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李慧 《外交评论》2005,(1):109-111
外交学院2004年国际形势务虚会于2004年12月3日召开,共计5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者围绕着2004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以及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一、2004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与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与会者普遍认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2004年的国际形势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局面,突出的表现是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仍在继续,加剧了这一地区形势的不确定性。二是世界经济在总体繁荣…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16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七届第二次全国理事会在外交学院召开,国务委员、学会会长唐家璇出席并发表讲话。唐家璇深刻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并对国际关系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唐家璇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始终存在。大国关系呈现新的互动态势,中东、中亚、东北亚局势正在发生或酝酿新的变化。世界经济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发展和变化相互影响,使国际形势更加…  相似文献   

3.
2004年,国际安全形势仍然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特点,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与此同时,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也在发展,美国谋求单极世界霸权势头不减,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反弹强烈,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危及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使我国在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美国谋求单极世界霸权势头不减  2004年,美国因忙于国内大选和稳定伊拉克国内动荡的局势,注意力和力量的投放受到牵制,单边主义有所收敛。但其…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人民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下度过了不平凡的1997年。一年来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十分嚣张;世界的安全形势看好,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普遍降温,和谈与和解的趋头增强。然而,稳定中有不稳定,有些地区战乱频仍,有的国家重新出现混乱,天下并不太平;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但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我国的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遏制中国的策划仍接连不断。展望1998年,国际形势会在1997年的基础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一些热点地区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可能进一步降温,中东的巴以谈判可能取得一定进展,亚太地区仍然会维持发展与稳定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赵纪梅 《工会论坛》2003,9(2):78-79
冷战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形势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愈益明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的显著特点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 ,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全方位发展对外关系 ,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①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出现,使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发展、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处在这个时代潮流之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也发生了新变化,研究这些新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②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存在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20世纪后期,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社会主义也因苏联东欧剧变而遭受了严重挫折。在此情况下,一些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放弃了追求、改变了…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认为,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全世界正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有可能出现一个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新时期。但同时还必须看到,导致局势动荡、紧张的各种因素并未消失,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即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仍将是影响今后国际形势进程的两个全球性战略问题。这一论断对于认识当代的历史潮流和我国新时期外交的根本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和平崛起”与新安全观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已为和平崛起奠定了基础.和平崛起实际上是和平发展的继续.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和平崛起进程中,必须采用新安全观.加深新安全观的理解,对和平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观察国际形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处处从全局出发,抓住根本、突出重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证明邓小平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高科技蓬勃发展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等科学论断是完全“站得住的”。  相似文献   

10.
未来10年,将是全球经济重大的转型时期,世界格局曲折的过渡阶段,也是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各种发展模式深入调整的年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将使国际力量对比有新的消长,但西强东弱、北富南贫、一超多强的总体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单极与多极的较量、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是国际关系中的突出矛盾.美国将抓住“战略机遇期”谋求21世纪的霸主地位,其全球战略态势关乎未来国际形势的全局.总地看,世界和平大局可以维护,但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也在增多.我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需认真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协商,一致通过的行为准则。政协章程的修改是人民政协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一种要求,是坚持与时俱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党员干部进党校学习,目的是要通过集中学习,提高干部特别是新任副处、科级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形势,为南宁市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多做贡献。这期培训班,许多同志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也比较年轻,工作岗位变了,要求更高更严了,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也更加重了,对于如何为“官”行政,履行好职责,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 共同协商,一致通过的行为准则。政协章程的修改是人民政协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一种要求,是坚持与时 俱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建校50周年庆典。这既是全市党校系统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市党的建设事业的一件大事。枉此,受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车荣福同志的委托,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共南宁市委党校50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的党校全体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向一直以来为市委党校建设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莅临今天庆祝大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容,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新”字,有助于深化对其内涵的认识。这里的“新”主要是新农民,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居环境,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农民。  相似文献   

17.
从中央的精神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强化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另一方面是加大固本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的改变,要求人们树立和强化与之相应的新思维,最主要的就是发展思维、战略思维、科技思维、法治思维、素质思维。只有这些科学思维,才能抓住新常态的实质,科学引领和推进新常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当前,培育新型农民,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应对策。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科技教育,培育科技生产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和睦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培育守法诚信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先进理念教育,培育创新进步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更快地适应党委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学习为先,做有知识的人;以工作为本,做知职思为的人;以廉政为要,做慎行洁身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