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提高认识,找准问题,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加大培养力度,壮大新型农民队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点在“乡村”、重点在“村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从社会…  相似文献   

2.
农民素质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一个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因素,并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培育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进程和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宝亮 《新长征》2011,(3):48-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内的伟大的系统工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以广大的农民为本。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重要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表现为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转型的重点,也是难点。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怎样组织起来,建设新农村是当前的重点。因此,农民的组织能力建设,尤其是合作能力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要点。文章从农民合作的历史变迁梳理出农民合作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建议建设新农村要注重农民的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合作能力,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姜作培 《唯实》2007,(7):60-6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上,就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有效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坚持以农民为本,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把以农民为本原则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力求做出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着力点在那里,这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建设,千新万新,如果没有培育出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培育造就出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孟繁宏  刘志勇  马彦 《奋斗》2006,(9):46-47
建设好新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将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表明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  相似文献   

11.
伊犁河谷城镇化是河谷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在河谷城镇化发展中要超前做好区域规划,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坚持走特色立镇,特色兴镇之路,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伊宁市为核心构建大、中、小结构合理、产业协调的城市网络。同时积极创建霍尔果斯国际贸易城。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和教育、医疗、旅游休闲文化事业,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根本内容就是解决好少数人执政与多数人利益、权利的关系问题,保证政府公职人员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社会主义民主行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我们探索出了政府职能社会化、推行政府服务承诺、扩大行政参与、促进行政公开和加强社会监督等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十五”发展目标对我国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多重性要求,使人才问题异乎寻常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一点,对于一方面急需各方面人才投身经济与社会发展实践,另一方面又面临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窘境的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尤为如此。而人才问题的解决抑或人才战略的实施,首先涉及的是一个人才思维和人才观念的创新问题。鉴此,围绕人才思维的创新,相当程度上成为目前认识和探讨人才战略实施问题的突出内容,而这里所讲的创新,既包含了对于“人才”的思维创新,更包含了对于人“才”的思维创新,后者成为人才思维创新中特别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一、新世纪人才战略的本质是围绕人“才”展开的竞争在围绕人才战略展开的种种认识与探讨中,人、才是作为一个统一体整体化地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文章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瓣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能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的高度,探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强调指出:斯大林不能承认、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碍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实践;戈尔巴乔夫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否定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一味地同西方世界搞“一体化”,是为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策略效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关键在于不要从主观臆想中,而要从客观的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山西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等很多问题仍需要解决。“十一五”期间,山西新农村建设要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以加强农村社会竞争力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奠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韩国新村运动经历了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和社会自主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运动过程中政府主导向社会自主的角色转换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改造相结合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以运动的方式和对农业过度保护的倾向带来的不足也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山西工业经济增长特征和关键制约因素 ,提出了把山西建成“以基础原材料深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洁净能源生产和新兴服务业为主体 ,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力强 ,在我国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的新型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推进策略 ,目的是不断促进山西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文章简要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 ,就是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要求 ,加快政府管理的变革和流程的重组 ,并借助技术手段 ,达到为公众提供社会化综合服务的目的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拓展出了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