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11):36-39
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受过无数次磨难的坚强民族。任何一次重大的灾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相信所有中国人和千千万万关注这场特大天灾的世界各地的民众,这一刻都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体会到生命的宝贵,更感受到人性之美。中国人民心系灾难中的同胞,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传统和意志。 强震袭来!英雄纷至!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也令人为之动容。这些涌现出来的英雄儿女们挽救了无数生命,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挺起的脊梁!在此,谨以几幅微小的片段,记录那些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队伍、医疗卫生人员、教师、外国友人,以及无数为抗震救灾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化工危机     
2010年,自然灾害频发。与此同时,多起化工灾难的发生,让百姓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人祸"危机。还有多少化工灾难会重来,重化工企业的发展如何考虑与身边城市的和谐相处,是2010年留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回眸即将逝去的2008年,试图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这不平凡的一年时,我们百感交集。我们发现,每个关键词都蕴含着沉甸甸的力量,让国人感动、震撼或者深思。2008年,中国人在灾难中选择坚强,在感动中人心凝聚,在反思中更加成熟,在情感激荡中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惊全国,这场8级的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上万人瞬间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受伤或失踪,无数家庭从此失散。在冰雪灾害、阜阳疫情、胶济线惨剧等一次次伤感后,2008年的中国将不得不再次面对巨大的悲痛。这一次,我们依然应当感谢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与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视,也感受到了在灾难面前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举国体制与携手相助,共渡难关的真情。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走出家门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平时并不很长的崎岖山路总也走不到尽头。第一次到北京 ,让我感受到的是大都市的喧闹与繁华 ,尽管睁大了眼睛还是目不暇接。第一次穿上制服 ,让我感受到的是肩头上多了一份责任和荣誉 ,因为从今日始我就是一名战士。第一次上岗 ,让我感受到的是无比的紧张和兴奋 ,因为领导的谆谆教悔和队长的万般叮咛总在我心中萦绕。第一次领工资 ,让我感受到的是比平时汗水多得多的喜悦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它微不足道。第一次往家寄钱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年迈的双亲疲惫浑浊的双目中凝视远方的深情。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 ,让…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会带来损失和痛苦,但历经磨难之后,我们也常会变得更加成熟、自信。2003年春夏之际那场肆虐神州的非典疫情,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与紧迫。从此,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日程表里的重  相似文献   

7.
赵仰鹏 《中国减灾》2013,(5X):61-61
<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四川汶川的地震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至今心绪难平,感慨万千。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淡地含愁。举国哀悼,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的军队在危急时刻排除万难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火半个中国,即使在远离震中的地区,很多人也都感受到了那1分钟的心慌、晕眩和摇动……这场灾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比任何。一个灾难片都真实的生命教育。最近不论是在电视上或在身边都让我看到了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9.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是继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发生的又一起7级以上的大地震。 面对又一场灾难、又一次考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0.
蒋燕 《当代广西》2008,(5):24-25
2008年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来得让人始料不及。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团结抗战,选择了奋起自救,选择了在困难面前一起携手,共同抗灾救灾,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一种伟大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亦炎 《今日上海》2008,(7):14-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瞬间天崩地裂,家毁人亡。重大灾难面前,人们体验了生命逝去的悲痛哀伤,也感受了拯救生命的毅力意忐,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也带给人思索、勇气、力量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拥有了选择的权利是中国人在进行了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让公民拥有选择的基础、选择的机会和选择的机制,是我们这个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最好注解。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我们告别了票证年代,拥有了选择的基础。同一种产品,有成千上百...  相似文献   

13.
徐娜 《中国减灾》2004,(5):16-19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灾难。每一天,我们都提心吊胆地注视着洪水、地震、台风,还有疫病、火灾、矿难,还有飞机失事、海船沉没、列车出轨……世界上每两分钟便有一人死于意外灾祸。达摩克利斯之剑,滴着鲜血,时刻都高高地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上。人类从一次次灾难中获得的每一个血的教训,让  相似文献   

14.
甘泉 《中国减灾》2005,(7):12-15
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北小镇,这里曾经炊烟袅袅,宁静祥和。然而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山洪残酷地改写了这个小镇的命运,一百多条如花生命在那场惊世灾难中瞬间凋零,为他们的亲人留下永难愈合的创痛。2005年6月10日,这个“黑色星期五”注定将被载入中国的灾难史册。时至今日,由那场灾难引发的诸多话题仍然纷纷扰忧,无尽无休。目前,灾难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我们尚不能妄下断语。我们要做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才识,真正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为了下一次灾害来临时我们不再无能为为,为了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我们必须铭记这个惨痛才识,这是用117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代价何其高昂!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次在灾难现场,救出一个人,看到被救者一家重逢、团圆,李峰的内心都无比激动。一次次的救援不仅让她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更让她坚定了"防"比"救"更重要的理念。近年来,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北京绿舟")活跃在重大灾害的救援一线,并积极协助政府、学校、社区等开展防灾减  相似文献   

16.
程伟 《前进论坛》2010,(3):57-58
作为宣传部的负责人,谢宏伟在为我国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事业的发展壮大而欣喜骄傲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身上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多党合作事业,我们农工党也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做了那么多实事,如何才能让让群众、让社会了解农工党的工作”成了他想的最多,也是做的最多的功课。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宋善云书记,王元新校长,各位代表:在座的各位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自从去年5月份第四次恳谈会结束之后,已经一年多不见了,今天我们在大连最美好的季节,相聚在大连市委党校这么一个美丽的校园,非常高兴。刚才聆听了宋书记热情洋溢的致辞,让我们对大连又增加了一份亲近感,加深了了解。  相似文献   

18.
刘小龙 《政协天地》2008,(Z1):30-31
岁月又打开一扇金色的大门,美丽的2008以光彩四溢的姿态向我们走来,那充满希望的笑容叫人心醉。春天对于海西情有独钟,人们感受到新的一年风会更暖。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又要召开了,我从闽南的东山岛启程奔赴闽都省会。虽说已是连续三届的老委员了,但一年一度的大  相似文献   

19.
灾难是社会自然变迁中惨烈的片段,因其速变,人类脆弱的一面表露无遗;因其震撼,让人心生敬畏并不断反思改进。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灾难的挑战,承受大大小小风险的考验。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但值得欣慰的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的成长,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在磨砺中的进  相似文献   

20.
王少丹 《政协天地》2011,(11):29-29
虽已不是第一次来台湾,但置身台北所感受到的很多生活细节,仍然让我由衷地赞叹这里良好的环境卫生和市民守秩序、讲文明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