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志强 《探索》2001,1(1):19-22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土壤中成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以后革命生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位哲人说过人不能超越历史来塑造自己.毛泽东正是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才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2.
汪志强 《探索》2002,(4):8-11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思想,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锻造了他“睥睨六合,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使其建党学说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吸收、改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凸显,使得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这种联系,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从背景、内容、新发展三个层面进行梳理 ,认为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 ,邓小平“侧重制度建设”的党建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建的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气派"的无产阶级建党思想。研究毛泽东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历史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福建的革命活动,使他的建党学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奠定了福建在毛泽东建党学说初步形成时期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石。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决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身思想理论基础的薄弱,决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张荣臣 《党课》2011,(11):10-17
建党90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反腐败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党风廉政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党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执政条件下的廉政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思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创建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有关制度问题、关于改进党的领导的具体制度的问题、关于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建设理论,丰富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内容。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是适应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党的任务而提出来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要求我们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不能因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而否认其正确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表现为党的思想建设体现中华文化实事求是的传统,党的政治建设体现中华文化追求大同、重义轻利的传统,党的作风建设体现中华文化知行结合、以民为本和注重自省的传统,党的组织建设体现中华文化尚贤任能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做出的独创性的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乃至其他国家共产党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温毛泽东关于着重在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学说,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着重思想建党是毛泽东中国特色建党学说的核心把思想建设放在党…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富 《探索》2001,(2):28-31
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表现为党的思想建设体现中华文化实事求是的传统,党的政治建设体现中华文化追求大同、重义轻利的传统,党的作风建设体现中华文化知行结合、以民为本和注重自省的传统,党的组织建设体现中华文化尚贤任能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具体来说与以岳麓书院为标志的湖湘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湖湘文化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深刻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树一帜地提出和阐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14.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思想中,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成有机的整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认真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面临的重要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5.
龚静 《理论学刊》2005,1(9):103-105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教育家。与“五四”时代的诸多文化巨人一样,毛泽东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弃其糟粕的同时积极粹取其精华,于继承、扬弃中创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引导和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历史走向。本文拟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渊源来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阐明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是深厚的,并在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期起主导作用。一多年来,论者们围绕毛泽东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6.
王恩宝 《党史纵横》2002,(11):40-42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强调学风建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独创性贡献。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80多年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学风建设问题都有非常深入和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学风建设的理论,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果断地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把理…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也是做好党史工作,推动党史文化大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列宁的建党学说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它们都强调抓经济,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都重视文化建设,是列宁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理论中国化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毛泽东在实践中阐述的党风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学风就是党风的重要论断。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消除了长期存在于党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今天,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永葆青春活力,避免腐化变质,毛泽东的学风思想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