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鼓励青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
贺信     
正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欣闻孔学堂书局挂牌、《孔学堂》杂志创刊,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当前,国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学热"不仅反映出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仁、义、礼、智、信"美德的自觉追求,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传习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困于故纸典籍、限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4,(27):16-16
正孔学堂学术委员会近日正式对外发布《孔学堂2014共识》,"共识"重申了贵阳孔学堂的宗旨,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再创中华文化之新辉煌。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是贵阳孔学堂的最高学术机构,旨在为孔学堂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交流、出版、评奖等学术活动提供指导、咨询等,促进孔学堂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学术委员会设主席1人,学术委员16人,由来自全国15所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提出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确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它虽然是新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但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营养和直接资源。因此,我们开展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在文化滋养中汲取道德的能量,用先进文化引导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广大青年学子要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的摇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宽阔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南。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植根于富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在推进文化创新中体现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推动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中推进文化创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缘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涵养、滋养、营养。这三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马小娟 《学习月刊》2014,(10):12-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使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文化的双重属性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视角。文化的民族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文化的时代性体现着二者的差异性,文化这一双重基本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沃土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资源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两者关系的科学把握,还需结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四对矛盾关系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房广顺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习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尤其是他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确证。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发主题文化产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汲取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等文化路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公民时刻浸润于主流价值观中,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进而从文化层面构建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化解"价值观风险"是否需要"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同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抵御也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因此,作为"文化之根"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必须实现"现代转化",包括传统"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传统"公正""法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自我修养"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现代化"的"价值规范"也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生态。于是,以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传统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传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重要讲话,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自信与白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集气、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如何把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灵秀花溪文化强区相结合,是花溪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之一,在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弘扬医德、铸造师魂,激发文化自信与自觉从而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与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指导性很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精髓,认为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些要求,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系民族文化之根,智  相似文献   

19.
王琳 《理论导报》2015,(4):45+4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象是传统文化,中介是文化生活和精神生产。应当指出,创造性转化是一种活生生的主客双向生成系统,而非僵死的主客二元对峙。作为转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既要发挥对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独立学院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第二课堂的实践引导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