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悦 《理论导刊》2001,(1):52-53
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从世纪环境破坏中认识到,任何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它不受道德约束的条件下,非常容易被滥用,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属于这种情况。于是人们提出,由于人类拥有巨大力量,因而必须对大自然承担责任。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以生态道德为理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西方学术界又称为环境伦理学,是由法国哲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施韦兹和英国环境学家A·莱奥波尔德创立的。他们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应作为伦理学的一项基本…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6)
环境伦理正是满足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需要,以求得人类生存环境共同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这是人类寻求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因此,应需对环境伦理的道德教育进行深化,应加快对环境伦理的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正确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生态审美观是随着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在史前时代,人类被动地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朦胧的;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有限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朴素的;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无以复加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呈现出无视生态的绝对理念倾向;在现代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符合生态整体发展的要求,具有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铁凤 《瞭望》1992,(21)
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破坏严重,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就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展开讨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这次大会。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的状况及其原因、人类应如何保护环境、各国对环保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以及应该采取的态度,本刊组织了这个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张晓春 《学理论》2009,(30):81-81
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的物质消费需求无节制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生产系统遭到破坏而严重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而难以为继。传统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引下的发展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客观上要求新的伦理观念的产生,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呼之欲出。与传统伦理相比较。它把伦理道德范围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范围.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世界观、价值观、平等观等方面都有所超越.并赋予了这些范畴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发展引发的生态失衡、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经营价值观,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态消费是一种平衡人类生存环境里各种构成关系的消费方式,它使人类的需求不因向自然界或社会的索取、消耗而破坏生态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目前我国的产业类型及产业结构还不能满足生态消费理念的要求,通过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来维护、建设生态化的产业环境势在必行。在生态消费需求的视角下,分析了生态产业发展应有的要素条件和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提出通过生态消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态消费、以自主创新推动生态发展以及建立生态消费的保障机制等措施,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建设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使人类必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就产生了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建设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我国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不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要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没有生态系统的“十月怀胎” ,就没有人类 ;没有生态系统的无私孕育 ,产生了的人类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没有生态系统的逐步优化和良性循环 ,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一句话 ,生态系统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 ,着力优化生态系统 ,理应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经济压倒一切甚至经济就是一切的狂热 ,直接导源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片面认识 ;而“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理论则是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 ,因而生态必须无条件优先的立论基础。以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无可挽回的生态代价换取的所谓“繁荣” ,实际上不过是对人类社会釜底抽薪式的破坏而已。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农村环境主要是生活于农村的居民在与外部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而农村环境问题则是指人们在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探讨农村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无论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繁荣稳定,还是对于农民的安居乐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52)
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颖认为,在新世纪环境问题将前所未有地全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21世纪将是人类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决战的世纪。在世纪之交的时刻,来自全球的环境消息不能不使人们对新世纪环境的未来与发展深深的忧虑。科学家指出,人类40%的死亡病例可归咎于环境恶化。而正在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激素问题,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殖和遗传。今后25年世界将发生更为严重的淡水危机。到2025年环境难民将比现在增加4倍。估计到周世纪后半叶,将有1/3至2/3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有人预测,人类正…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  相似文献   

13.
印度洋大海啸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抗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人与自然,以谁为本?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向自然索取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日益先进,但与此同时给自然造成的环境破坏也与日俱增,严重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协调机能。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遭受毁灭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命线不久也将脱落。面对此种境况,我们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当把自然仅仅置于一个被奴役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使自然与人类和睦相处,协调发展,这样人类社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类为中心的“浅生态学”,在促进物质财富巨大增长的同时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极度破坏,在此背景下,全球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促发了“深层生态”学思想的生成,“深生态学”主张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追求“自我实现”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最高准则。在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应努力建设深生态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效的环境治理需要高质量的环境信息与有力的保障制度提供支撑。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与技术、规范取向三大具体要素入手,对中央层面出台的83份环境政策文本与法规进行量化分析,勾勒我国环境信息质量保障制度的整体图景和演进脉络,以期对未来我国环境信息质量保障制度改进方向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世界遗产这一大自然造化和人类文明创造中的精华,日益受到严重威胁甚至破坏.对世界遗产遭受威胁和破坏的因素(尤其人为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守护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话语系统,其鲜活的话语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识。既是对当前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冲击、破坏的暗示,也是对中国文学应如何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寻求合理和合适支点进行的一次重新打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4)
生态危机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结出的恶果。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今往古来"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古代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又与生态伦理学相关的一个论题。在这个观点中,老子第一次将"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提出来,倡导人类应效法天地万物,通过体悟自然之道而指导我们的行为。这种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与今天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维是契合的。对当今治理社会与环境问题有很大的指导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客二元对立"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是一种强调主客绝对对立之"外在关系"的分析性思维,也是一种强调主客体外在关系之"绝对对立"的机械论思维,还是一种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之价值取向的排它性思维,它的这些思维属性特征及其侧重点导向了人对自然的无情破坏。"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文明、人性、制度、科技等因素进行了全面渗透,催生了"反自然"的现代文明、"破坏自然"的现代人性和社会制度以及"反生态"的现代科技,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在思维路径的选择上,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缓解应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不足而谋求与"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之长处的辨证而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