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明昊 《红旗文稿》2012,(9):20-23,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赵明昊的文章《当前西方对资本主义困境的反思》指出,当前西方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外围政策的改良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变革、脱困自救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它们也大力炒作"国家资本主义"等话题,企图以维护国际规则为幌子,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制造更多障碍和约束。  相似文献   

2.
问:编辑同志,您好。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给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并称"国家资本主义"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迄今面临的最强劲敌人。请问怎样认识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3.
若英 《理论导报》2012,(7):42-42
问:最近一段时问,西方国家给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并称“国家资本主义”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迄今面临的最强劲敌人。请问怎样认识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4.
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利润的来源越来越以虚拟经济为主,金融资本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朱炳元的文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呈现出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国家运行债务化、人民大众贫困化等六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魏南枝 《红旗文稿》2013,(11):34-36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资本主义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19世纪是资本主义赢得惊人发展的一个世纪。自20世纪始,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开始与资本主义体系做斗争,例如,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运动等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民族独立运动等反对殖民主义制度、通过民族自决运动等反对帝国主义制度,这些斗  相似文献   

6.
刘金东 《求实》2001,(6):46-47
当代资本主义获得新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政党政治方面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自我调控机制 ,这种自我调控机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它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与我国的政党制度存在根本区别 ,我们要坚决反对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反对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并不等于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无是处 ,它在某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一)不少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持消极或批评的态度,个别国家反对现行的全球化。朝鲜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帝国主义推行世界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发展中国家的左派尤其反对全球化,摩洛哥进步与社会主义党机关报《今日宣言报》发表文章,题目就是《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拉美左翼认为,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9.
宰飞 《学习导报》2012,(5):64-64
资本主义病了。看来,这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幸灾乐祸,而是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从最底层到决策层的共识。资本主义之疾最戏剧化的呈现是一度风起云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后欧美各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金融时报》甚至以"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病了。看来,这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幸灾乐祸,而是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从最底层到决策层的共识。资本主义之疾最戏剧化的呈现是一度风起云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后欧美各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金融时报》甚至以"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8,(10):57-58
刘晓忠在8月26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日前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等经济体先后发布的数据反映经济滞胀己经开始横扫全球主要经济体,且呈明显的扩散势头。显然发达国家经济滞胀风险已经相当突出。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至少从目前看经济增长仍然相对强劲,目前主要的压力似乎是相对较高的通胀风险。因此,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学者乐观地认为,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  相似文献   

12.
李新 《前线》2014,(2):74-75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深刻而急剧的变化,迫使人们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出反思,囿于理论上和方法论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面临困境,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文摘     
韩国《中央日报》:中国拯救资本主义?韩国《中央日报》2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拯救资本主义?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年,只  相似文献   

14.
文摘     
英国《经济学家》:资本主义体系面临危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悬崖边的资本主义》一文指出: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则逐渐萎缩。全球的救市行动必须注重实效,而非纸上谈兵。回溯历史,救市的规  相似文献   

15.
作者联系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客观地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深刻剖析了这些"新变化"背后资本主义未变的本质.文章进而认为应从当代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制定和实施应对资本主义新挑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批判"是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马克思把"异化"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困境,并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韦伯认为"合理化"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他从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和自由困境;西美尔批评资本主义文化的客观化趋势,把资本主义困境归结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17.
卫建林 《红旗文稿》2012,(21):15-16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路走来,2011年被称为"全球愤怒年"。然而如英国《卫报》网站的一篇文章所说,也许不是一年,而是标志一个时代,"我们所处的不光是一个极其动荡和前景难料的年份,而且是一个动荡和前景难料的时代,而今年的诸多事件仅仅是个开始"。作为一种世界风向变化的时代判断,2011年旋风般带给全球的,是两个现象。一个是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大规模群众性抗议活动。另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重新认识与普遍质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二战以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总体上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垄断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的差距,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则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这种不平衡发展促使了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榕局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并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球化与马克思"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取决于对"全球化究竟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站在今天这个"全球时代"来回顾马克思,我们必然会看到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和生命力。尽管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资本主义在许多表现形式上与马克思所亲身面对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根本性方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仍然是我们剖析和批判当今现实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朱园园  颜婧 《世纪桥》2010,(9):133-134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共产党宣言》中所包含的重要思想,本文从扬弃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消亡的必然性,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自身对束缚其发展的因素的扬弃,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有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阻碍社会进步甚至会导致倒退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