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这里还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2.
李皓 《党史纵览》2002,(2):27-28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华灿烂现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呀,亲爱的农友们呀,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这一支脍炙人口的革命历史民歌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因多种媒体的宣传,唱彻大江南北,唱响全中国。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歌词作者却一直未被披露,代之以“江西革命历史歌曲”。直至“文  相似文献   

3.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这里还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4.
“2011年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播了我们演唱的新县民歌《青枝绿叶》、《偷花》,2010年12月我们还被湖南卫视邀请表演歌舞《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县级演员,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县歌舞团歌手张兰兰兴奋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5.
夏远生 《湘潮》2015,(7):22-27
在研究撰写《毛泽东的三湘情结》《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毛泽东诗词与湖湘精神》《湖南苏区历史研究》等专著时,深度接触了大量的文献档案,采访记录了数十位当事人、知情人的口述史料,对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情系井冈山苏区人民、倡扬井冈山精神,为广大苏区人民留下丰厚珍贵的红色文化基因,深有感触。在毛泽东的革命一生中,对桂花之城情有独钟,对湘东南的桂东具有特别浓重而深挚的情结。《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歌颂毛主席的红歌,  相似文献   

6.
“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的时间、地点及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红军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苏区,具体在河南省的商南地区(今属安徽省金寨县佛堂坳),作者是1927年就参加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佛堂坳模范小学语文教师、共产党员罗银青。创作时间是1929年的农历八九月间。 可是,自197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歌曲集》把它说成是“江西民歌,焕之曲”以来,不断有人沿用这一说法。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于5月10日刊登红军歌曲时仍坚持这一说法。近日,虽有人发表文章予以纠正,但对其产生的时间及作者的提法仍与史实不符,对此,本文特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7.
《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祝福祖国》……这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就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给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让人们抚今追昔,激动不已。这些由省直机关合唱团带来的经典红色歌曲拉开了我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正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诞生,六安保持28年红旗不倒,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共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在大革命时期,今六安市境内的金寨县、六安城区、裕安区、霍邱县等地纷纷建立了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震动全国,苏家埠战役光耀军史,一首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传唱天下。  相似文献   

9.
孟兰英 《求贤》2006,(9):28-29
根据《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中俄两国定于2006年与2007年互办国家年。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由此。我们又想起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中国流行一时、至今仍在播放的那些洋溢着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苏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三套车》、《小路》、《纺织姑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跳动的旋律在几代人的心中流淌而过。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安徽省金寨县调研指导工作。霏霏细雨中,总书记瞻仰了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面对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者使用的粗糙枪支、从金寨县开始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曲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斗争形势图……总书记一次次驻足凝视、一次次陷入沉思,并不时地询问起有关细节……。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5,(5)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是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南泥湾》中的歌曲。电影《南泥湾》说的是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粮的故事。1941年,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起镢头,经过几年的开拓,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不要政府  相似文献   

13.
最近,红安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看百部优秀影视片,唱百首优秀歌曲,读百部好书,讲百个革命故事,演百个传统节目”的活动,掀起了宣传落实《纲要》高潮.他们具体抓了看、唱、读、讲、演五个方面:一是观看《大决战》、《上甘岭》、《重庆谈判》、《红安人》、《黄麻惊雷》、《大进攻序曲》等百部优秀影视片;二是学唱《国际歌》、《国歌》、《我的祖国》、《解放军进行曲》、《说句心里话》、《长城长》等百首优秀歌曲;三是阅读《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红安  相似文献   

14.
净植 《党史纵横》2003,(5):39-39
音乐是记忆最好的连接点,一首歌更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在中共党史上,一首首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鼓舞着一批批优秀儿女不断奋勇前进。这里,我们撷取其中的10首,共同在那经典的旋律中去重游记忆之河。《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东方红》(陕北民歌)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  相似文献   

15.
周旭 《新湘评论》2006,(9):51-51
“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红色文化”及非物质“红色文化”。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创造出来或所使用的器物,如遵义会议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非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指导人们互动与解决困难的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如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等。  相似文献   

16.
《惠州红色遗产档案》(以下简称《档案》)正式面世了。《档案》以珍贵而精美的照片、悲壮而磅礴的文字、庄重而美观的装帧,向广大惠州人民群众展示了惠州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阶段对于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与此同时,中共惠州市委副书记陈仕其同志发表了《红色遗产保护利用大有作为》(以下简称《作为》)的长篇调研报告(刊于本杂志今年第四期),对我市多年来在抢救保护和开发利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根据湖北省委党校安排,笔者所在班学员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我们聆听了大别山精神简论及湖北革命斗争史专题报告,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原突围纪念馆,以及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董必武故居、七里坪长胜街、列宁小学,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大别山上七枝花》。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听完一个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红安,大别山脚下的山区小县,站在600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面前,她不过是拇指那么一个小点。可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点,却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红安的‘红’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滚滚倒水河见证着红安的光辉历史,巍巍天台山记载着红安先辈的战斗足迹。土地革命战争时  相似文献   

19.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演于1964年,是由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和创作歌曲结合而成的,以歌、舞、诗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概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经演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方红》不仅仅是一部壮丽辉煌的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最具权威的、著名词曲作家智慧结晶的经典巨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红》的诞生与周恩来总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没有周总理的支持和关注,也许就没有《东方红》的上演和巨大成功。每当想起那雄壮、昂扬的旋律,我们的心依旧澎湃激荡……  相似文献   

20.
黄义 《广东党史》2005,(4):41-42
国歌是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称国歌),原称《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凡具小学文化以上者,无不能熟记或哼唱。在国际舞台上,每当听到高吭激越的国歌时,顿感催人奋进并由衷地对它肃然起敬。然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流传,直至成为国歌的非凡历程,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