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当事人和外国当事人之间、内地当事人与港澳台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技术合作不断得到加强,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经济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1989年受理此类案件8件,1990年29件,1991年56件。我们在对这93件经济纠纷案件的调查中发现,中方当事人在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内地当事人在订立涉港澳台经济合同中,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们仅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无效保证合同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反法律规定及保证合同的要件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而订立的合同。正确认定保证合同的效力,是审理此类经济纠纷案件的前提。确认保证合同有无效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一份经济合同的依法订立和正确履行,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是为了达到预期经济目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不希望发生经济纠纷,最好是每份合同都对自己有利,都能百分之百地实现,因此千方百计处处设防,力图自己获利,至少不受经济损失。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存在大量的市场风险,频繁的经济活动,涉讼的经济纠纷还是经常发生,而且纠纷的种类增多,内容趋于复杂,这种情况,大大出乎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料之外。这里,试就接触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反映的情况,谈谈企业开展经济合同活动中,认真把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判决作出以前,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近几年来,经济合同纠纷和其他经济纠纷不断增加,从审判实践看,经济纠纷案件,绝大多数属于给付之诉。审结案件后一般都涉及到财产的执行。在执行中,多数当事人能够自觉履行法院的判  相似文献   

5.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民事制裁对象的范围,除案件当事人外是否还包括案外人,一直有分歧。最高法院对此也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如(九○年《人民司法》第十期)。在解答“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在二审过程中可否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径行制裁”的问题时提到:“民事制裁是针对当事人或与案件有关的案外人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而最高法院业大所编的《学习与辅导》九○年第十一期上,在辅导“关于经济合同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又提出:“民事制裁的对象,必须是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对  相似文献   

6.
一、要及时发现和正确确认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无效经济合同纠纷虽然在整个经济纠纷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由于它是混杂在大量的经济纠纷案件中,要做到及时发现和正确确认,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和复杂的工作。而实践证明,对此类纠纷案件能否做到及时发现和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经济纠纷案件中可得利益的赔偿问题,不仅在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做法各异。因此,对可得利益的赔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理论上形成共识,在实践中统一执法,是非常必要的。一、可得利益的概念及其实践现状经济纠纷中的可得利益是指因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另一方当事人本可通过经济合同获取利益的损失。换言之,即是:如果没有对方违反合同的  相似文献   

8.
析国内经济合同纠纷中的协议管辖丁广陈金囡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当事人较多的在经济合同中订立协议管辖条款或在纠纷发生前订立诉前书面管辖协议,以使产生纠纷时交由法院及时做出处理。这对于及时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发布以来,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通知精神,严厉打击利用经济合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经济犯罪分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认识不一致,使一些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据西安、咸阳、  相似文献   

10.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因不能正确认定诉讼当事人而直接影响到案件质量,是当前经济审判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某市中级法院经济庭1988年和1989年上半年经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的经济纠纷案件中:原审因认定诉讼当事人有问题的占案件总数的34.7%。本文就当前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怎样正确认定诉讼当事人问题谈几点意见,和大家共同讨论。一、关于行政单位开办的企业关闭后其主管单位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单位或企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由谁承担的批复》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1986年2月4日)第6条规定:党政机关及所属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及其干部开办  相似文献   

11.
经济合同无效之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效经济合同的法律责任是指经济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其所订立的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在法律上承担的后果,它的表现形式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和追缴财产三种。以下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 因经济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此种法律责任是否属民事责任? 我们的见解是:因经济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合同担保运行中值得注意的法律问题邹杰华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的订立、履行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和避免经济合同纠纷的发生,合同当事人采用了经济合同的担保措施以监督、保证经济合同的全面履行。关于经济合同依法担保的问题,我国《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以及《...  相似文献   

13.
经济合同关系纷繁复杂,在确认其无效或部分无效时,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一刀切,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如何确认经济合同为无效 无效的经济合同,是指当事人违法订立、没有法律约束力、国家法律不予保护的经济合同。 确认经济合同无效是极为严肃的事,它不仅涉及到诉讼当事人的得失问题,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4.
35、什么叫做经济合同的订立? 订立经济合同,是指由签订经济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就合同的基本条款进行平等协商,并达成一致协议,从而确立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签订经济合同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所谓要约,就是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经济合同的建议,其内容应包括提出订立经济合同建议的根据是什么,合同的主要内容以及希望他方答复的期限等。要约方在要约期限内受自己要约约束,即不得拒绝他方承诺,同时以特定物为标的的,在要约期限内不得向第三人提出同一要约,否则因此而造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案件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解决,同样适用这一方式。经济纠纷案件的调解,通常是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诉讼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一齐到庭的调解方式,我们称之为“当庭调解”。在审判实践中,还有一种调解方式:诉讼双方当事人不需要到庭,而由审判人员用书信向一方当事人转达对方当事人意见和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成双方达成协  相似文献   

16.
选择经济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对于诉讼当事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增减和诉讼效益的提高,也关系到诉讼案件的成败,因为,经济纠纷案件个案的差别有时是很明显的,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对同一类型的案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结果。那么,当事人该如何选择经济纠纷的管辖法院呢?总的说来,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要注意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考虑到有利于当事人起诉或  相似文献   

17.
购销合同作为经济合同的一种,是企业在进行经济交往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合同。94年,槐荫区法院受理1713件经济纠纷案件,其中购销合同纠纷案件达1132件,占66%,比93年增加342.7%。经分析,这些购销合同纠纷案件有“四多”: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湘高法行(1992)1号《关于当事人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无效经济合同的财产损失的处理决定而起诉是否为行政案件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确认经济合同无效的决定时,对财产损失作了调解解决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事后反悔,依法就有关财产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作为经济纠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地区、行业、部门之间,单位、企业、公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日趋频繁。而进行各种经济往来的最佳方式则是订立经济合同,履行经济合同,以最终实现主体各自的经济目的。因此,经济合同已为我国各地区、部门、行业,各单位、企业、公司所认识,并广为利用。然而,随着经济合同的普遍运用,各种各样的经济合同纠纷也就纷至踏来。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占我国整个纠纷案件的5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订立经济合同的当事人资格不合法。目…  相似文献   

20.
保证是当事人订立经济合同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在订有保证合同(条款)的经济合同中,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经济合同时,保证人应依约代为履行或者承招连带责任。一、经济保证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无效经济保证合同,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