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践》2017,(10)
<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最厚重的发展底色,最温暖人心的主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要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的深情嘱托、谆谆教诲是对草原人民的亲切关怀,也是对我区发展提出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7)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要在解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广西钦州市作为沿海港口工业城市,是后发地区。我们在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一系列讲话中深刻认识到,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努力办好教育这个民生之基。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倾情倾心倾力推进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的重要使命。自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10)
<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以来,作为总书记考察期间到过的地方,锡林郭勒盟牢记总书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嘱托,并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0,(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民生工作提出新要求,寄予殷切期望。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难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的讲话,为内蒙古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这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一贯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学深吃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民生工作方法论,创造性地用于指导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  相似文献   

7.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早在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三年两次重要指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民生、城乡文明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诸如"厕所革命"的努力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0,(10)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大"六稳"的同时,提出"六保",其中的"保基本民生",强调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民生底线。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此次"六保"中的"保基本民生"是何意?基本民生指的是  相似文献   

9.
曾志杨 《实践》2013,(1):5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以"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党中央科学审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阶段性硬任务。"保基本民生"作为"六保"之一,对于特殊时期稳住民生基本盘、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群众基本生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10)
<正>兴安盟,记录着自治区的光荣与梦想。70年前,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内蒙古自治区在这里诞生。2014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来到兴安盟,看望慰问了住在林业棚户区的困难群众,并亲切嘱托":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知之深,爱之切。习总书记的嘱托,化为广大兴安人改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  相似文献   

13.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实践》2018,(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这就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必须通过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调动群众广泛参与,获得群众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他们真正想脱贫、能脱贫。一、导致贫困群众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脱贫攻坚,是一项造福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但在目前,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完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0)
<正>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来到呼和浩特,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基地与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调研,并提出"要使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等一系列民生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呼和浩特市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为契机,百姓安居、社会福利、生态绿化、水电路暖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20,(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和遵循。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2014年江苏调查时就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5)
<正>"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听到赫哲族代表刘蕾提到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赫哲族群众生活就像乌苏里船歌中唱的一样走上了幸福路时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和关怀,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让刘蕾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民族文化、齐心协力同奔小康。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同江市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9)
正我们党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和民生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们关心这一不利局面是否会影  相似文献   

19.
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 提升就业社保体系建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颖 《唯实》2015,(1):10-12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担负着不断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百姓民生幸福的重任,今后工作中,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特别是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两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冯德军 《奋斗》2022,(4):47-48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