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龙婧 《政府法制》2011,(24):14-16
每次走在太阳下时,李雪总会盯着影子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吗?”  相似文献   

2.
贪官到底是“聪明人”呢,还是“蠢人”?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少人对此都会有点儿犯难,甚至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回答得准确,却又不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李雪勤,李雪慧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反腐败斗争就一直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伴随着执掌政权的全过程。因此,新中国46年的历史,从一个侧面来说,也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腐败的历史。这部反腐败史,以“文化大革命”的结...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家月嫂公司竟然和它的一位老客户剑拔弩张、对簿公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被告李雪(化名)系原告青欣久久月嫂公司的客户,在使用过原告提供的月嫂梁兰(化名)的服务后,2007年5月,向自己的朋友张斌(化名)推荐了该月嫂。2007年10月,张斌因为月嫂工资问题与原告发生纠纷。被告李雪于2007年12月  相似文献   

5.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21):36-36
冯老头是我们这个小区里最著名的刚刚“崛起”的千万富翁,靠放“高利贷”发财,前一阵子,“宝写”代步,衣着鲜亮,瞧人多半鼻孔朝天。这几天好像蔫了,因为“崩盘”,所以避债不及。在棋牌室的角落里,老是拖着我要谈论与他的祖先“过从甚密”的孟尝君。  相似文献   

6.
纪东 《政府法制》2010,(4):33-33
1973年前后,周恩来三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而“四人帮”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周恩来进行了很密集的围攻。 我只有一次听到周恩来用了“国骂”。事情是关于到底林彪他们是“极左”还是“极右”?因为当时周恩来支持一个看法,就是认为林彪他们是“极左”,所以要清除“极左”势力。但是“四人帮”说林彪不是“极左”,是“极右”,反过来批评周恩来清除“极左”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为重返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营造一个温馨的绿色港湾,决不让他们再次“进宫”,去年10月,柳州市柳南区柳邕社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回归驿站”正式成立。在这个“同归驿站”里,有两名身份特殊的帮教员,因为他们曾经也是刑释解教人员中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8.
知道“宋岩”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她所领导的法院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命名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这在山东省也是惟一一家基层法院;更不是因为我们是老乡,而是在一次全国法院系统召开的会议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的题目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这个题目提到“传统”和“现代”这些词语,这是故意的,因为我希望突出“传统”和“现代”的比较。如果题目是“中国文化与西方人权观念”,那么它的重点便会很不同了,即变成“中国”和“西方”一个对比。本世纪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围绕依法治国作了重要谈话:——关于用“法制”还是“法治”,是经过再三斟酌的。虽然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相同。因为制度的“制”,只提到制度建设这个层面;而治理的“治”,就提到了治国的层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13,(10):27-28
李嘉健(主持人):今天让大家一起来谈谈公证业务的传统与创新。话题有些大,对于我们这些行业的年轻人,聊起来似乎有些困难.高度和深度都是不好把握的。但还是要“壮着胆子”聊一聊.因为我们来到这个行业就应当思考这个行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将会贯穿于我们今后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黄祺 《政府法制》2013,(31):38-39
本来是审贪官,却让风马牛不相及的中国科学院“恶心”了一把——近日,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涉嫌受贿受审。9月10日,张曙光在北京市二中院法庭上供述,他将受贿的巨款用于为参评院士做准备,因为这个事情“需要用钱”。  相似文献   

13.
寻找八仙桥     
“八仙故事”是中国民间流传较广的神话,起源于唐朝。上海以前也确实流传过“八仙”中的吕洞宾曾到过此地,八仙桥得名于“八仙”的说法。不过大多数上海人不相信这点。因为在唐代,今日“八仙桥”一带还是—块刚从海里涨起来、人迹稀少的滩地。那么,这个“八仙桥”之名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0,(8):11-12
在法治观察者的眼中,看守所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人权、政治文明状况,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立法、司法等情况”。正因为如此,频发的非正常死邙事件,更是将看守所这一传统封闭场所推至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1,(3):29-29
中国人民大学女大学生苏紫紫因为“裸”成名了。这个时代,敢“裸”的人不少,但苏紫紫胜在“裸”得坦然,她在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一丝不挂地坐在男记者的对面说,我可以坦然地看着你,你能吗?  相似文献   

16.
遭遇骗婚的北京青年张东没有想到,因为“新娘”的虚假身份,他竟然无法与这个欺骗自己钱财和感情的女人解除婚姻关系。面对一场离不了的婚,张东无奈之下将当地民政局告上法庭。然而,现有法律的缺失,确实有让张东抱着这个“结婚证”过一辈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很早就想写反腐题材,因为认识不少官员朋友,对官场生态比较熟悉,可一直没写。一方面是“十八大”前,各出版社不愿出这样的题材,而且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最多只能写到副局级贪官,军内不能写到将军,否则发表不了。这个“规矩”虽不见于任何条文,但现实就这么操作,大家都懂。另一方面,市面上“官场小说”很多,打着“揭露黑幕”的旗号,实际上粗制滥造,读者很反感,这给我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不想跟这个风。  相似文献   

18.
虎口脱险     
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成不变的日子,我们从来不过。”律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让我兴趣盎然,就是因为,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刺激,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挑战。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个职业还充满了诱惑,充满了陷阱,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职业原来还充满着现实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死缓翻案风     
朱洪林 《法治纵横》2011,(18):24-25
7月6日,当李昌奎案引发哗然之际,云南省高院副院长田成有坚定地回应公众质疑。“杀人偿命的陈旧观念要改改了,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可不到2个月时间,因为获得云南省高院再审并被判处死刑,这起被公众比喻为“赛家鑫”的案件,却以另一种“标杆”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0.
“独自”就意味着拒绝“同化”,崇尚精神的自由与独立。知识分子,这个名词曾被时代话语描绘成各种理想中的形象。当个体融入到整个集权的话语中时,个体的生存状态也渐渐淫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知识分子写自己的生活琐事,也和老百姓一样,因为大家同样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