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与发展》2021,(2):67-82
2021年是阿富汗战争20周年。20年前的"9·11"事件以及美国随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使阿富汗战乱冲突延宕了20年,其和平重建举步维艰。2020年2月,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多哈协议",标志着阿富汗和平进程进入新阶段。但协议签署一年多来落实并不顺利,阿富汗人的内部谈判屡屡受挫。当前,美国拜登新政府的阿富汗政策走向不定,阿富汗问题与大国新一轮博弈联动共振,其和平进程再次走到关键路口,面临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阿富汗最终能否走上和平发展之路,需要国际社会、地区国家及阿富汗国内各派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2015年是人类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二战的破坏可谓空前,但其是否绝后,却还有待观察与思考。正如我们可以把战争分为"热战"与"冷战"一样,和平同样也可分为"冷和平"(假和平)与"真和平"。"冷和平"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冷和平"容易给人以和平的假象,以为和平就是必然的,战争离我们很远,从而使得某些中小国家容易"任性",大国容易缺乏包容,低端政治问题容易"越位",这反而容易酿成真正的大危机与大危险。近期西方战略学者发出的"基辛格之忧"与"哈斯之问"也反映了对"冷和平"的忧虑。国际社会如果对"冷和平"状态认识不够、处置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国际战争的再现与和平的终结。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结合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大国博弈的背景,对国际安全与战争问题做战略思考,可以发现:从历史维度来看,人们对国际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从现实维度来看,当前中小国家"任性"乱为,大国博弈暗流涌动,"冷和平"状态令人担忧;从未来维度来看,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大国关系因素,也是中国对国际战争问题进行战略思考与未来展望时所无法回避的。中国要妥善谨慎地处理好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未来爱好和平的中国将会成为遏制国际战争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至今已逾9年,阿富汗仍是地区冲突和安全危机的热点,稳定与重建的目标远未实现,继续引发国际社会的密集关注。事实已经表明,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武力,必须寻求政治和外交途径。中国是阿富汗稳定与重建的主要利益攸关方,现状与前景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中国需要在正确评估局势和确定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挑战,寻求发挥重要作用的机遇,对地区稳定和国际安全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战争是在权势结构中占据优势的国家为预先阻止本国与敌手之间不利于己的权势转移而发动的战争行为,其战略目标在于继续维持本国的权势优越地位和安全环境,旨在使用武力来延缓、阻止当下已经显现、日后可能会更加危险的战略未来。预防性战争是国家战略的一种运用方式,权势转移及由此引发的恐惧是其产生的两大基本动因。预防性战争为现行国际法所禁止,但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却往往对之持有理论同情。作为当前国际秩序的霸权国家和守成大国,美国在历史上发动的预防性战争数量有限,但预防性思维却长期在美国的战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演进,预防性思维在美国当前对外战略中突现,面对崛起国实力发展,美国未来仍有发动预防性战争的可能。阻止预防性战争爆发的根本,在于超越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逻辑。中国的和平发展有望为突破"国强必霸"""国强必战"思维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评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入主白宫一年来,美国对外战略迅速进入调整期。为摆脱布什时期的战略困境而寻求在伊拉克、阿富汗脱身的战略选择;由强硬转为软硬兼施对待"失败国家"和"潜在对手";战略重心东移;缓和美俄因俄格战争导致的紧张关系;加强多边主义在外交与战略行动的运用。美国对外战略调整已经显现出不同于布什时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内涵,在恢复西方社会对美国的好感和信心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这种调整的深化,未来伊朗、巴基斯坦局势有可能取代阿富汗成为美国的首要关注。对中国依然实行结构性矛盾的政策,售台武器、西藏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后阿富汗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亚外交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3年里,阿富汗战争主导了美国的中亚政策。在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中亚利益的结构将发生变化,阿富汗战争不再是美国中亚政策的主导因素,这将导致美国中亚政策的变化。中亚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将下降,美国对中亚的关注将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亚的地位也将下降,但美国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将提高。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将上升,地缘政治将重回美国中亚政策的中心,大国力量对比将呈现新形态。美国将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继续参与中亚的"大游戏",但它将以俄罗斯还是中国为主要对手,存在不同判断。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临近,美国以南亚为重心的"反恐战争"将划上句号,但宣布撤军并不表明恐怖主义威胁已经最终解决,阿富汗及整个南亚仍面对严峻的安全挑战,许多问题将继续困扰美国的政治决策层。美国撤军后将以其他方式继续保持在阿富汗的战略存在,而美国的政策选项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该地区的稳定最终能否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式实现仍待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8.
拜登执政后,美国的南亚政策有望保持较大连续性,也会因形势所需而出现某些调整。美国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将继续升温,双方对"印太"接触的兴趣和能量也将不断放大,但节奏、程度和性质将受两方利害差异及其他外部因素的调节。从务实的战略利益出发,拜登政府有意改善美巴关系,而美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和印巴关系的稳定。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目标不会改变,但拜登政府的政策选项与阿富汗及地区的不确定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脱节,新提"和平计划"仍受到挑战并会有所调整。这些区域性要素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影响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9.
阿富汗终于完成首次总统大选。阿富汗人民和各种政治力量渴望和平稳定以及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为新政府的执政奠定了基础。但新政府面临的国家重建和发展的任务艰巨,新的政党纷争和政治不稳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新政府面临的是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幅撤军后,阿富汗进入国家转型新阶段,安全、经济和政治领域均面临严峻挑战。阿富汗安全形势趋紧,经济发展陷入衰退,政治内耗严重及和解进程难以取得突破,对地区稳定产生深刻影响。美国鉴于阿富汗形势恶化及反恐作用上升,自去年以来放缓了撤军步伐。美国已为在阿富汗长期驻军做好准备,仍将继续主导阿富汗事务。中国积极支持阿富汗经济重建与政治和解,"一带一路"倡议亦与阿富汗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阿富汗希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助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面临区域内外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