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正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增长到2017年的52.8%,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与川、滇两省接壤,是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毕节人民艰苦创业、继续奋斗,逐步走出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  相似文献   

2.
正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82元增长到2017年的8473元,成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辽阔的乌蒙大地行走,领略的不仅是风物,还有人气。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10个年头。30年来,毕节试验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6)
正2015年,二连浩特市加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认真履行国家和自治区赋予的"先行先试"重要使命和职责,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率先突破,着力打造全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截至2015年底,共承担自治区改革试点14项,约占全区改革试点总数的12%。围绕六项任务抓好试点工作一是围绕增强开发开放政策效应抓试点。全力推进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涉及的ATA单证册、外国人居留许可、人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建设,贵州锚定高质量。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数据最有说服力。从"十二五"破题到"十三五"收官,再到"十四五"开局,透过数据我们能深刻感受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远志向: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1.5%提高到2020年的61.5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居全国前列;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和幅度均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4%……"十年一曲生态歌",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是可圈可点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注重公平,突出效率?六盘水在土地确权、土地经营权"两权"抵押方面进行了探索。2017年9月,六盘水被确立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是继1987年、1988年湄潭、毕节进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30年后,贵州省又一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六盘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十分不易!要以此为重大机遇,在既有改革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6.
从强制执行到政策宣传.从计生管理到计生服务.从计生处罚到计生激励,20年的探索试验,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工作在政策、观念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使"天下第一难事"不再那么难.  相似文献   

7.
正01毕节试验区获批成立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试验区,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也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地方。31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意见"强调,综合考虑各地现有生态文明改革实践基础、区域差异性和发展阶段等因素,首批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作为试验区。《意见》提出,通过试验探索,到2017年,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  相似文献   

9.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既有经济社会转型期各地普遍存在的共性矛盾,也有区情条件下的特殊矛盾.  相似文献   

10.
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定位"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与贵州正在大力推进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三大试验区"高度契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今年5月17日发布,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20年的纵深推进,进入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13,(3):39
在2013年初召开的开远市八届三次党代会上,开远市提出"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开远市在"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中国幸福之乡"征程中想得到、看得见、能实现的具体任务,它不是虚无飘缈的空洞口号,而是科学规划的务实追求。2008年以来,开远市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和安顺"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试验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两个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试验主题,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试验,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毕节市30.2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601个村出列。黔西县脱贫攻坚成功出列,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称号。2018年,对毕节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毕节试验区三十而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毕节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  相似文献   

14.
2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的署名文章《科学发展观在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文章高度概括了毕节试验区建立23年来、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指引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阐述了毕节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具体内容,深刻总结了毕节试验区创造出的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精  相似文献   

15.
<正>毕节试验区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6月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4日,由中央统战部牵头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贾庆林同志在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二十多年来,毕节试验区认真贯彻中央和贵州省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跳出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毕节试验区建立22年来,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在"4·14"会议过去一年的这个时候,本刊特邀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吉勇对试验区的发展成就、经验、方向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试验的窗口,加强对自贸试验区服务对象的廉洁监督,既是强化党内监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题中之义。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成立于2017年4月,在锐意改革创新的同时,着眼于对人对事的全方位监督,探索一体化监督体系,努力打造廉洁试验区。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挂牌,到目前运行已满一周年。截至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共新增注册企业25773家,注册资本3772.1亿元。首批经第三方评估的29个改革创新案例已经形成并上报商务部,第一批向全省推广的25个创新案例将于近期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化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1988年,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  相似文献   

20.
正巍巍乌蒙山,滚滚乌江水。31年来,统一战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不仅创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自此,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统一战线帮扶毕节试验区攻坚克难、挑战贫困的新征程开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