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威胁,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热点问题。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进一步影响了国际贸易,由此产生了《生物安全议定书》。本文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生物安全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物安全风险已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之一.在原刑法典中生物安全犯罪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通过界定生物安全领域犯罪所侵害的法益,结合法益保护这一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划定生物...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一项技术。当人们为转基因技术给传统生物技术带来彻底革新和巨大效益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项新技术给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问题。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一套安全评价和明确标识的法规体系以正确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面对这一威胁,国际社会给予了广泛关注:世贸组织《关于实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全面涉及这一问题;作为多边环境协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了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取得;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更是专门规定了改性活生物体(LMOs)的越境转移的制度。通过国际合作,诸多国家在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运用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5.
温从兴 《刑警与科技》2014,(17):117-119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万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它认定的是人本身,不需要身外的其他标识物。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之所以被安防行业所推崇,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表达“我是谁”的需求,生物识圳技术可以依据人类自身所同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而进行识别,目前安防市场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性引发人类对环境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性的思考。发展环境对人类的有利方面,防止、克服环境对人类的不利方面,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具备特有的规范性、强制性,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代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论生物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子灿 《法学评论》2006,24(2):147-154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由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危险物质及其相关活动引起的生物危害,生物安全法就是生物技术及微生物生物污染防治法。生物防护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发展原则、损害预防原则与国际合作原则是生物安全法中最主要的基本原则。风险评价制度、分级与分类制度、列表制度、许可制度、标识制度、事前知情同意制度、应急制度、教育与培训制度等是生物安全法中最主要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本文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复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法律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驱动力,而生物多样性对法律也产生反作用力.我国对于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法和环境法领域,存在着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固守学科领域和缺乏整体观等问题.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必须要注意到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系统认识的变迁;以国际环境法为出发点,结合多维视角对其加以研究.从整体上看,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以及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生物技术的专利性及相关问题以及生物安全问题和生物剽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兰卓 《行政与法》2006,(3):121-123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营销、交易方式。丰富的网络信息和个人数据使得服务商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爱和偏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极大方便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购。可以说,成功的电子商务营销离不开对个人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但是,这种个性化的营销也存在着个人数据资料被滥用的潜在危险。因此,如何在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