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几天写过一点关于《流星花园》的东西,其实那时我刚看到阿寺妈妈回来那一部分。我是在东风卫视看的此剧,每天一集的速度在第十集时终于让我忍无可忍,痛下决心买下了它。说实话,当时下决心买的时候就像要做什么人生重大抉择似的,辗转反侧了好半天,钱倒不是一个大问题,只是觉得自己都这么大了,还那么不理智,为一个偶像剧疯狂,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得现实与理想的区别,一味放纵自己的感情在一个虚幻的角色阿寺身上,让别的朋友知道了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有点傻。但后来终于说服了自己:干吗这么患得患失呢?爱就爱了吧,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应该是没有错的,不管她是否真实。(对了,告诉在北京的朋友,在公主坟附近的科苑书城可以买到此剧,他们一般开价120,能砍到100,绝对是正版,质量没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父亲原是个军人,我很小就随同父母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后来,父亲转业到昆船一机保卫部工作,一家三口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患上了肝硬化,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3.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吃牛蛙,每次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都会认认真真烧上一盘。开始几次我吃得津津有味,以后我就吃得有点勉强了。朋友知道我吃东西的兴趣转移了,我后来去做客时,他再也没有做过牛蛙。我的朋友是明智的,他懂得根据客人的爱好来安排菜谱,但现在一些报刊的主持者似乎远远不如我的朋友,他们不懂得读者的口味,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们安排我们并不喜欢的东西,比如明星、名人的绯闻。报刊上关于明星、名人的绯闻多得无法列举,以前的不算,21世纪版的就有因琼瑶戏走俏的某女演员与台湾影星的绯闻,某年轻模特与某名导演的绯…  相似文献   

5.
一林 《工友》2010,(6):58-58
每个人当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了相应的打算,我要先读幼儿园,然后上小学、中学、大学,然后我毕业去找一份工作去奋斗,然后娶妻生子,养家,等到中年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陪着爱人说说话,做做旅行,到了暮年的时候享受儿孙之乐。就这样开始了奋斗,终于你上学努力,有了出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娶了漂亮的妻子,  相似文献   

6.
何振军 《时代风采》2009,(17):20-21
我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父亲原是个军人,我很小就随同父母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后来,父亲转业到昆船一机保卫部工作,一家三口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患上了肝硬化,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7.
自《我眼中只有你》之后,景岗山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只能演唱这一类型的歌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慢慢地丰富之后,对塑造人物的方式不能再像年轻时那么幼稚了。用景岗山自己的话来说,人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必须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虽然这样很困难。对于一个歌手来说,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不会被这个瞬息万变的歌坛淘汰,景岗山不喜欢固定在一种感觉之中,尤其不喜欢人们对他的看法仅仅只停留在一首歌曲当中。他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喜欢有很多变化,对于他来说,一成不变的生活是无法容忍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除了在歌坛上的景岗山,更可以看到在屏幕上的景岗山,虽然这一切都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同样是细节     
46我的一个朋友,和他的男朋友原本感情很好,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分手了。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她很有些鄙夷地说,一个男孩子,太细心了。有一天,我去他家,一起外出的时候,他刷了刷皮鞋,然后把鞋刷递给了我,我很不经意地刷了几下。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他突然大惊小怪地喊起来,你怎么回事,鞋沿都没有刷黑!我一下子就开始反感他了,男孩子应当大度一些,太精致了,给人婆婆妈妈的感觉。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又交了一个男朋友,不久还是分手了。据说是因为一些生活的小问题。聊天的时候,我调侃她,别要求太高了,太挑剔了,你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9.
袁刚 《农村青年》2007,(3):30-32
一 很小的时候我就问爸,我妈呢?那时候,爸总是说我妈到一个很快乐的世界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出生一年多一点妈就死了。我就怨自己命不好,别的孩子都有爸妈宠着,而我呢?特别是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就会难过得掉眼泪。  相似文献   

10.
1. 我是在那条小巷里看到他的。那时候城市里种满了香樟。雨水就在屋檐的边缘上泻下来。我喜欢这样看着雨落下来的样子,伸出手,手上也满是香樟的味道。我穿亚麻的长裙,拖一双木屐。我手上捧着婆婆交给我的一个镂花的古香炉。病在床上的婆婆让我到银梧桥帮她点香。青石的路上不平。那天,我倒下的时候香也摔断了。是他扶起了我,帮我捡起了香炉。他住在小巷里,出来买烟看到了我摔倒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喜欢去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一个期待,一份未了的心愿亦或是一分牵挂。从苏州回来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对苏州说点什‘么,却又迟迟不能开口。这正如我对自己真心喜欢的姑娘那样,总很难从嘴里说出来,哪怕内心真挚的感情炽烈到将要把自己烤干。  相似文献   

12.
金建刚 《工友》2012,(8):59-59
我出生在“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美丽小城安陆。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买小人书看,随着一页一页的画面翻过,里面的人物在我的眼里鲜活起来。我迷上了小人书。后来不满足看,在小人书上蒙上白纸画了起来。可以说小人书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了。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工友》2014,(7)
正雷丰(潜江日报记者):身边有亲戚是裁缝工人,也采访过一些制衣企业和工人,潜江裁缝普遍很辛苦。目前的裁缝多是70后80后,90后的新生代工人非常少,过去小学没毕业、初中读一两年的人学裁缝,现在这种现象基本上没有了。40岁以上的老裁缝工人,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制衣工人要眼睛好,手指灵活,这些人从十几岁就开始做衣服,到了40多岁,视力不如从前,身体也不如年轻时候,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很多人就开始离开制衣行业,开始做些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鱼锅唱碗     
第一次吃火锅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去昆明的路上经过杨林,吃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火锅,后来也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记忆中曲靖好像没有吃火锅的传统,当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一天,火锅风靡了曲靖的大街小巷的时候,以为到了那个年代的杨林。现在还记得杨林火锅:一口铜锅,支在铜炉上,锅的中央是一个管状的烟囱,铜炉里燃烧着栗炭火,上面的汤锅就滚了  相似文献   

15.
悦读     
《工友》2014,(5):4-4
正为什么我没有看到一个获奖人是快乐、幸福、富足的?仿佛"中国式好人"就应该是苦人、穷人、累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蒋术发微博称,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太过苦情,似乎在传递"好人没好报"的价值观我今天一定会开始做事;就算今天不做我明天也一定会做;我可以很快就做完这件事;劳逸结合效率高,先玩一会儿电脑;我看完这段视频或电视节目一定开始做;到最后一个小时会才思泉涌;有拖延症的人都很聪明;拖延症会提高作业质量;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等到深夜人静的时候学习做事才有效率;我下次一定不会再拖延到最后一天了。  相似文献   

16.
本色徐春妮     
“朵而新女性主持人大赛“中,来自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上海姑娘徐春妮一路过关斩将,相继获得北京赛区冠军和全国总决赛季军。说起女孩子都关心的服饰,春妮实话实说“我买衣服从来不看牌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太贵的名牌服装买不起。再说,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在上海买的,因为上海的服装总打折,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在北京我很少买衣服。“她选择衣服的标准是:衣服看上去要感觉干挣、清爽、利落,款式要简单,她喜欢穿纯色的服装,不喜欢穿过于花哨的衣服。至于服装的质地,她比较倾心于棉质、绒质的。牛仔裤、水洗裤是她最常穿的,她说这类衣服最适合学生穿了。因为在学校上学,有时要席地而坐,这类衣服不怕脏,又耐磨,要是真丝的就不成了,容易起褶,在学校里穿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她笑着说:“衣服应该是为我服务的,不能让它来束缚我。“有时为了考虑到做节目时的需要,她也会准备一两套套装,对于上镜时穿什么样的衣服效果好,春妮从老师那儿得到了心得“就找我们平时生活中不怎么爱穿的、觉得颜色怯的就成。我感觉,出镜时穿的衣服不必讲究面料  相似文献   

17.
A 我和康朝阳有了一个宝宝的时候,米小黛还在大街上做先锋青年横冲直撞,染了酒红色的头发,烫了玉米须,有风的时候就更显得飞扬。常常,她在整个夏天会穿露脐装,我说你也就是在那种暖昧的地方当酒保合适。但我们居然是最好的蜜友,从小死缠烂打在一起,情同手足,我们上一所小学、中学、大学,像是孪生姐妹,至少有十年时间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后来我变得越来越收敛而她越来越张狂,我沉默得如一支夏荷,而她灿烂狂野得如同一支向日葵。我早早恋爱了,康朝阳追求我的时候米小黛跑来说,这个家伙怎么会配得上你?你太没有眼光了!但我义无反顾地爱下去。米小黛说,你这个重色轻友的家伙!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有多正确,最起码,康朝阳是个最出色的老公,康朝阳工作五年,成了那家工程设计院的主管,然后我们买了市里房价最高的房子,正在  相似文献   

18.
快下班的时候,部门经理把我叫到他屋子里,劈头盖睑就训了我一顿。我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噤若寒蝉,因为这家伙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你要是不想干了,马上卷铺盖走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这么一份工作,干吗没有来由地就让我走人?不就是材料上写错了几个字吗?也不至于这么挤兑人啊!不过,后来听着听  相似文献   

19.
那天,我们和客人一起坐在上海我家的阳台上,看着不远处的别墅,不停地感叹自己错过了不少发财的机会。听说1999年的时候,这里的别墅每栋还不到100万元,现在已经涨到300多万了。老婆说,要是我当初敢买一栋,现在就不用天天挤公共汽车去那个薪水不高不低的地方上班了。可是,我1999年刚到上海,一个月挣800元的工资,我拿什么去买别墅呢? 同事接着说:“嗨!我当时手头倒是有30万元,可以首付买别墅的钱了。可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当时谁又敢贷几十万去买我们并不奢望的别墅呢?我们也没有想到要去投资房产呀。”是呀,当时买别墅的钱现在只能在不太好的地段买不太大的房子了。这样的机会有几个人能把握住呢?我身边大多是懊悔的人,后悔当年没有买房子,或者后悔没有多买几套。当年我也还是有发财机会的,当时我还看中了这个小区  相似文献   

20.
行者无疆     
蒋朝显 《工友》2010,(5):55-55
我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结识了杨勇。那个时候人家都叫他“杨疯子”,我没太弄明白,因为看着这人随和,便也跟着叫,他倒是乐呵呵的,没有一点生气的迹象。后来才从朋友那里得知这外号原来是来自五代的书法家杨凝式,是夸他像杨凝式一样才华横溢,怪不得他乐呵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