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09,(11):43-43
前不久,在一次调研时听群众反映,当前在领导干部中存在一种现象,一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二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两情”干部。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今天,领导干部要防止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感情冷漠。  相似文献   

2.
来建强 《政府法制》2009,(10):14-14
福建省罗源县委、县政府不久前作出了对乘坐政府公车撞死撞伤群众后“见死不救”的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予以免职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在近一、二届县乡换届选举中,有些群众对选举比较冷淡。在选举问题调查中,我听到在选举第一线的同志诉道,选举工作难度大,选民对选举不大感兴趣,为保证上级所要求的参选率,迫使有的地方不得不对选民搞点“物质刺激”。在农村,向参选者发误工补贴,已很普遍。选举本来是公民重要的民主政治权利,何以成为一些人不关心的事和强制义务呢?  相似文献   

4.
扎西 《检察风云》2014,(15):8-10
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一个个大老虎随之落马,公众对身边的"苍蝇"失去了兴趣,但近年来,"苍蝇式"腐败已经呈现触目惊心的地步,即使连根本不是"官"的村级干部,贪腐情况不仅仅是面广,涉及的金额与一些高官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别拿村官不当干部"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时下,一些乡、村的个别基层干部为解决收粮催款、计划生育等农村工作中棘手问题,竟然利用当地行为不轨或劣迹斑斑的人充当“打手”,采取恫吓、殴打等非法手段威逼群众就范。这种“以恶解难”的做法,危害很大,必须坚决制止。其一,助长了有劣迹的人的嚣张气焰。那些劣迹斑斑的人法制观念淡薄,素质极差,让这些人充当“打手”,他们便以为怀揣“尚方宝剑”,愈加无法无天。长此以往,会闹得当地鸡犬不宁,甚至酿成恶性事件,破坏农村社会的稳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其二,严重损害政府和干部的形象。这些有劣迹的人可谓“臭名”在…  相似文献   

6.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然而,从古至今,也有一些人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如今更是屡见不鲜。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上对他们进行谴责。  相似文献   

7.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大凡官员都能 讲出一大套的道理。但是,在实际行动 中,有些官员正好相反,成了骑在人民头 上的"老爷",他们把群众的冷暖根本不 放在心上,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群 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其冷漠的程度令人 吃惊。而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官员冷 漠病"在官场大行其道,并呈蔓延之势。 正如一位领导干部总结的那样:现在不 少机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方法简单, 态度粗暴,办事不讲规则讲关系,"熟人 社会"现象风行,有利就干,无利就推,甚 至执法不公,以权谋私,凡此种种的冷漠 症,不下猛药,沉疴难愈。  相似文献   

8.
邓清波 《政府法制》2009,(19):27-27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3G门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81.3%的人认为“过轻”,只有11.1%的人认为“合适”.12%的人认为“过重”。仅6.4%的人表示“不清楚”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9.
非正常死亡事件在不少地方蔓延,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拷问着中国当下执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这是前不久发生在北京的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惨故事。一对下岗夫妇,妻子怀孕快要生产了,因为生活拮据,不敢到收费昂贵的大医院去。于是,丈夫借来一辆板车,拉着妻子到附近的一所兽医院找熟人接生。事有凑巧,妻子难产,兽医不敢处理,劝他们立刻到大医院,否则大人孩子都有生命危险。丈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韩家湾村有8个自然村组要拆迁,1700亩耕地要被征用,房屋在今年年初被限期拆除,政府没有出示征地手续,每亩25万元的征地款也未发放,冬天到了,安置房至今没有下落。村民为此上访过80多次,去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政协、市区政府,但事情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两名花季少女先后命丧出租屋内,案情惊人相似:凶手均为出租屋邻居,手段“冷酷”;案发时,其他邻居均听见了女孩的尖叫声、呼救声,而且“声音很大”,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冷漠,没有任何人采取任何行动。法律界人士认为,两起命案,一方面暴露了出租屋治安防范的薄弱,一方面也凸显了“出租屋邻居”的冷漠甚至冷酷。有人提出,对于“集体冷漠症”,光是道德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应对“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行为追责。  相似文献   

13.
徐峰 《人民法治》2020,(3):14-17
2020年2月4日凌晨,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发布通告,决定采取10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包括全市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进人可以营业的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一律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对举办或承办集体聚餐、参与聚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14.
据人民日报报道,“你觉得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吗?”记者问。“是的,我属于。”农民工这样回答,大学生、小商贩这样回答,甚至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金领”们也这样回答。“大学教授也是弱势群体”,“医生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在各种论坛里,有关弱势群体的帖子常常应者云集。  相似文献   

15.
助人为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基本的道德规范,然而近年来,屡屡出现受助者碰瓷,救人者成了肇事者的现象,让施助者寒心,让社会愤怒。这不只反应碰瓷者的道德品质问题,更反应出当今社会道德的冷漠,也折射出社会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道德良莠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和谐、民族的长久不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现象,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及时有效地解决对策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沈彬 《江淮法治》2011,(23):48-49
治愈“冷漠病”能靠严刑峻法吗?支持派找出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立法,比如《德国刑法典》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考录取的结束,又有众多学子升入新的学府,开始了新的学业;另一方面,因学业的结束,也使得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了校门,涌向了社会。 然而,面对高校收费的昂贵和大学生就业的奇难,近些年来,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及其子女对上学读书,乃至于“金榜题名”,已失去了兴趣;昔日的天之骄子,在他们的心目中,也没有了尊贵和荣耀。给他们带来的则是深深的困惑、无限的尴尬、茫然和无奈。在农民中间,“读书无用”——死灰复燃,悄然成风;辍学率——居高不下,与日俱增。这不能不引起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0,(8):4-6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那些涉嫌犯罪而被羁押的人,其权利状况构成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年以来一,发生在监所的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向我们展示出被羁押者极度令人堪忧的权利生态,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如何从个案中汇聚制度嬗变的力量,为这块短板的生长提供“微动力”,成为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19.
"集体冷漠症"成社会"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罗源县委、县政府不久前作出了对乘坐政府公车撞死撞伤群众后"见死不救"的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予以免职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新快报》报道,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透露说,广东实验中学高中校区投入政府借贷占了四成,相应的,高中四成的学位,都被拿来高价“出售”用于还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