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资本所蕴涵的信任、互惠规范、横向交往网络同协商民主所体现的平等、参与、宽容等要素相一致.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为促进共同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和网络,能够很好沟通、平衡和发展协商民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团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为协商民主提供心理基础、运行机制以及参与渠道.这就需要认清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对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构建协商民主的公共领域、培育公民社会、激发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协商民主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两者间存在必然互动关系.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文章以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变革为背景,从理论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的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具体描述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向主动化、利益化、法制化、大众化、博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无形资本形式,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是其核心要素,与公共资源网络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并在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提供了社会信任基础、社会规范和秩序以及公民参与网络。因此,可以围绕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要素,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公共资源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4.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要求。公民参与程度是衡量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作为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于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公民与政府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政府和公民对公民参与的认识存在误区,公民组织发育不成熟,制度化的缺失,使得当前我国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严重不足,这就要求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完善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卫华 《求实》2008,(4):66-68
公民参与行政,一般是指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活动与行为,公民法律文化是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的法律文化基础.这里的公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身份、国籍,而是指与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共事务等实践品德的好公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推进行政民主、促进参与行政建设、提高公民参与行政的意识,不可能从传统法律文化汲取力量;必须注重公民法律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这既是公民参与行政的文化基础,也是推进我国参与行政建设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人民主权论为廉政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监督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公民参与廉政政策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着参与的渠道不足、公民参与的合法权利难以保障、公民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文化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治理,以使廉政政策执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公民社会与培育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社会资本同样也对公民社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黏合作用。因此,目前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公民的政策参与是在公民自治过程中起步的,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政府也已把公民参与作为政策工具,公民的政策参与方式多样化、效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参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得以拓展,但与西方国家公民参与的实践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借鉴他国的经验,我们要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培养公民资格与参与能力,使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把公民的政策参与推进到一个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实现社会安全的理想途径。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应急管理多元参与得以实现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普遍信任衰退、互惠规范亏空、关系网络脆弱等社会资本状况制约着应急管理多元参与的实现。鉴于此,在中国实现应急管理的多元参与,需要以提升社会信任、完善互惠规范和健全参与网络为主线,整合和改善社会资本总体状况,重点培育和发展应急与安全方面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但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参与主体非均衡、参与制度不完备、参与途径有限、参与信息非对称性和参与目的不一致等诸多不足.究其根源,是由于体制、参与机制和传统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遵循以下路径不断完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制: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有利于政治参与的文化氛围;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进程;改革公民政治参与方式,以实现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加大对社会的信息开放程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的机制,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团体和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资本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与治理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出现为解释和解决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从关系上看,两者相互关联,治理的形成必须以相应的社会资本为前提,社会资本的发展也受到治理水平的影响.但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存量和结构都还存在缺陷,要建立公民社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显然还有诸多现实的困难.所以,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契机,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的发展,逐步培育起公民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网络和互信的价值观,既是建构起治理型公共管理模式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资本与治理良性互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志 《理论学刊》2006,(7):90-9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与方式,以政策主体和客体双重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来表达自身利益和意愿的公民增值行为及其过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对于保证一个社会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提高政策的科学性,优化公共政策体系,建立公民与政府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并且随着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的途径和范围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扩展。虽然如此,由于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还比较低,一些现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已逐渐凸显出来。造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公共服务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提供了路径。政府作为公共权威的代表,需要通过相关路径选择发挥公民参与在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潘军训 《世纪桥》2011,(23):88-89
公共精神的强弱不仅构造着社会关系网络间的信任,而且也影响着民主政治发展。而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将阻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素质,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精神,从而不断累积民主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参与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公民参与必须具有自愿性、有效性,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还存在着任意性、非透明性以及公民参与的不平衡性等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公共政策的公示制度和有效的反方机制;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形成"善治"的社会治理理念,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利益整合、诚信与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依赖于丰富的社会资本。这主要体现在公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治理离不开社会规范与秩序。这就要求认清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对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资本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构建需要公民普遍具有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由于这些精神和意识产生的独立和自愿性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正是而这些正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客和基本要素.可以说服务型政府所具备的民本性、法治性、合作性等与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都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人与人关系中衍生而出,都包涵公民社会的基本要义,所以说两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不和谐现象背后无不与政府治理的不和谐有关.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看,公民参与对实现政府治理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实中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缺陷,当务之急就是要探寻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朝珠 《探索》2008,(2):66-68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民通过各种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由于网络环境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所以造成了政策制定参与主体间的不平等,以及参与主体极端化的态势等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20.
公民政策参与是现代民主社会公共政策过程的必要程序,其前提是公民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认知以及公共精神的培养。公民教育有助于加强公民的时代适应性、社会责任感、基本技能训练、公民关系的和谐度以及参与式公民文化的营造,因此包含着公民参与的意蕴,进而成为建构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转型期中国尚不成熟的公民教育不足以推动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的建构,如固有文化的模式、教育形式欠多元化、教育内容过于虚化以及公民缺乏主流的信仰;需要通过权利意识的培养、公民演说能力提升、公共精神植入等层面推进和完善未来的公民教育,使公民在拥有政策参与机会的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民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