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汪金友 《实践》2007,(4):48-48
内蒙古地图制印院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事业局,主要承担着全区的地图编制印刷、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等重要的基础测绘及研究任务。"十五"期间,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大胆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坚持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围绕"为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实践》2015,(2):48-49
<正>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产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至强区战略以来,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此间,内蒙古广播要适应自治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坚定不移地以草原文化为根,全力打造中国的"草原之声"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8)
正在全区各族人民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内蒙古发展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愿。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和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地各族兄弟姐妹的大力帮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情系草原,立足全局谋划内蒙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8)
正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理论界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力度,为更好地推进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理论支撑。此次研讨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实践杂志社承办,来自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5.
刘建禄 《实践》2008,(8):28-28,29,30
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殷切希望内蒙古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发展起来走进全国前列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经党中央批准,内蒙古自治区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乌兰夫反党叛国集团"、"二月逆流"、"新内人党"三大冤案彻底平反,并审查和解决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落实了政策,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安定团结.1979年5月,中央又决定恢复自治区1969年7月以前的原有行政区划,这是中央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顺利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在农区较早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牧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工业上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使全区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成立以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使自治区经济以更大规模快速发展,成就更加令人瞩目。进入2000年以后,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已结硕果: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提出了以"三农"稳定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城乡互补、工农业相互支援为核心,以加快政治民主改革为政治保障,以区域发展为重要举措,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邓小平的农村城镇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首府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过程中,坚持以精品战略为龙头,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活动为依托,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打造品牌文化活动为重点,社会文化、专业艺术、文化市场、文博事业等文化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塑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了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7):F0004-F0004
<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也是内蒙古自治区20户重点大企业(集团)之一。公司现有总资产114.2亿元,员工1.4万人。经过56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公司已成为具有特种钢冶炼、铸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机械加工、电气、液压、仪表制造和总装调试等生产工艺门类齐全、综合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19):55
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科技之城,争当跨越发展先锋"为目标,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努力探索建立与高新区实际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奋力  相似文献   

11.
曾赞荣 《前线》2017,(2):86-87
"十三五"时期,房山区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重大机遇,主动以疏解承接聚高端、以环境再造促升级、以区域协同谋大势、以改革创新增活力,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和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奋力打造京保石发展轴"桥头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把国家划分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两种形态。马克思的现代国家思想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为背景,但现代国家不等于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性质取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主导"一府两院"的权力运行机制,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出了最顶层的制度安排,保证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以红色文化工作队的形式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农牧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与国家文化宣传发展同步,我国很多地区陆续成立了各自的文化活动单位,但依靠文化馆传播文化的形式并不适用于人烟稀少的牧区,所以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便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了。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大批成立并茁壮发展起来。乌兰牧骑不但是政府所属的文化团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通行做法,内蒙古自治区确立了集中打造八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并出台规划专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产业集群建设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有产无链、有链不群、集而不群、有群不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建设质效,需要结合不同类型产业的差异特点和布局规律,因业制宜地创新产业集群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8)
正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逐步形成了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以"功能性建设"为特征的地区合作进程,将更多地表现为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合作,以及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中国在亚太地区合作,特别是东亚合作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发展周边落后国家的能力建设,从次区域和宏观大区域两个层次关注基础设施等功能性建设,并加强地区内协调和流通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8)
<正>"走出去",从商品输出、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以外经带外贸,外经外贸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内蒙古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抓住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推进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唐良智书记指出",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对历史和城市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勇担使命、奋力前行,助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成都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斌 《唯实》2021,(1):2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和生动体现,特别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之治"举世瞩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擘画了中国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其中对"十四五"时期政法工作提出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的、汉族居多数、49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引导各族人民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光荣传统。5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为在我国实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