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毕节     
20年前的1988年6月9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生态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20年来,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谱写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是旨在为内陆喀斯特地貌贫困地区探索修复生态、摆脱贫困"做示范、探路子"的试验区,也是我国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的具象实践,使毕节试验区成功完成了从生态恶化、人穷地瘠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靓丽蝶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贫困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生态经济关键要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筹起来,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此,我区实施新兴生态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水环境改善建设、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土壤修复与改善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态城镇建设等生态经济"十大工程",把发展生态经济落实在工程和项目上,加大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生态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朔州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右玉精神",打造"两山"理论示范区,初步构建起"2+7+N"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双轮驱动"态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深刻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朔州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5.
2018年是毕节试验区建立三十周年,也是毕节试验区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三十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通过多党合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基本解决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毕节试验区用实践证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林业生态建设经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而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建立20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试验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一主题,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漆国江  王素君 《前沿》2010,(18):72-75
毕节试验区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鉴于自身特有的发展现实,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应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和保持比较优势,并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和工业发展,有选择地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在借力发展战略方面,必须在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借力加快发展;在城镇化战略方面,跨越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在“科教兴区”战略方面,主要是跨越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束缚;在“生态立区”战略方面,主要是跨越生态毁坏、环境污染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旨在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近期作示范、远期探路子".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赋予毕节的新使命,是毕节试验区建设的跨越和升级.要充分认识和准确理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关系,创新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实践形式,丰富发展内涵,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奋力开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新未来.  相似文献   

9.
春到田东     
正春到田东。老农吆喝着耕牛,泥土的芬芳弥漫着田野,不远处绿意开始盎然的水田里,成群的白鹭翻飞起舞,这是右江河谷最美的季节。"既要致富奔小康,更要绿水青山。"田东的生态立县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绿色、循环是田东生态建设的"主题词"。"绿满田东"工程要求"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0,(14)
正近年来,海南省昌江县一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在生态上大做文章,提出‘五地两县’发展布局,打造"山海黎乡大花园"。并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创建"黎花里"文旅小镇,做到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毕节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再一次强调指出,要建好毕节试验区,探索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于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来加上“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在喀斯特贫困地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探索试验。毕节地区人大工委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在省人大常委会和中共毕节地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大力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按照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的思路,切实依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3.
毕节地区是全国唯一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的主题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结合毕节试验区近20年来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建设和谐毕节具有重要意义。一、生态农业在毕节试验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始建于1988年,那时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现代化起步不久,且生态意识主要在工业化国家有广泛的响应。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观望态度,觉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工业化国家引起的麻烦。发展中国家抱着强烈的愿望进行现代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仍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0)
正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而赫章,正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试验田。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应该有特殊的路径,即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来促进城镇化。只有把生态移民和地区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支撑,融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3,(9):50-51
近年来,白沙县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三地一区"发展战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和风情小镇建设,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开创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坚守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白沙。自沙县坚持实施"生态兴县"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谋发展的第一责任,坚持教育与  相似文献   

18.
毕节试验区是全国烟草行业烟叶生产的主要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两烟"生产已成为毕节试验区产业链最完整、管理体系最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最完善的支柱产业,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夯实"两烟"基础,实现"两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毕节烟草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栏目,集中刊发一组研究和探索毕节烟草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百色市乐业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助推乐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业发展成农民致富"金钥匙"走进乐业县甘田、新化等乡镇,遍布山前屋后的一棵棵茶树青绿滴翠,茶叶加工  相似文献   

20.
谭徽在 《政策》2012,(3):69-71
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赋予武陵山片区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湖北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的做法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当前,要围绕"生态立区、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