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3.
吴明 《学习月刊》2012,(10):12-13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也是中日关系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年.纵观中日两周关系史,既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近代以来日本军周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史。中日两国互为一衣带水的邻邦.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关系有了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重要利益.中口政府和民间友好合作应为和平发展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赵丹 《理论学刊》2004,(6):84-86
战后初期日美所建立的日美安保体制随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发生了嬗变 ,冷战格局瓦解后质变为以日美军事联盟为核心、多边安全对话为补充、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新日美安保体制。从全球政治的广阔视角探讨该体制嬗变的原因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1周年纪念日,我们选发了几则《雷锋日记》。可能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也有人不这么看,据说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就挂着中国的普通战士雷锋的画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在雷锋身上当然也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然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那种伟大的精神。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也许你还会读出一些新意——比如他对讲话长短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9,(2):16-16
国务院正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深刻总结100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经90多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之一就是要正确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树恩 《党史纵横》2012,(11):54-56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由于在"反霸条款"存有分歧,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并不顺利。1978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日双方都有意推动旨在缔约的会谈。但是,就在中日缔约谈判准备再开之际,1978年4月中下旬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却使谈判险些夭折。此次事件在中日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但由于档案材料的相对缺少,其过程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搜集的材料,就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9.
吴珏 《湘潮》2008,(4):11-16
先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震敌胆,后在中日交往中谈笑风生、真诚感人。从抗日名将到中日友好事业的掘井人,王震,这位抗日战争期间声名显赫的三五九旅旅长,新中国成立后在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再创辉煌,为现代中日关系史留下了举世无双的佳话。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程序方面来说,台湾问题无疑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拥有对台的主权;从现实情况来说,台湾作为海岛,政治上独立于大陆多年。1895年至1945年台湾处于日本的控制下,和大陆分离达50年之久。1950年以后,台湾又处于美国海军的占领、保护之下。可以说,台湾问题既是冷战的产物,又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下来的麻烦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等原因,美国、日本在台均有战略和经济利益。台湾问题也是中美、中日之间,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三方面来概述两岸关系中的日本因素:日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日台关系的现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尧 《党史纵横》2012,(1):60-61
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在中日关系史上是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的二十多年里,中日之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广泛地展开了“半官半民”式的多渠道交流。这期间取得了四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缔结,如LT贸易的成立(1962年)、实现互派常驻记者(1964年)等。这一系列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为邦交正常化打下了不可或缺的民间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打新丰、攻句容、龚东湾,全歼延陵(贺甲)之敌,连敌皆捷,创造了新四军对日作战多个“首次”  相似文献   

13.
刘燕荣 《奋斗》2010,(4):60-61
<正>据说,世界读书日源起于勇士乔治屠龙救出公主、公主赠书以报的故事,可见古人将书籍看得是何等重要,有时甚至需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几千年来,读书从来就是我们获得精神滋养的最重要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中得到极大的教益和精神上的愉悦。文化的血脉,思想的精髓,文明的积累,道德的完善,都在绵延数千年的读书声中传承和发展,成为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14.
黄兆康  张春坦 《唯实》2009,(5):21-24
1927年2月,中共江浙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后被中央认定为中共江苏省首次代表大会。1929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两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江浙区委和中共江苏省委都是省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它们之间是“第一届与第二届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中共江浙区委党校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也是同一序列的先后关系,中共江浙区委党校的成立时间亦即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建校日。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党史博览》2006,(12):51-54
从国民党“王牌”新一军腹中脱颖而出;由“丛林之虎”美称的名将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对日作战,建功印缅战场。这一系列的“光环”,使新六军在国民党数百万军队中独树一帜,自诩为“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曾几何时,国民党新六军的战场对手变成人民解放军之后,“王牌军”变成了“豆腐军”;“天下无敌”沦为“天下无能”;“国军老大”最终命丧东北战场。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为每年的5月15日,由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一项决议中确立,旨在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内因和外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对日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提出了同日本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愿望,制定了对日外交的总方针和具体政策,为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易新涛 《党史文苑》2006,14(2):7-10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仅危及中华民族的危亡,也威胁着苏联的远东安全.苏联以此为界点,开始缓慢调整对华政策.一方面,从道义上谴责日本的侵略行经,同情中国抗战,积极恢复中苏邦交.另一方面,又重申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中立立场,寻求与日妥协.同时,抨击国民党,要求中共结成"下层统一战线",反蒋反帝,武装保卫苏联.这种政策的初步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中苏关系的发展,鼓舞了中国的局部抗战,也给中国民族自卫战争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仅危及中华民族的危亡,也威胁着苏联的远东安全。苏联以此为界点,开始缓慢调整对华政策。一方面,从道义上谴责日本的侵略行经,同情中国抗战,积极恢复中苏邦交。另一方面,又重申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中立立场,寻求与日妥协。同时,抨击国民党,要求中共结成“下层统一战线”,反蒋反帝,武装保卫苏联。这种政策的初步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中苏关系的发展,鼓舞了中国的局部抗战,也给中国民族自卫战争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林晓光 《党史纵横》2004,(10):47-47
《中 共 中 央 关 于 对 日 政 策 和 对 日 活 动 的 方 针 和 计 划 》 是 迄 今 为 止 唯一 一 份 由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讨 论 并 通 过 的 有 关 对 日 政 策 的 成 文 文 献 。该 文献 全 面 涉 及 中 日 关 系 各 个 方 面 ,并 提 出 了 政 策 、原 则 、方 针 和 具 体 工 作 计划 、有 关 对 日 政 策 。 那 么 这 份 文 献 是 如 何 出 台 的 呢 ? 20世 纪50年 代 中期 , 中国 政 府 根 据国 际 环 境和 中 日 关 系的 现 实 状况 ,在 对 日 工 作 的 实 践 中 逐 渐 形 成 了 不 成 文 的 对 日 工 作 总 方 针 ,即 :把 广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