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台声》2015,(10)
<正>去年三四月间,台湾岛内"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反对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团体发起"太阳花"抗争运动,迫使台当局接受"搁置审查、先行制定两岸签署协议监督条例,之后再重审两岸服贸协议"的举措。由于岛内部分青年群体在抗争事件的过程中,及其后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上岛内媒体一波波所谓的"中国人认同民意调查"结论,两岸一些学者、专家也开始对台湾整体政治发展走向感到忧心。就事实而言,岛内"太阳花学运"阻滞了两岸签署协议的进程,确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太阳花学运"呈现出的"反服贸"表象要比各  相似文献   

2.
台海要论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台湾当局不断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去中国化"等"渐进式台独"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事实说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如不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势必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断送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3月26日下午,民进党及"台独"分裂势力策动的所谓"和平民主护台湾"游行闹剧在台北市登场.这一针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挑衅性行为,是"台独"分裂势力遭受重挫后的情绪宣泄与反扑挣扎,是民进党当局混淆视听、转移视线、淡化冲击、巩固泛绿铁票的重大步骤.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的虚张声势为两岸关系的缓和投下了新的变数,但改变不了岛内"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更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和国际社会更加稳定的一个中国框架.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一年,是台湾政局发生复杂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泛蓝、泛绿两大政治势力围绕2004年的所谓“总统”选举展开角逐,竞选异常激烈;陈水扁当局纠合各种“台独”分裂势力加快谋独步伐,特别是企图利用公投手段进行分裂活动;“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使两岸间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民进党当局继续推进"台独",对抗大陆,两岸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相反,岛内民意期待着两岸关系能够健康发展,主张"九二共识"的韩国瑜人气不散,"韩流"持续高烧不退。岛内"台独"势力推动"分裂"活动蔡英文2019年元旦讲话妄称"2019年是拼民生、护民主、守主权的一年",将"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三道防护网"。1月2日,对于大陆提出的"两制"台湾方案,推进两岸"民主协商"和"制度性安排"等提议,  相似文献   

6.
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两岸关系也不断向前推进,虽然经过“太阳花学运”的冲击,两岸关系发展放慢了速度,但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起起落落是常态,并不影响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民进党"台独"路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民进党内在两岸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有部分政治人物提出调整两岸政策的动议,甚至冻结“台独党纲”,在党内虽有争议而无结果。下一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向什么方向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纪焱 《台声》2014,(5):38-38
<正>4月10日,历经3周吵吵闹闹的"太阳花学运"落幕,但台"立法院"的争斗却依旧方兴未艾。自"太阳花学运"提出"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诉求后,已有包括台行政主管机构版"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协议处理及监督条例草案"、"反服贸"团体支持的民间版"两岸协定缔结条例草案"、民进党版"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等7个不同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交付岛内相关委员会审查。如果仔细审视"反服贸"团体所支  相似文献   

8.
杨立宪 《台声》2014,(7):50-51
<正>6月25日至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首次率团进行为期4天3夜的台湾之行。抵台当日,他说道"从北京到台湾的飞行用时不到3小时,但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作为大陆涉台部门主管负责人首次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显然此次台湾行写下了两岸关系发展中新的篇章。此次张志军的台湾行,是对今年2月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首访大陆的回访。但因今年三四月间,岛内爆发"太阳花学运"而阻挡了原定在此时间内回访的行程。"太阳花学运"作为两岸关  相似文献   

9.
3月26日下午,民进党及"台 独"分裂势力策动的所谓"和平 民主护台湾"游行闹剧在台北市 登场。这一针对《反分裂国家法》 的挑衅性行为,是"台独"分裂 势力遭受重挫后的情绪宣泄与反 扑挣扎,是民进党当局混淆视 听、转移视线、淡化冲击、巩固 泛绿铁票的重大步骤。民进党和 "台独"分裂势力的虚张声势为 两岸关系的缓和投下了新的变 数,但改变不了岛内"求和平、求 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更 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和 国际社会更加稳定的一个中国框  相似文献   

10.
台海要论     
《两岸关系》2006,(10):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势头增强。但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尚未消除,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是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变局的一年,也是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台湾"太阳花学运"的爆发及达成"先立法、后审查"的"退场共识",导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立法部门审批受挫,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化建设蒙上新的阴影,并将对未来两岸协议的协商、签署与落实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2014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大变局。不过,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的强大动力以及海峡两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9)
<正>9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京会见了由总会长刘学琳率领的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参访团。张志军对广大海外台商多年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给予肯定。他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稳步前行,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也需要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广大海外台商虽身居海外,但心系两岸,是两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18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吴茂昆出任台湾教育事务部门负责人,他的政治立场归属"台独帮",2013年,他曾在台湾立法机构表示:"两岸是国际关系。"2014年"太阳花运动"发生时,他曾表示:"如果要求是对的,为什么不可以?""太阳花学运"的要求是"反服贸"。评论表示,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赖清德日前重申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稍早,他在台湾立法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他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胡锦涛强调,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  相似文献   

15.
国 务院台湾事务办公 室新闻发言人就“台 独”分裂势力举行所谓“台湾正名”游行发表如下谈话: 9月6日,在台湾当局支持下,“台独”分裂势力策划在台北举行了所谓“台湾正名”游行。这是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的步骤之一。李登辉等“台独”分子提出的所谓“台湾正名”,旨在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违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违背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出路。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会明辨是非,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国最终走向完全统一的历…  相似文献   

16.
全台研 《台声》2005,(1):16-16
一、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17日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声明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重申了“五个决不”,正告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这次声明首次把“反独”列为“最紧迫的任务 ”。 二、国家主席胡锦涛11 月20 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强调,“台独”将断送台海和平,并将严重破坏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中美双方都应站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春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务实地推动两岸关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主张。这“四点意见”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根本,有理有节地对台湾当局晓以大义,明之以理。台湾当局只有放弃“台独”主张承认“九二共识”,重开两岸谈判,才是真正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主席的“四点意见”,为打破两岸僵局发展两岸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切入点,对彻底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四点意见”清楚地表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18.
钟文 《时事报告》2004,(4):22-26
过去的一年是,台湾政局发生复杂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泛蓝”,“泛绿”两大政治势力围绕2004年的所谓“总统”选举展开角逐,竞选异常激烈。陈水扁当局纠合各种“台独”分裂势力加快谋独步伐,特别是企图利用公投手段进行分裂活动。“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使两岸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新媒与老歌     
陈斌华 《台声》2014,(5):47-48
<正>今春台湾最受海峡两岸关注的新闻,莫过于3月18日爆发、4月10日退场的"反服贸"学生运动。在20多天的"太阳花学运"期间,作为一名媒体人和台湾问题研究者,我最关注的是新媒体在当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台湾新世代对新媒体的依赖与信赖。回顾此次学运,从活动的缘起、发动到串联、组织、物资保障再到对外传播,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抗争首先缘于部分学生不满"立法院"审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过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规范还是实践看,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对两岸协议的审议和监督活动均遭遇了一定的现实困境。在台湾地区爆发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太阳花运动"后,台湾当局行政机构提出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该"草案"对立法机构审议监督两岸协议的程序、方式、形式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台湾岛内各方对两岸协议审议监督问题的共识。这一"草案"一旦获得通过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台湾立法机构参与两岸协议监督活动的空间将逐步增大,民众了解两岸协议的渠道将得到拓展;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两岸协议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格局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