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法治.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中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实质,法治保障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  相似文献   

3.
"法"字在古汉语中的含义是"平息争讼".法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裁判是非曲直、追求公平正义,使社会归于平和. 胡锦涛总书记为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了28个字的定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定义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体现了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清楚地表明,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人文保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保障;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六大特征,无不与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需要通过法治的路径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涵义,正确处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特别要求全党“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这一重  相似文献   

9.
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倾听各种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进一步解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认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因而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屈淑萍 《工会论坛》2007,13(2):34-35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大特征。其中,健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法治领域要贯彻这项基本国策,必须先理解和谐社会特征之意蕴。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可以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以法治话语诠释为权利与权力、规范与理念、法治与德治、创新与稳定、法律禁止与允许相和谐。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六大特证中,"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它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和谐社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它的构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 律师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个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概括充分表明: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与法治密不可分。新的世纪,作为一支特殊的法治力量的律师,通过其职能的实现,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制约公权、保障人权、平衡利益、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从本质上看,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实质上是法治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