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时,阆中3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受伤2717人。据统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4.17亿元,其中直接损失17亿元,间接损失7.17亿元,是南充市内因灾损失最重的县之一。作为灾区的基层民警,安天坤一直战斗在救灾的第一线。有灾情时,心系百姓。其实,安天坤时时都是百姓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11日至2月4日.湖北省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雨雪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据统计.灾害共造成湖北省17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因灾倒塌房屋4.67万户9.8万间.损坏房屋17.23万间。在取得抗雪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迅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灾后重建上来.集中力量扎实开展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全省共投入恢复重建资金12.1683亿元.经过县、市、省逐级检查验收.截至6月20日,全省因灾倒损房屋全部恢复和修缮,恢复重建竣工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登陆,重庆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四川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损失严重。据统计,8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2829.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11.9万人,因灾死亡661人,失踪168人;倒塌房屋25.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13.9亿元。  相似文献   

4.
齐瑜 《中国减灾》2004,(12):44-46
北京市自然灾害环境严峻,主要灾种有洪涝、干旱、冰雹、风沙、霜冻、大雪等气象灾害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为严重的是水、旱、雹等。以2003年为例,全市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64亿元,其中旱灾损失4.11亿元,风雹灾损失2.53亿元;至2004年2月底,全市因灾缺粮人口为45.07万人,其中需救济人口28.82万人,需救济口粮1.28万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自然灾害损失还在呈上升趋势。因此,把握灾害规律,建立灾害救济的长效机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数字     
《小康》2008,(3)
中国雨雪冰冻灾害已致107人死亡,损失逾1111亿元中国民政部披露,截至2月12日,今年中国遭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数字浙江     
275亿元受强台风“菲特”影响,全省874.2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近104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4人,倒塌房屋3.06万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一直强调,防灾比救灾更经济、更人道,也更有实效。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灾害防治工作方针,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将“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这意味着要将过去历年因灾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大约3%的份额减少一半。就全国而言,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亿元,若将因灾经济损失从3%减至1.5%,大约就是7073.46亿元,这是多么可观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4,(2):63-63
进入12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新疆、四川、贵州等省相继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3.07万人,成灾人口1.82万人,因灾死亡或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1万余人;倒塌房屋4300多间,损坏1.10万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9.
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关联度之高近年少见、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初步核定,这次灾害已造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浙江、四川等省(区)受灾严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1,(3):10-11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5年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达10.4万人,22.2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回首刚刚走过的2007年,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些许的沉重和警醒。在这一年里,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2007年我国自然灾害有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相似文献   

12.
6月3日晚9时许,河南省商丘市遭受特大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风力达到8至9级,局部达11级。此次雷雨暴风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遭受损失。据各县(市)区民政部门统计,截至6月6日8时30分,灾害造成小麦倒伏309.84万亩,受灾人口241.92万人,重灾乡镇70个,因灾死亡20人,86人重伤。城镇、乡村大面积停水停电,部分道路中断。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4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这是商丘有气象纪录以来最严重的天气灾害,也是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6,(8):F0002-F0002
6月以来,我国大江大河陆续进入主汛期、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发生了洪涝灾害,抗洪救灾形势十分严峻。截至2006年7月17日11时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923人死亡,失踪261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817.9亿元。  相似文献   

14.
徐娜 《中国减灾》2010,(6):F0002-F0002
5月31日至6月2日的强降雨造成广西20年一遇的大洪水。截至6月6日,暴雨已经造成广西9市45县(市、区)的305.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1人,紧急转移安置2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9.4亿元。广西全区上下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廖鸿  静波 《中国减灾》2004,(2):8-15
2003年我国自然灾害重于常年,灾种多、发生早、时间长、分布广、损失重。全年全国农作物受灾6002.3万公顷,其中成灾3891.1万公顷,绝收914.1万公顷;因灾死亡2161人,紧急转移安置707万人;倒塌房屋349.1万间,损坏717.5万间,因灾造成各项直接经济损失1887.8亿元,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非常低。主要灾害种类为雪灾。据统计,12月份全国受灾人口3.3万人,因灾死亡4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份灾情较轻,远轻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17.
3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雪灾和地震为主。截至3月31日统计,2006年3月全国受灾人口644.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万人,因灾死亡1人,失踪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30.6千公顷;倒塌房屋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6,(2):62-64
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较低,主要灾害种类为雪灾、地震和山体滑坡等。据统计,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52.1万人,因灾死亡3人,紧急转移安置18.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0千公顷;倒塌房屋0.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  相似文献   

19.
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较低,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雪灾和地震为主。据统计,2月份全国受灾人口529.6万人,因灾死亡14人,紧急转移安置2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56.8千公顷;倒塌房屋0.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0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7,(3):62-64
2007年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雪灾和山体滑坡灾害为主。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211.8万人.因灾死亡6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4.5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0.1千公顷;倒塌房屋0.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