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 《长白学刊》2014,(4):76-81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康菲漏油事件应当作为"重大环境事件",甚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进行环境应急处置,其应急组织体系应当由应急领导机关、应急协调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组构成。然而,康菲漏油事件发生后政府至今未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反而责令康菲公司自行处置漏油事件,最终导致漏油事件迟迟未能平息。康菲漏油事件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环境法的完善思考,还有环境应急法制的反思以及应急法制与常态法制之间协调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3,(14):44-45
2013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的一则新闻“山东长岛:砣矶岛附近海域再现油污”,再一次把被油污裹挟着的鱼虾和海边渔民们无助的眼神暴露在荧屏之中。此时,距离国家海洋局2月16日公告同意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在渤海实施复采作业刚刚两个月的时间。人们怀疑:是否是康菲复产的蓬莱19—3油田再次出现漏油?究竟这次渤海油污由何而来,国家海洋局有责任向全国人民交代明白。  相似文献   

3.
致远 《中国人大》2011,(16):6-6
2011年污染事故不断,远有中海油渤海湾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至今近三个月,溢油仍在持续。事故责任方康菲石油公司在国家海洋局多次提出措辞严厉的批评和整改的情况下,补救工作依然进展迟缓。合作伙伴中海油也极力推脱未尽到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4.
6月4日,中海油与康菲石油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漏油事故。然而,国家海洋局直到7月5日才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对于为什么时隔一个月后才通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解释说,这次漏油事故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采集、污染面积判  相似文献   

5.
铬渣污染、癌症村、康菲漏油、PM2.5……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这些词语频频见诸报端,给公众带来的危机感不亚于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院院长吕忠梅建议赋予公民环境权。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基本的生存权之一。在国际上,环境权是人权的一种,并且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已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6月~9月,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总溢油量达7000吨,污染海域近6200平方公里,影响范围涉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该事故被国务院调查组定性为"中国迄今最严重的海洋生态事故和漏油事故"。但是,这起"中国迄今最严重的海洋生态事故和漏油事故"并未引起有关方面"最高度"的重视和"最果断"的处理。事故发生后的4年中,尽管三省一市的许多相关人员和社会团体向司法、  相似文献   

7.
震惊世界的康菲漏油事故,造成了我国6200平方公里海水污染,对渤海地区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清污活动、责任追究、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善后工作。由于提起公益诉讼的相关主体难以明确,在损害赔偿上普通公民维权困难,凸显出我国海洋污染公益性救济机制的乏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海洋污染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认定及其顺位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刘慧 《人民论坛》2012,(26):114-115
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造成严重环境损害恶果,事故的解决措施苍白乏力,更让民众愤怒的是康菲态度傲慢。"傲慢"的背后是对中国法律的熟悉,更是对中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不完善和法律"软肋"的有恃无恐。文章基于康菲石油案,从法学的视角尝试解析康菲石油的"中国式傲慢"。  相似文献   

9.
原金 《小康》2012,(4):78-79
正渤海湾康菲石油泄漏事故中,农业部、中海油、康菲三家协商赔款10亿元,却没有受害渔民的参加。而山东烟台受害渔民还不在赔偿范围内,即便是辽宁和河北的渔民,能得到多少赔偿也是悬而未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一、施工索赔及其起因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是属于应由合同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或赔偿的权利要求。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规模大、工期长和技术复杂等特点,合同履行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这些风险中,有些是招标阶段发包人和承包人已予以考虑的因素,但还有很多则属于签约时双方无法合理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合同工程的施工阶段,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索赔和反索赔是经常发生的。在工程承包实践中,承包人的索赔范围…  相似文献   

11.
浅谈工程索赔工作朱仁芳,胡杏初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对工程索赔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正确,觉得向甲方提出索赔不好意思,甚至怕因此得罪甲方;企业内部管理与索赔工作要求有着一定差距;实施索赔的方法、程序及问题处理等也不够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2.
大家听说过保险索赔、工程索赔、医疗索赔、产品索赔等等.然而,就算是您见多识广.恐怕也很少听说过螵客向经营场所老板索赔的。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2013年初,江西省余江县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嫖客家人要求给予民事赔偿的案件。  相似文献   

13.
在任何合同和契约的关系中,索赔是一种必然存在的正常现象。对于合同关系的双方来讲,索赔既是维护双方合法利益的权利,也是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合法途径。特别是在建设工程施工领域,索赔更是普遍存在的。这既是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涉及因素多同时隐含许多未能预见而存在的可变因素等诸多特点决定的,也是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施工企业寻求风险均衡分摊的有效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施工企业要“追求利润”的原则下,也不能排除施工单位将索赔作为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外扩大利润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在工程索赔中…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04,(2):33-33
为加大黑龙江省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力度,日前,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宣布成立该省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38名省内资深律师及志愿者组成。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黑龙江省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和坚实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大论坛》2011,(12):36-38
康菲溢油事件善后处理远未结束,其将面临来自国家海洋局、环保公益组织、个人等提起的相关诉讼。此中,环保公益诉讼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借助民间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来打击污染破坏环境行为。是国外环境治理中的一个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因为民间公益社团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和利益中立性,在公益诉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站跌伤可以索赔吗? 问:我到四川省XX市办事,在汽车站乘车时,由于售票厅到候车厅的阶梯又窄又陡,我不慎从阶梯上摔下,造成左臂骨折。我可以向这个车站索赔吗?  相似文献   

17.
索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于施工单位,如何运用合同中明确的条款和潜在的条款为自己争取索赔的权利,有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赢亏,尤其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对索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施工单位的索赔种类、索赔程序及要求索赔时必须提供的证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8,(5):74-74
虽然分属不同行业,但中钢邢机和东航公司的天价索赔均旨在阻止人才流失。与飞行员动则几十万数百万的年薪比,5年总计4200元的保密津贴,年薪7万元的收入,却遭到60万元的离职索赔,称其为”史上最大索赔比“确实不为过。虽然企业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无可厚非,但如果依照的协议本身存在不公平,就很难服众。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加入WTO,国内建设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建筑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国工程索赔管理系统可以分为工程索赔的指标体系、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索赔档案系统、索赔管理系统和索赔程序系统。这五个子系统覆盖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职能单位间的关系。系统地研究并实现工程索赔管理的系统化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中,诉讼标的可以是海域所有权,索赔主体是国家;诉讼标的也可以是海洋环境权,索赔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公益诉讼。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体模糊、单一,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明确国家索赔的代表人,并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