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中国律师界,不管有多少受人关注的新闻人物,也不论有多少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都不能不提到这么一个人、一位曾经千里走单骑,只身闯重庆的律师。无论是在刚刚结束的李庄案件第二季,还是在如火如荼但结局不明的北海律师案中,其一言一行总是会成为新闻事件,其一举一动常常会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陈海 《政策》2002,(3):27-28
这一事件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基于这几年来,全国众多“民告官”的案件中,作为被告方的政府法定代表人几乎从来不会亲自出庭的现实。据统计,亲自出庭的政府法定代表人在全国不超过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文传会主委”苏俊宾主动,在国民党畏战的大氛围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众多媒体与名嘴谈论的话题。从新闻的传递者成为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苏俊宾一路走来,有他的风景,更有他的风采。苏俊宾出身桃园,2004年连宋败选后,苏以“蓝鹰战将”成员的身分,  相似文献   

4.
随便翻阅报刊,会发现不少有关廉政、秉公办事一类的“新闻”。如某地在粮食收购、棉花收购中不给农民打白条;某机关工作人员秉公执法,不循私情;某领导干部拒收贿赂若干次、拒绝公款宴请若千次等等。此类“新闻”见多了,总让人生出一些异样的感觉。 新闻界行家曾这样解释“新闻”的涵义:“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  相似文献   

5.
《山东人大工作》2008,(2):56-57
负面报道遭遇报道对象质疑,并非什么新闻,然而一如“西丰事件”那样极具戏剧性者,却着实少见。  相似文献   

6.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如皋殷红彬事件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敬老节来临之际,本期《观察》邀您一同探讨:该如何对待倒地老人?  相似文献   

7.
“黑律师”就是没有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资格,却仍然经常代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种“黑律师”和“土律师”频繁活动在法律服务市场。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在过去的一年内,县人民法院及有关法庭办理的2393起案件中,由“黑律师”和“土律师”代理的就有1278起,占53.4%。参与诉讼的代理人、辩护人共573名,而其中无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资格的就有473人,占82.5%。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是“私收案,高收费,收费不入账,收案不登记”(载10月29日《人民日报》)。“黑律师”和“土律师”的大量存在,受害的当然是诉讼当事人。所以现在很多…  相似文献   

8.
衍荣 《民主与法制》2008,(14):20-20
没有想到,实行了几十年的“商品粮”计划供应,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几乎在一夜之间悄然消失。这种“商品粮”时代的终结.曾令多少人喜极而泣啊!  相似文献   

9.
新闻链接广东立法严惩“欠薪逃匿”据新华社广州1月19日电,广东省人大常委会19日通过了《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对采取逃匿等方式拖欠工资,致使劳动者难以追偿其工资而引发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事件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则新闻令我们拍手称快,采用刑事立法惩治“欠薪逃匿”行为,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法律的应有之意。因为此前有调查显示,法律的缺位是导致珠三角地区一些不良老板频频“欠薪逃匿”的主要原因。如,仅东莞市2003年一年企业老板欠薪逃匿事件就在300起左右,2004年这种…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两会”是一座“新闻富矿”,也有人形容“两会”是新闻人的“阿里巴巴藏宝洞”,只有在亲历了“两会”报道之后,才会真正懂得这其中的含义和意味。的确,“两会”汇聚了全国和各地各条战线的精英.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新闻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时的精彩高论和献策建言,就像一座随时供记者发掘的新闻“宝藏”。但是要想真正有所收获,却并非顺手拈来那么简单,同是上会记者,采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却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两会”的新闻迭出,如会议车队避开繁华路段,也不再一路绿灯,而与社会车辆交替旅行等,引来好评如潮。今年的“两会”上,一些更“新”的新闻又让人如数家珍,目不暇接,全国人大会议比往年延长了时间,用来讨论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  相似文献   

12.
当前,“非典”肆虐,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种百年不遇的病魔。然而,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人所表现出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让人齿寒。媒体近下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着实让人不可理解,有的面对“非典”患采取推诿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使得“非典”患危害了社会,造成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有的则麻木不仁,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肠,似乎这种可怕的病魔从来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13.
石稼  李立 《台声》2006,(10):32-33
自施明德宣布9月9日为百万人“倒扁”静坐的开始日后,岛内外围绕“倒扁”与“挺扁”结果及影响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以陈水扁的流氓本性和对权力的极尽贪婪而言,无论施明德率领的百万民众静坐到何时,无论有多少人静坐,只要没有人、没有武装的力量把他从“总统”大位上强制赶下来,陈水扁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社会的悲哀。如倒扁不成,败在哪里呢?恐怕非单纯的“倒扁”事件和运动本身所能讲清楚的,要从台湾社会发展的根源上探询答案。其一,“历史悲情”和族群撕裂下形成的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是“倒扁”难成的根本原因。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报载,因武汉汉阳区各路口交通信号灯欠费已达6个月,日前汉阳供电公司下达“最后通牒”,如再不缴费,将予停电。读此新闻,心有疑惑,“红绿灯”本是公共设施,又非民企所有,公家怎么就会差这么一点电费钱呢?或说是财政没有把这笔钱列入预算。公车可以上路,公款请客可以报销……为何恰晗事关百姓生命安全的这点电费,就会无从开支呢?我看哪个环节“卡了”“忘了”,这板子就该狠打在那个部门领导的屁股上!  相似文献   

15.
“入世”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有关专家、学者对“入世”的种种可能作了预测。 1.什么行业会受影响?“入世”会对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如电子、电脑、金融、机械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国外的高新技术要进来,国外优质的服务要进来,必然会引起竞争。在这些行业,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弱势。 2.有多少人可以找  相似文献   

16.
三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员工”在广西向考生家长以换取北航录取通知书,否则就将考生退档为由索取巨款的“黑幕”,8月14日经央视《焦点访谈》披露后,引起舆论哗然,其中所暴露出的高校在招生中的种种弊病,发人深省。传承文明、塑造灵魂本是高校职责,身为中科院院士的北航校长李未已经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致歉,尽管李校长称,他希望这次所报道的事件是一个孤例,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多少人会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孤例呢?在中国,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头,许多事件的披露都意味着还有众多类似的事件未被发现。很显然,庞宏冰等人的所谓“个人行为”后面隐…  相似文献   

17.
据公安部公布: 2004年全国共发生 74,000起民间抗争事件,共有 376万人参与其中,比上年增长15%.类似这样的“群体性事件”,1993年有 8700起,1999年 32,000起,2000年 50,000起,2003年 58,000起,2004年骤升到 74,000起,是 1993年的 8.5倍.看到这些官方数字,我想敏感的人们必然会问:如此频繁的“群体性事件”,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警示?  相似文献   

18.
杨柳吐绿,杜鹃争艳,北京的春天今年来得格外早。象是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追赶着春天的脚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在首都隆重举行。这是一次求真务实的大会,一次跨越世纪的大会,是继党的十五大之后,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喜事。“两会”完成了她崇高的使命,已经落下帷幕,她台前的新闻,各大媒体作了全面翔实的报道,而它幕后的“英雄”,却鲜为人知,值得赞许。为了使“两会”能顺利召开,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让每一位代表、每一位委员行使好他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又有多少人度过了不眠之夜…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新华社披露,山体滑坡、矿难瞒报、塑化剂、速生鸡……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事故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多数地方选择“迅速表态”,然后冷处理,导致热点事件成了“烂尾新闻”。  相似文献   

20.
在百度敲人“吃空饷”三个字,有高达4.6万多条的相关信息,可见“吃空饷”事件绝非个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