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经营者集中活动无疑给参与者和整个市场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保持带来了挑战。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因此应运而生。这一制度广泛借鉴了他国优秀的立法与实践成果,满足了反垄断法内在的价值追求,但在申报标准、审查程序、审查标准等方面仍有不完整、不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薛莹 《法制与经济》2013,(8):76-78,80
外资并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需要通过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来降低外资并购对我国市场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在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过程中采用何种审查标准对于审查结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国内外在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标准方面的对比,着重讨论我国目前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标准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审查标准和分析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伟 《行政与法》2009,(4):57-59
我国<反垄断法>关于企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规定对于_保护市场竞争秩序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境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外资时我国境内企业的并购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内外资统一的反垄断审查标准并不能给我国市场带来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在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中,必须建立针对外资并购的区别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而我国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外资并购的顺利进行。为了完善我国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机制,本文通过对具体并购案例的分析,从审查部门的角度建议引入灵活的事前商谈制度,希望能够使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在现实中得到顺利实施,以实现外资并购对国民经济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方翔 《法学》2024,(8):157-175
经济学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会影响创新,反垄断法的并购审查制度应在既有的竞争影响评估中融入创新影响分析,而其关键在于构造创新竞争损害理论。考察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创新竞争损害理论历经了两个发展阶段,具象化为内部创新竞争减损、外部创新竞争减损和整体创新竞争减损三种损害类型。但是,反垄断执法机构要体系化、制度化评估并购的创新影响,还须依循以下思路建构基本分析框架:首先,根据并购主体重叠的创新领域等情况开展创新筛查,在界定相关市场时重点明确创新所影响的当前市场及未来市场范围;其次,依照并购影响创新的不同方式,区分“现有产品—管线产品”“管线产品—管线产品”“研发管线—研发管线”三种并购类型,并有侧重地分析是否存在前述创新竞争损害类型;最后,对于企业可能主张的创新效率抗辩,审查是否满足能够传递给消费者、为并购所特有和可验证性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6.
周谊 《时代法学》2014,(1):66-71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经营者集中活动无疑给参与者和整个市场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保持带来了挑战.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因此应运而生.这一制度广泛借鉴了他国优秀的立法与实践成果,满足了反垄断法内在的价值追求,但在申报标准、审查程序、审查标准等方面仍有不完整、不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韩龙  沈革新 《时代法学》2010,8(5):93-103
"9.11"之后,伴随美国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加强,2007年和2008年美国相继出台了FINSA和《外国人合并、收购、接管条例》,对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涉及到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审查程序和审查机构等方面。对审查对象的修改,主要是对"受管辖的并购交易"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同时对"不受管辖的并购交易"做出了列举。对审查标准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性基础设施"做出了界定,增加了CFIUS在审查时所考虑的6项因素,明确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国家安全担忧"。对审查程序的修改,增加了审查前磋商、交易方须提供的信息,规定了并购交易审查的重新提起程序。对审查机构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增加和变动了CFIUS的成员,引入了牵头部门,加强了国会监督。  相似文献   

8.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外国投资者并购美国企业的案件激增,引起美国朝野广泛关注。2007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为落实该法,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12月颁布了《关于外国人合并、收购和接管的条例》。分析研究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的变迁可发现,美国在安全审查制度方面坚持平衡与国防安全优先两个原则。对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豁免范围的研究,对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陆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来,反垄断司法审查制度也正式确立,并且基本倾向于采用德国模式。大陆开展反垄断司法审查的时间较短,案例也相对较少。通过对台湾地区"行政法院"反垄断司法审查实践经验的介绍和总结,并通过对司法审查的管辖法院、司法审查范围、司法审查的密度、复议前置和检举复函审查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以期对大陆建立完善反垄断司法审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伟 《现代法学》2011,33(3):151-164
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于2010年8月联合发布了新版《横向合并指南》,新指南进一步淡化了结构主义色彩,打破了1992年指南所创设的五步分析法,相关市场界定的重要性也被大大降低,指南的制度设计趋向一个事实为基、更富弹性的分析框架。中国应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尽快研究制定横向合并指南,从"反竞争效果认定制度群"、"反竞争效果抗辩制度群"以及"反竞争效果补救制度群"三大方面来把握横向合并指南的内容。中国应注意平衡合并审查制度的确定性与灵活性,加强合并审查中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并积极创建合并案件跟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许光耀 《时代法学》2006,4(1):20-27
对企业合并进行控制是竞争法的基本内容,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评价企业合并行为所依据的实体标准。基本内容包括对合并行为的反竞争影响,及其产生的积极效果。由于企业合并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结构而影响竞争,因而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一般首先分析合并行为对所在市场集中度产生的影响,这主要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来反映,对于发生在指数较低的市场上,或发生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上,但并未导致指数大幅度提高的企业合并行为,认定其不会产生严重的反竞争效果,可以批准。其他的合并行为则要由竞争主管机关进一步分析,主要考察该行为的反竞争效果,包括单边效果与协调效果;然后再考察存在哪些抵消因素。经过比较后,如果积极效果大于消极效果,则予以批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鹏程 《现代法学》2004,26(1):117-120
美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除劳动争议与集体协议适用除外的范围有所扩大以外 ,其他适用除外制度如保险业适用除外、州行为适用除外、请愿行为适用除外、体育运动适用除外都趋向于严厉  相似文献   

13.
诺尔——本灵顿原则是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几个案例确立的联邦反垄断法中的一个原则,其主要含义是: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规定,即使竞争者通过游说政府而改变法律将会削弱竞争,其行为也不违反反垄断法。诺尔——本灵顿原则是协调《谢尔曼法》的重要目标与公民请愿权利和各级政府有效决策之间关系的产物。诺尔——本灵顿原则对中国的反垄断法执法也有一定启发意义,在执法过程应当全面协调经营者的竞争利益与其他经营者的宪法权利、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下半叶是美国反托拉斯法生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铁路公司垄断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面对此,联邦和州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州承担了反铁路公司垄断的主要任务,初步形成了州反托拉斯法的制度框架,为联邦反托拉斯法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公用事业垄断的规制、州反托拉斯法的建设以及《谢尔曼法》背后利益的关注,构成了解读反托拉斯法生成进路的三个结点。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再分配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经济法是利益资源和权利的一种再分配法,是在民商法等法律所作的权利分配的基础上,对原有权利安排作出适当调整和再分配。反垄断法同样具有再分配功能,通过对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产生历史的考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国的社会现实也需要反垄断法再分配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托拉斯法上的外资并购控制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和平 《现代法学》2006,28(5):182-193
在反托拉斯法上,美国对外资并购主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从管辖权、实体法和程序法上进行规制,但为避免过度管辖,对外资并购申报规定了四种豁免。在特定产业的外资并购,还必须接受双重审查。我国对外资并购进行干预具有国际法依据,但应坚持国民待遇原则、依法监管和对等原则,合营企业应纳入并购规制范围,并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法进行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反垄断法的程序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海涛 《现代法学》2008,30(1):51-63
实体规则的原则性与不确定性造成了反垄断执法上的多重困境,执法困境克服路径的选择则直接提升了程序规则在反垄断法执法中的地位,现代反垄断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走向程序化。反垄断法程序化依托于现代社会对程序的特殊需求,根源于垄断及反垄断法的固有特征。反垄断法程序规则在构成上具有复合性,其价值主要在于对效率与公正的双重追求。在程序化的背景下,现代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也具有了自足、多元与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于欧洲制定竞争法虽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欧洲竞争法根植于欧洲本土的反垄断法律思想,体现着大陆法系法律发展的特有特征,是与美国反托拉斯法在本质上相互区别的另一种法律模式.然而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欧盟竞争法日益呈现出司法化的倾向,在对竞争评价以及限制竞争效果的评估方式上呈现出趋同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倾向,并且积极引入竞争法私人执行机制,所以,二者之间之间在法律渊源、实施机制和垄断衡量标方面既存在着差异又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对反垄断伦理的研究能够给反垄断提供更加深刻的解释力。竞争正义是反垄断法的伦理基石,反垄断法研究必须解答何谓正义的竞争这一问题。竞争自由是竞争正义的前提条件,竞争效率是反垄断法的核心理念,竞争公平是反垄断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