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有序参与国家政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农民工有序参政的渠道有党派政治组织、政治代议组织、政治协商组织、阶层工会组织等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措施主要有:夯实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双轨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活动,创新加快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疏通农民工有序政治参政的方式与渠道,提高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有序拳政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出现与发展,彰显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发展。目前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出流动和边缘化的特点。农民工政治参与方式主要有制度性和实证性的两种分类。目前农民工政治参与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如制度、经济组织和内部因素如个人素质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应从环境、制度和个人能力等方面推动农民工政治参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团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单位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中观管理层次,是公民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农民工脱离乡村组织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显得非常尴尬。当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国家正式组织还远不能满足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需求,社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必不可少。因此,充分利用社会团体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组织桥梁作用,是当前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有序进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当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为了使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进行,从而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其政治参与的缺失会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统一战线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实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协调作用的途径,一是坚持以物质利益协调为中心,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二是搭建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民工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却面临诸多困境。农民工政治参与途径狭窄、缺乏制度和组织保障,以及农民工自身对政治参与的态度不积极,等等,都是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引起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农民工收入水平,加强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参与困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有增无减,这个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渴求着政治利益保障。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公明新区南村青年农民工的访谈调查,分析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政治参与认知能力不足、政治参与态度"依情况而定"和政治参与行为不积极。本文将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保障层面、个人意识层面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对策:完善农民工政治参与表达机制;建立主动型、服务型和友好型的城市社区服务机构;加强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充分结合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参与意愿,又具备了相当的政治参与能力。但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的分析发现,从参与渠道是否通畅、影响政治决策的程度和利益表达的实现程度三个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成本高、效能低,并因此削弱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农民工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其各项权益的重要保障。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制度的缺失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处于一种乡村的制度参与虚置和城市的非制度参与扩张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中,大部分文献关注农民工的制度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少有文献关注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现状。这种强调外部世界的研究路径忽视了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考察,从而导致我们无法从农民工自身角度解释农民工政治参与行为的内在逻辑。因而,有必要从实证角度考察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内部世界——政治效能感。调查数据显示,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均缺乏政治效能感。这些研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有的三种解释模式,即“素质论”、“城乡二元模式”和“理性选择论”。访谈记录显示,影响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关键因素是基层政治生态。农民工普遍认为基层政治生态带有“血缘”和“关系”的成分。在农民工眼中,村民自治已经发生“内卷”,由“村民自治”变为“村干部自治”、“村委会自治”。农民工的参与期望较高,表明他们期待一种文本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文章基于历史的分析和现实的考量提出了长期和短期两套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法制社会建设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既有赖于社会资本,也有赖于政治参与。本文采用2013年农民工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资本、政治参与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关系、组织和制度层面的社会资本均对农民工社会融合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制度性政治参与对社会融合主要产生积极影响,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主要是消极影响。解决农民工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多层次融合的复杂社会问题,政府必须优化社会政治生态,在制度体系框架内促进建立平等、包容的共通性社会资本,引导农民工有序进行制度性政治参与,消除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对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加强和促进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程度,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政治参与的状况,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走向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之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问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不强问题、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等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其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形成原因的探析,最后从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机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社会法制环境、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研究解决对策,以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提升社会民主化水平,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却面临着农民工参与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等诸多实际问题。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并完善相关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则是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目前,这一特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呈现出:政治参与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政治参与态度基本处于冷漠、政治参与能力感比较弱和政治参与意愿比较强的现状。究其原因是长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熏陶等诸多因素所致。当前,要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关键要从他们自身意识的改变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质是由“政治边缘人”转变为“政治中心人”的角色转变过程,然而,面临自身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低下、网络参与平台落后、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挑战与制约.为此,可以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素养,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加强网络政治平台建设、建立协同机制等来克服他们政治参与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是其融入城市的必要保障,当前影响他们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现代的政治文化,只有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培养其法制观念和塑造其独立的政治人格等,才能为他们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提供适宜的政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民工在整个社会中处于边缘性的地位,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政治生活方面。本文对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性的现状、后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一直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可以从提高就业能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考虑。政治参与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