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论坛》2004,(6):95-96,F003
·本刊特稿·□关于创办中国MPP教育的想法张康之(1-3)·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专栏·□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思想路线吴冰(4-3)□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特色与价值祝福恩(4-6)□邓小平政府经济管理思想初探徐井万(4-9)□论邓小平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思想周明(4-12)□从邓小平的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高原丽(4-14)·理论探讨·□要客观、公正、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考察英国、德国的断想祝福恩,王元庆(2-3)□初读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点滴体会侯书和(2-5)□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贡献高原丽(2-7)□中国走向民主化:路径及现实…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05,(6):95-96,F0003
·行政学理论· 口论政府规模的扩张与限制·····一··········~····……梅继霞(1一5) 口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一·····”···…….高秦伟(1一9) 口电子政府与新公共管理··············~····~···一俞桂海(l一13) 口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五大取向··-··……唐文玉(1一16) 口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张勤(2一5) 口宪政理念与公共行政整合之…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07,(6):94-96
·行政学理论·口社会回归—行政权力的演进方向...……陈毅松(l一29)口公共爷理与公共行政拼析····.··..·.....……黄丽娟(l一32)口责任政府的理论及其政策意义············……毛寿龙(2一5)口政府激励性规制理论述评···············……刘  相似文献   

4.
·学习十六大专栏·□论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张守庆,王洪臣(1-3)□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张广智(1-5)□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高原丽,战大超(1-7)□执政能力建设:党建的重大课题———浅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李景文(2-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刘铁红,陈彦彬(2-5)·理论探讨·□开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庞永洁(2-7)□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滕建华(2-10)□对新时期国内政治战略的粗浅认识宋景太,李春林(3-3)□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公共管理所经历的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两个阶段或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全球性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探索新公共管理中所蕴含的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并提出了适应这一全新公共行政模式的方向,当代公共行政者必须具备的行政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以政治/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以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以泰勒主义来保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官僚制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政治/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官制度变成了族主义,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行政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具体评述了每种研究“范式”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作者力求表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方法和理论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国内外变化着的公共管理的现实尤其是转轨时期我国公共管理的现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转换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改变原有的理论形态,以便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国家“突破官僚制”的行政改革中,逐渐成为主导性的行政范式。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经济、效率、效能的片面追求,使得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等公共行政应有的价值观念丧失殆尽。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了。它在肯定新公共管理理论固有价值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与实践中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努力构建一种以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为指向、顺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公共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9.
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5):38-42
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既引领了一大波政府的改革活动,也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新公共管理"由此被许多学者看作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的一种新的范式,相反的意见亦多,由此引发了持续十年多的范式之争。反思过去十多年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新的发展,从范式评判的标准出发,以范式问题、范式的理论支撑、实践中的范式检验、范式的时间检验和范式内部统一性等五个维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新公共管理",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而非范式,并没有冲破传统公共行政的范围。其依据是新公共管理忽视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支撑饱受质疑,其理论倡导缺乏适用性,其理论缺少内在统一性,以及"治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行政”概念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考察词源含义为出发点,试图梳理行政的概念,并厘清行政与管理的区别,继而阐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含义,以及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间的意义关联和区别。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泰勒管理主义和韦伯科层制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自降生以来相继受到了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挑战,但与这些理论不同的是后现代公共行政从批判现代性入手,从本质上颠覆传统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效率主义、独白式话语垄断范式,试图构建一个没有价值预设和判断标准的公共能量场,从而实现传统公共行政向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范式变迁。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官僚行政的变革中,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两种理论分别从管理与治理两个方面对传统官僚行政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作出理论上的扬弃,从而导致管理主义与治理主义之争.其实管理与治理对于变革中的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实现管理与治理的统一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变革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3.
从“效率”到“服务”——政府管理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至上、新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新公共管理的市场与顾客导向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服务为本的嬗变。以“服务”为价值取向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必将成为政府管理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伴随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式微,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试图从价值与工具两个层面实现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形成了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丛林。其中,公共价值管理在整合部分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元素的基础上,在价值和工具两个层面回应了新公共管理的困境,展现出成为公共行政理论新典范的潜力。相比于新公共管理的改革理念,公共价值管理从整个民主政治系统出发,审视政府治理危机,改变了"以管理主义改革追求政府善治"的思路,力图实现工具与价值的融合;提出把有效政府治理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公共价值管理所倡导的创造公共价值主张往往又受到政治现实基础的掣肘,在实际操作性上还存在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经历和正在发生着的变化及其趋势至少主要表现在五个互相承续的方面。一是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和政府再造实践上的并行所形成的强烈的管理主义取向;二是公共组织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共同凸显为公共管理两大支柱理论;三是政府治理模式与政治角色定位这两个层次问题的契合;四是管理学范式与政治学范式在分野基础之上的整合;五是紧贴政府问题的事实关注与价值判断的结合。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得与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被推到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其发展趋势正逐步趋向于:公共价值判断下的管理科学取向;公共治理框架内的组织理论创新;公共行政的宪法捍卫者前提下的公共行政执行者的角色定位;作为政治科学的公共行政与作为管理科学的公共行政双重身份的整合;公共行政研究者强烈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驱动下的公共管理学的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反映学科的发展动态;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公务员制度和MPA教育等优秀研究成果;关注理论研究热点和前沿,注重应用性和对策性课题;汇集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至少从学术影响来看是这样的。在出现了韦伯高峰之后,就有了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努力。各种新的理念、新的范式和新的名词不断推陈出新。在追求超越的路向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向后的,试图打破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淡化行政脱离政治的职业化倾向;二是向前的,追求政治与行政的分化,强调公共行政的管理内涵。前者以新公共行政为代表,后者以新公共管理为代表。这两种理论运动承前启后,大体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学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在我国新公共管理更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在分析新公共管理的思想源流、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念、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机关应当适当引进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学)研究,是在扬弃(传统)公共行政(学)观念和行政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目前各国行政学理论发展的主流.具体就我国特定的历史情境而言,笔者认为由于国内行政学理论探讨中存在的"公共性"不足和"行政"研究的相对不足,以及中国行政现实的需求,"公共行政"研究应成为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对"公共管理"概念、理念、模式的引入与研究应相当慎重,公共行政学的科学价值与学术地位不容动摇.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公共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虽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但还不能称之为“公共管理范式”。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建设的高度 ,批判性反思“公共管理范式” ,揭示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及其内涵 ,揭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