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廷 《美国研究》2007,21(3):149-158
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一直是美国学界和政界有争议的话题。有学者甚至断言,由于违反民主原则,最高法院会因行使司法审查权而被美国人民最终抛弃。①对此,美国著名宪法学者伯纳德.施瓦茨(1923~1997)在其著作《美国最高法院史》一书中,以历史笔法和法律现实主义态度取代了法理分析,重现最高法院200多年的司法之旅,通过对不同时期最高法院工作与生活的对比,有力地证明最高法院是一个政治机构,司法审查权作为改革工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合法性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一司法审查权的起源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②确立…  相似文献   

2.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1,15(2):87-98
美国的州权是美国早期宪政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最集中地体现在联邦法令废止权(nullification)这一州主权论中.联邦法令废止权在1798年的<肯塔基决议案>和<弗吉尼亚决议案>中初露端倪,并在1832年的<南卡罗来纳废止联邦法令公告>中发展成型.前两个决议案和后面的公告所依据的理论根据、所倡导的否决国会立法的方式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着差别.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它们与美国宪法及宪法实践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联邦制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政治运行和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邦权与州权的消长变化是了解美国政治和国内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视角。奥巴马执政以来,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美国面临的一些国内政策关键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冲突加剧,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移民、教育、环保、选举权以及众多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等问题上。导致联邦权和州权冲突加剧的原因,除了宪法对联邦和州分权规定的模糊性、州议会的立法特点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外,奥巴马政府的联邦制政策、州政治的变化、两党政治极化所导致的国会立法和政策制定僵局及其对州政治的影响是主要的原因。联邦权和州权冲突加剧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使美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呈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联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在六十多年的长期社会实践中,经过艰难的历程和曲折的道路,人民的社会、经济保障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苏联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苏联人民应享有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保健权、社会瞻养权、住房权、享用文化成果权等等。本文就其构成、特点、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价值契合、功能适配与路径耦合的相融相通性。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的辩证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保持定力与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央总揽全局与地方谋划一域的辩证统一、发扬民主与科学集中的辩证统一这五大关系。将作为价值层次的民主转化为具体的程序和机制,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前提下,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发挥中国之治的显著制度优势,不断提升民主质量和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西方式代议制、普选制的民主实验往往以失败告终,它带来的不是人们向往的政治现代化与民主化,而是政党纷争和社会政治动乱。然而,并非所有国家的的实验都是失败的记录,新加坡迄今为此的实验,就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新加坡独特的社会、历史形成了一党独大的政党政治格局。新加坡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在推行代议制、普选制民主政治时能结合本国国情而不生搬硬套;金面、准确理解民主政治;有一个“好的政府”。代议制和普选制是人民行动党一种最佳统治形式,同时,还起着社会安全阀和政治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亚国家的学生运动主要有"民主学生运"、"爱国学生运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生运动"三种类型.大学生群体人数增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合法参与渠道的缺乏和中产阶级政治作为的不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学生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团体成为先进政治力量,学生运动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燕  王坤 《德国研究》2005,20(2):33-36
司法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司法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司法主体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笔者考察了一些当前德国司法上的劳动法案例,来透视德国"活"的司法文化,以期通过这样的努力,给我国当前的司法文化建设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奔 《中国政协》2020,(4):48-51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性质定位,彰显了政协这一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新使命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以实践协商民主为本质特征,人民政协能否体现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是衡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民主扩展论"是当前美国和西方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术理论之一.它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已出现,但受到众多理论家的推崇和追随却是90年代以后的事.近年来,伴随美国对其超级独霸地位的追逐,独家垄断对国际事务主宰权和以武力干涉别国国内事务的欲求几乎不可避免地成了它迫切而现实的需要.这种现实的需要促使美国国内的某些理论家去为这种欲求寻求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民主扩展论"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运而生.它所宣扬的核心论点是:"民主"和"自由"价值理念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需要靠美国等少数掌握了民主"真理"的国家以武力干涉其他国家国内事务的方式才能实现.本文通过对民主和自由最本质的价值内涵和当今世界最根本的国际政治现实因素的深入分析和对比,揭示了这种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价值的二律背反:它虽然在理论上以扩展"民主"和"自由"价值观的必要性为"依据",但它在本质意义上却走到了与民主和自由价值理念相悖的价值立场上--即以民主和自由的理性价值来为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非理性诉求辩护.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民主混合制,就是在民主制基础上混合其他政体要素的政体,这里的民主制不是代议制,而是古典意义上的民主,它是由人民掌握并行使主权的政体,是一种纯粹政体,在主权的派生权力上,则可以采用混合政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卢梭的政治权力分解为“主权”与“治权”,主权包括国家的最高所有权与最高治理权,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强调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使千百万劳动者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参加国家的管理”。为此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能保证国家与人民之间保持经常的联系,吸引千百万劳动群众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加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与社会公正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它主要表现为社会各阶层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平等地位。根据社会公正的原则,管理的政治体制与自治的社会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入发展,苏联社会自治的各种形式——苏维埃、党、各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劳动集体,正在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行使其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3.
张光 《美国研究》2003,17(3):105-120
华盛顿与林肯是两位最为美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尊崇的美国总统。本文以华盛顿的政治行为和同代人 (如杰斐逊 )的有关评论 ,以及现代史学家的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华盛顿历史英名的成因。华盛顿的崇高历史地位建立在他不恋权恋栈的政治选择之上。本文试图阐明 ,华盛顿之所以做出如此高风亮节的政治行为 ,是由他的个人人品和道德、美国的共和国制度及社会压力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何欣 《美国研究》2002,16(2):147-151
正如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的序言中所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现代化'突然变成一个最响亮的词,时代的最强音,并进入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时需要,在短短十来年间,现代化研究成为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大问题."①因此,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史学论著近年来出版了很多,又加之"当前中国现代化时期出现的是‘美国热'".所以,关于中美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美国现代化道路的论著,也相当引人注目,如李庆余教授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洪朝辉博士著《社会经济变迁的主题: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等.张少华博士的这本《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北京大学出版社),正适应了史学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新潮流,跳出了史学界一些学者"从政争、党争、民主与专制的角度"来研究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之争的框框,另辟蹊径,从现代化理论的新视角来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毅 《美国研究》2023,(1):35-57+5-6
美国最高法院1973年在“罗诉韦德”案中裁定妇女堕胎权受美国宪法保护,2022年在“多布斯”案中又宣布美国宪法根本没有规定妇女享有堕胎权。同一法院在两案中做出截然不同的判决,原因不是美国宪法相关条款被修订,而是最高法院大法官构成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守派人士逐渐替代了数位自由派大法官,至2020年则完全掌控了最高法院。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最高法院对诸多宪法条款做出了与前不同的解释,涉及领域包括竞选开支、公民投票权、宗教信仰和政教分离、枪支管制、政府监管以及堕胎权等,可以说是完成了一场相当全面的反自由主义的司法革命。根据美国宪法,非民选的司法部门应在一个总的民主框架的制衡下行使自己的权力,近些年来这种制衡力度有明显削弱趋势,出现了所谓“少数票法官”。一方面法院权力上升,另一方面对法院的制衡下降,这种情况已经而且将继续挑战美国现行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16.
美国霸权的逻辑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王缉思 《美国研究》2003,17(3):7-29
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思想基础。国内民主是这套简单划一的价值观的制度基础。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民主外延的扩大 ,扩大了美国价值观的社会适应性 ,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多数人的专制”。它逐渐超越了白人种族主义和基督新教的“天命观” ,在对外事务中演化成特殊形态的美国民族主义 ,造成了霸权思想的膨胀。美国人在追求民族私利的时候很少有道德顾忌 ,充满自以为是的领袖欲望。同时 ,在美国的权力制衡、决策机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 ,仍然存在着某些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营销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从商业营销的角度对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和指导.由于民主政治渐趋成为金钱政治,美国政治成为专家和精英人物垄断的事务,降低了选民的参与热情.政治营销的兴起,标志着美国竞选模式从政党政治模式向候选人中心模式转变,它对美国式民主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从民主发展的世界范围来看,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杜绝政治营销,而是如何把民众重新置于民主过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灿荣 《美国研究》2001,15(1):56-73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特别是市民社会与国家权力型态的关系的理论.接着,集中分析了美国市民社会与其政治民主的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市民社会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关系,主要揭示了美国市民社会的道德体系对其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所起的支撑作用;二是市民社会与美国政治参与的关系,尤其是社区层面的参与.最后,探讨了美国市民社会的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一个进程 ,它不是一个国家的一种主观选择 ,而是世界性的必由之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韩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经济与政治发展道路 ,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 ,而且比较顺利地推动了政治转型 ,建立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结构 ,保证了民主体制的正常运行。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流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与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变革。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动 ,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变更 ,又表现为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20.
"亚洲式民主":功能及其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洲式民主"是90年代以来引起广泛争议的重大国际学术问题.本文认为,"亚洲式民主"在东亚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双重功能,即既维持了政治稳定,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亚洲式民主"也日益暴露出局限性.文章最后指出,"亚洲式民主"可能是通向自由式民主的一种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