在此情形下,两地间的商标纠纷也频繁发生.本文着力于《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原则性引导下,对两地的商标法律制度进行详尽的分析,力争发现两地商标法律制度不同,并且提出一些对接、协调两地商标法律制度之法.  相似文献   

9.
试论近年来两岸金融合作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岸经贸近年来稳定、快速发展 ,特别是 2 0 0 2年大陆一举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是 ,与两岸经贸快速成长极不协调的是两岸金融合作十分滞后 ,直到 2 0 0 2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表面上看 ,两岸金融当局放宽政策限制是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 ,但是两岸入世 ,岛内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以及两岸经贸快速成长等因素却是深层次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有两层涵义:一是共同维护中国主权;二是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合作开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钓鱼岛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财产,这是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根本动力所在。从两岸融合和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讲,两岸携手合作维护钓鱼岛主权,也是一次加深两岸民众感情、消融两岸隔阂的良好契机。从经济利益上看,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十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整体中华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路径可以是适时成立两岸钓鱼岛事务协调小组,双方成立两岸钓鱼岛共同开发委员会,共同开发利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两岸涉海事务交流合作的深化,两岸进行海域执法合作的意义逐渐为两岸所公知.构建两岸海域执法合作的模式,成为两岸海域执法合作模式的重点.构建两岸海域执法合作模式,将遭遇两岸"一中争议"及其由此衍生的"承认争议"、两岸海域法制之冲突以及缺乏对口海域执法部门等困境.克服上述困境,是构建两岸海域执法合作模式的关键.根据实践案例的启示,两岸海域执法合作模式包括执法海域、联系主体和合作形式三项要素,而在具体模式上又包括分别执法模式、协商执法模式和合作执法模式等三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密切,因两岸商标相同或相似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农友”商标侵权纠纷案即是典例。为便捷有效地解决这类纠纷、推动两岸商标权的合作,以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为基础,采用海峡两岸商标权相互承认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海峡两岸作为平等的两法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也是实践中对海峡两岸法律冲突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化解,并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未来更容易推动。但在具体操作时,这种相互承认应以有限度的部分承认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以来,两岸经济合作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民进党当局采取多种形式、手段,力图使两岸经济"脱钩",如"新南向"政策、"反渗透法",对推动两岸往来的各界人士进行吓阻和惩治;二是美国在贸易、科技方面对大陆的打压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等。5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尽管受到岛内外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冲击,但仍逆势上行,合作势头很好,取得了今人瞩目的发展。第一,两岸贸易和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2020年两岸贸易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21日,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六次领导人会谈在台北市举行。这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并生效后,两岸"两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不仅取得了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这一  相似文献   

15.
1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6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正式成立。这是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去年6月签署、9月生效后,两岸双方为落实协议而采取的重大实质性步骤,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式跨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台湾农业发展与两岸农业互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入世以来台湾农业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以及两岸农业投资和贸易关系显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入世为两岸农业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更好的外部制度条件,未来台湾当局的政策取向是两岸农业合作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30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陆经济高增长、低效率、大投资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基础上。当前,原有增长模式的退出已成定局,而以高效率支撑的中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开始启动。这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既有挑战也有更大机遇和动力,如何顺应新局,升级两岸"命运共同体"基础,尽快启动两岸经济合作新常态,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新课题。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进入新常态(一)从两岸经济合作规模维度看,两岸经贸交流已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是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变局的一年,也是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台湾"太阳花学运"的爆发及达成"先立法、后审查"的"退场共识",导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立法部门审批受挫,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化建设蒙上新的阴影,并将对未来两岸协议的协商、签署与落实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2014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大变局。不过,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的强大动力以及海峡两  相似文献   

19.
正举办时间2009年5月15日至22日主题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主要活动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济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会四大板块18场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特点首届海峡论坛是在已举办三届的"海西论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并更名的大型两岸交流活  相似文献   

20.
<正>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理论的创新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11月4日,在南京举行的2019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宣布由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组部等20个部门推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这是继2018年2月28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会同29个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