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林梵 《江淮法治》2013,(11):52-52
多年来,以"年味儿"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和以"安全"为核心的限制措施,一直是民众关于春节期间到底应不应该燃放烟花爆竹争论的焦点。此前,虽然多个城市专门出台"禁放令"或者"限放令",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可我发现,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现在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除了"安全",大家更顾及的是空气质量,谁也不想在过年的时候,生活在暮霭的环境之中,不少朋友都说,使用电子鞭炮"年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过去,人们开始从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苏醒过来,理性地思考。细心的人发现,有关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再次成了热门话题。无论是媒体还是街谈巷议,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谈到这个话题,有两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必须要被提及。一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烟花爆竹确实给很多华人带来了节日的欢乐,这种文化特征甚至使得纽约、悉尼等世界大都会也特别许可华人燃放烟花爆竹;另一个事实是燃放烟花爆竹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据公安部的统计数字,今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达到7117起,占全部火灾的41%,比去年同期增长50.7%,火灾导致多人死亡。正是这两个事实,使中国社会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发生了激烈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不应禁放,而另一些人则坚决主张禁止这种习俗,双方的道理似乎都很充足,谁也无法说服谁。  相似文献   

3.
爆竹声中一岁除。今年春节,北京市的老百姓度过了一个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热闹红火的春节。据报道,春节期间北京没有出现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重大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这在一个禁放了十多年之久且人口超过1500万的特大城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兴奋和欣喜之余,我们不能忘记北京市政府为打造出真正的北京平安夜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用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首要的是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增强责任意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春节期间看望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的人员时说:“春节过后,要继续做好消防安全工…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清明节那天,我在小卖部买了一个25响"笛音雷"爆竹去"上坟",没注意看爆竹燃放说明,放爆竹时不小心炸伤右眼,花了一万多元医药费,还构成八级伤残。受伤期间不能做事不说,如今成了"右眼瞎",这对我的精神打击很大。爆竹上没有生产日期、厂名和厂址。请问,我能找小卖部的经销商赔吗,能赔偿我哪些损失?读者童可童可同志:你放爆竹受伤,因爆竹"三无",属不合格产品。小卖部销售不合格产品,有重大过错,应对你的人身损害承担相应责  相似文献   

5.
正机关带头取消团拜会,大量公车封存,公款送年礼被列入禁区;酒店包间回归"家庭饭桌",人情往来少点面子多些心意……春节期间,机关单位不比排场比清廉,众多家庭选择告别"舌尖上的浪费",廉洁、节俭成为马年新春的新风尚。是什么让干部群众的理念发生了如此变化?探源追因,不难发现,快速推动党风政风好转并深刻影响着社风民风的那一道道"禁令"。制度之笼越织越密2013年,对公款消费来说堪称"禁  相似文献   

6.
据说"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正在草拟-份全市性的"家政合同",其中有一个惹人注目的条款,就是"禁止保姆陪睡".对此,反对的声音很多,但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说"不该禁",另-类是说"禁不了".  相似文献   

7.
噼哩叭啦、噼哩叭啦……辞旧迎新,喜庆嫁娶,欢快的爆竹声,给贵阳市千家万户带来了无穷欢乐! 突然有一天,爆竹禁了。人们再也听不到震人心弦、撩人心痒的爆竹声了!这座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陷入了沉寂之中!几千年形成的民俗、欢乐、热闹……永远地消失了! 人们嗟叹、困惑——是啊,爆竹引起的伤害、火灾,确实触目惊心,但……  相似文献   

8.
辛鸣 《中国监察》2014,(2):22-22
正马年春节将至,就在此时,中央八项规定和《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再次给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们提了个醒:守好"廉关",过好"年关"。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日历来是检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关口",也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否抵得住诱惑的  相似文献   

9.
75%,这个普通的数据,堪称北京市民在蛇年春节期间收到的一份大礼。 北京市政府烟花办发布于大年初二的这项数据,事关蛇年除夕夜北京市民燃放烟花的情况。它指的是北京市六个城区今年清运的爆竹皮由上一年除夕的170余吨下降到43吨,75%就是两个数据之间的下降幅度。与爆竹皮数量同时下降的,还有烟花的销量和因燃放烟花而受伤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评估机制缺失,立法繁荣背后的危机 公交车超载,这一现象在全国各个城市中都很普遍,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超载率超过了100%、200%。但是,大多交警对公交车超载基本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某些规定在公交车上是不可能实施的,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虚文。《兰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已经颁布十几年了,但是,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放到全国的大环境里,  相似文献   

11.
于建嵘教授在春节期间发起的“微博打拐”,随着媒体和公安机关的介入,战果不断扩大。上周末,于建嵘及多位参与者又提出“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立法建议。于是,一些人士担心“禁童丐”会变成“全面禁讨”,甚至有学者认为“全面禁止儿童乞讨”剥夺了部分儿童的“乞讨权”、“生存权”。  相似文献   

12.
从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小切口入手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习俗,铜川市氛围尤其浓郁。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噪音扰民、大气污染等问题,引起社会各届高度重视,并强烈呼吁加大对烟花爆竹燃放监管力度。2018年春节,根据省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显示,大年三十、初一两天全省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这固然有天气原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肖敏 《法学杂志》2008,(1):125-127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各大城市几乎都颁行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令,可十多年来,收效甚微。现在,公众又以恢复民俗为由,要求解禁,表象原因是法律应顺从风俗、遵从民意,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基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这一期杂志出版之时,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开。人民代表正在代表人民为“十一五”规划等议题殚精竭虑。国家大计要规划,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这样“经营”民俗节日》一文中,民俗专家萧放“经营节日”的创见让我们的心海为之微澜。在这个因200多个城市“禁改限”而爆竹声声的春节刚过,他谈起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时提及“经营”二字,应该含有规划之意。萧放本人就参与了“祖国传统节日”课题调研,而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他所在的课题组提交的“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研报告”。在“…  相似文献   

15.
种植、贩卖、吸食毒品犯罪的特性及相互关系。解决毒品犯罪问题必须是"三禁并举"。"毒源在外"是中国毒品问题的最大特征,所以打击毒品犯罪的主要手段也就直接落在了禁贩和禁吸这两个环节上。禁贩中的有效措施是"双向堵源截流",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禁吸。禁贩、禁吸偏废任何一方面必定影响禁毒工作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允诺禁反言规则突破并补充了传统的"交易约因论",逐步发展成为英美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则。允诺禁反言规则具有特定的构成要件,同时与缔约过失责任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在对允诺禁反言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益借鉴将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乞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乐 《政治与法律》2004,1(4):34-39
近来各城市纷纷划定"禁讨区",并在划定的区域内限制行乞.规定一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是否有权划定"禁讨区"以及是否存在"乞讨权"等问题上争议日益增多.基于此,本文结合南京市近日颁布的通知并对各大城市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以法律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将乞讨行为分成为主动行乞行为与被动行乞行为,并将被动乞讨行为归结为"无受害人"行为;同时认为:设定"禁讨区"是一种合理的城市管理方式,以及并不存在着"乞讨权"这一所谓的宪法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没有呐喊,有的是冷静;没有躁动,有的是机智;不是电子游戏中的"一枪爆头",而是真实的一瞬生死……描写狙击战的电影《狙击手》在春节期间上映.该片借《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余威",再次让广大观众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所震憾,并从中学习和领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相似文献   

19.
某市一家自选商场为庆祝开业三周年举行重大庆典及酬宾活动。在庆祝大会上,该商场工作人员燃放爆竹时,爆竹突然改变飞行方向,将过路一未婚女青年田某的右眼炸伤。田其住院治疗两周后,信势基本痊愈,但在右眼眼角留下一道明显疤痕。事后,田某要求商场赔偿住院期间的医药费、误工费共计5260元,并要求商场给予5万元的精神赔偿。商场经理赵某声称:商场工作人员完全是按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燃放爆竹的,商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据悉,该商场燃放的爆竹是从本市一家烟花爆竹专卖店购得。该专卖店承认炸伤田某右眼的爆竹确系该店售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今年春节北京五环路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从傍晚六七点钟开始,北京的城区便爆竹声四起。这一天,由于受区域逆温、静风和大雾等因素影响,北京遭遇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天气,加剧了空中弥漫的呛人的火药味儿。但正是这种“味道”,让不少人感觉是那样的温馨,让他们找回了久违了的年味。第二天,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威数字显示,北京今年的“禁改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除夕到十五的16天中,北京没有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一起重大火灾,未发生一起致死、摘除眼球的情况。这个数字甚至少于禁放年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