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刘红 《两岸关系》2014,(3):58-59
正长期以来,台湾南部县市的"政治认同"问题一直是两岸高度关注的议题。对此,既要看到台湾南部"政治认同"的倾向性和特殊性,也要看到其参与两岸交流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关于台湾"南北差别"与"南北趋同"的关系两岸交流30多年来,两岸相互间的资讯和了解越来越多,同样也逐渐形成了对台湾南部社会政治态度、立场和"国家认同"的看法。从舆情报道和交流印  相似文献   

2.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两岸认同的过程——双管双向互动模式》提出两岸之间通过建构"集体记忆"与"共有观念"进入两岸认同的过程,本文在这一基础上,借用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与社会心理学中"群体资格"两个概念,说明两岸认同将经过"对抗"、"不对抗"、"利益相关者"、"群体资格"与"认同重构"这五个阶段的渐进过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一个时期来,我总是在想两个问题:(一)民进党本来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偏说他们"非中国人"?(二)国共两党都认同中国,为何统合上仍存在那么多问题?如果说,民进党在认同上"有阴无晴",国民党又似乎是"有晴有阴"。这是为什么?下面我想就此谈几点想法和看法:(一)两岸政党,有三个"认同",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这三个认同,一是政治认同,二是民族认同,三是国家认  相似文献   

5.
唐书明 《思想战线》2008,34(2):6-10
认同从概念的基本内涵到理论的发展趋向,具有一个内在的演变过程.认同从表示人们身份的基本内涵出发,形成了同一性与差异性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认同的基本原理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认同双重功能的困惑.消除认同双重功能的困惑,则形成了认同理论谋求人们和谐相处与彼此交流的发展趋向.认同理论的内在演变是认识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说明了谋求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共存与彼此合作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台湾当局极力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制造新的历史记忆,极力歪曲真实的历史,企图割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为建构台湾的所谓"国族认同"、分裂祖国的政治目的效力。本文应用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相关理论,结合台湾的实际,研究台湾当局制造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过程、手段、目的及其对建构群体认同的影响,指出台湾社会现有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是可以改变的、必须改变的,而重构历史记忆与扩大群体认同是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一种选择。"双重认同"的观点是可取的,应当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成为两岸共同重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了解当今台湾青年的"一中"认同状况,把握其背后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其嬗变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台湾主体"意识中存在青年身份认同负面现象,认知偏差中出现"分离主义"意识倾向,以及对"一中"认同看法有特殊表达方式。台湾青年在负面"大陆印象"和正面"就业意愿"的纠结中,使情感与利益变成了一个"矛盾体"。但是,随着理性思考的提升,和平发展的持续,青年交流的深化,未来两岸的统一必定会由两岸青年承担起来。  相似文献   

8.
2019年以来,台湾地区蓝绿恶斗不断、两岸对立加深,在内外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岛内民众的统"独"意识及国族认同产生了显著变化。一、2019年台湾统"独"意识及国族认同变化情况2019年以来,台湾多项统"独"意识和国族认同民调显示,岛内民众两岸统一意识和"中国人认同"双双下滑。  相似文献   

9.
争鸣 《两岸关系》2013,(3):29-30
今年2月,台湾竞争力论坛公布最新的台湾民众身份认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为61%,这与10余年来岛内大部分民调机构得出的"中国认同度低"的结论大相径庭,引发外界侧目。笔者就该民调的成因、反映的政治思维及意义提出几点看法。设问方式不同是造成民调结论差异显著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郑剑 《统一论坛》2013,(5):8-10
认同与互信是—对孪生兄弟,建立两岸问足够的认同与互信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基本条件。站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统一的立场,我们所谈论的认同与互信,其基本内涵应当是两岸双方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1.
自尊需求与“台湾人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认同论的视角研究“台湾人认同”,认为“台湾人认同”是为了满足台湾民众提升自尊的要求,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建构社会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台湾人”的自尊是通过与“大陆人”(或“中国人”)的社会比较而实现的,因而必然出现“内群偏好”与“外群敌意”,形成一些刻板印象与偏见,而且已经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造成一些障碍和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历史上,或早或晚f都出现过“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公安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对公安工作来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势在必行,应坚持从优待警,强化人本意识,以人为本思想应成为公安民警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和 《思想战线》2005,31(1):112-118
今人对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进步的规律赞誉不减.但这一规律的基本概念似乎显得比较模糊.原始社会存在身份,但这种身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进入国家社会以后,身份并不因国家的契约性质而由此消除.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有血缘的又有等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身份仍然存在,而这种身份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基础上,形成了后身份时代.  相似文献   

14.
“台湾人”群体对中国大陆的刻板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台湾已经形成"台湾人群体",而视大陆人为"他群",他们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多是负面的,从而形成偏见与歧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这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探讨"台湾人群体"对大陆的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并且针对现阶段两岸交流的情况,分析其对减少刻板印象的作用与局限,认为通过两岸群际沟通减少刻板印象,进而减少偏见与歧视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至于增强两岸认同,形成"两岸共同体"更需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5.
郭水兰 《桂海论丛》2007,23(5):9-11
文章针对我国理论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揭示它们的根本缺陷,以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为理论依据、以人与自然的历史发展为事实依据,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执政为民",既是江泽民总书记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又是我们党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执政为民"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旨在实现教育成效"深"及内心,"化"为自觉,要求学术界的理论供给与实践中的深化推进共同发力。沁入模式讲求教育从"心"着力,其学理借鉴可来自"人本德育"和"价值澄清"的教育理念。嵌入式居住格局与社会环境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空间结构,沁入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使团结进步理念转化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黄新跃 《桂海论丛》2003,19(6):9-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判断的前提下,准确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重申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全面而准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前进坐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关于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身份危机一直困扰着公共行政学,由此也产生了诸多关于什么是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争论。对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回答并不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知识视野和理论建构,相反它可能更依赖于我们的信仰,依赖于我们如何认识公共行政在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依据范畴(boundary)、焦点(core)、关键词(key words)与论题(issue)等四个要素,公共行政大问题可界定为三个维度:制度层面的合法行政大问题所回答的是,公共行政始于何处;组织层面的有效行政大问题所回答的是:公共行政自身如何运行;价值层面的责任行政所回答的问题是:公共行政归于何处。公共行政学大问题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答案,而是因为这本身可能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公共行政学能否回答这些大问题,与公共行政学的知识获得模式紧密相关,也与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萨伊德(Edward Said)的"理论旅行"的概念以及巴赫金(Mikhial Bahktin)的狂欢理论,对《阴道独白》这一女性主义的文本从美国到中国又传回美国的跨国旅行和本土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旨在探讨第三世界妇女运动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对话,从而达成一种从边缘到中心的反向的知识流动(reverse flow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