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友》2006,(10)
帮扶中心: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职工维权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全省县以上地方工会对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实施了“三位一体”整合,使之成为了推进维权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六个一批:即建立一批再就业基地、兴办一批解困贸易市场、发展一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构、壮大一批送温暖基金、发展一批职工互助互济事业、帮助一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五大帮扶行动:即定向培训、寻岗推介、基地开发、自主创业、困难群体帮扶。  相似文献   

2.
赵云森 《时代风采》2013,(23):30-31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利用企业OA办公信息系统的有效平台,建立网络“职工电子书屋”,  相似文献   

3.
基层动态     
青岛铁路分局工会 第一责任人工作有成效青岛铁路分局工会 青岛铁路分局工会适应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切实负起对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是健全路局、分局、基层三级困难职工档案,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确保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二是做好贷款帮困工作,组织困难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工会干部与贷款职工建立“一帮一”责任制度,确保贷款一户,脱贫一户。三是坚持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四是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发展职工互济补充保险,及时做好新参加工作职工的入会和各项待遇的落实工作,充分发挥互助互济储金会对职工救急…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14,(7):23-24
多年来,中国第一汽车集闭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职工权益保障工作,搭建职工“成长关爱、生活关爱、权益关爱、人文关爱”平台,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广大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职工帮扶工作由工会独家负责向企业综合治理方向转变:由年终的临时性救助向终年长期化帮扶转变;由单一的扶危济困向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帮扶转变:由行政化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努力实现一汽帮扶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一汽自主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长清 《中国工运》2013,(12):34-35
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工会推出的“2+1”,职工书屋管理模式,即“职工书屋”、“职工读书角”两大实体书屋和“网上职工书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使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解决职工困难维护企业稳定戴民生近几年来,陕西兵器工会,把送温暖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不断推动送温暖工程走向深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各企业工会在广泛走访,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全面掌握困难职工的状...  相似文献   

7.
尹利君 《中国工运》2010,(12):10-11
河北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公司陶一矿工会围绕集团公司工会创建"三型六化"品牌工会的要求,在创建学习型工会、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工作中创新学习模式,设立职工“百家讲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职工书屋”,建立“微型图书馆”,为职工搭建了读书学习和成长成才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9,(7):59-59
湖南省株洲市总工会撰文,介绍该工会在构建社会化帮扶体系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的经验。一是帮扶与维权相结合,深化帮扶工作内涵。在服务对象上,面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不仅为困难职工服务,也为非困难职工群体服务。在服务内容上,由单纯的帮扶解困转变为帮扶解困和权益维护结合,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凡是职工所需,如困难帮扶、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助学救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9,(9):11-13
近年来,中铁五局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从行业和企业实际出发,着力构建“政治保证、职工建功、职工维权、职工保障、212会组织”五大体系,积极打造劳动竞赛、业余学校、民主管理、职工提案、“三工两拓展”、困难职工“三联系”、“三不让”承诺、“三送”慰问、  相似文献   

10.
工运一月大事1月1日—1月31日)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电贺湖南省职工扶贫基金会成立。贺电指出,建立职工扶贫基金会是“送温暖工程”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做好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工作,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中去。7日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07,(3):57-5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专题调研组在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部分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后提出,当前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低保标准太低,难以保证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二是低保门槛过高.致使有些困难职工长期进不了低保。三是地方政府提供的低保配套资金不到位。四是对“买断工龄”的职工医疗保险及失业职工“断保”问题重视不够。五是缺乏对困难职工的长效帮扶机制和稳定充足的帮扶基金。为此建议:1.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提高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低保资金注入力度,确保低保资金足额到位,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2.
渤海钻井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承担胜利油田油气勘 探任务。随着油田重组改制 和“减员增效”改革工作的不断 深入,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融为一体, 大部 分职工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有少数职工家庭由于各种 原因处于贫困线上。公司 组建以来,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的支 持下,努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强化帮困措施,建 立保障 机制,逐步实现了送温暖工程网络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使送 温暖工程真正起到了 稳定大局、聚人心、暖人心的作用,有 力地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保障机制,发挥“…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总工会以群体性、特殊性需求确定帮扶重点,以项目制、普惠制实施专项帮扶,以标准高、京卡发、覆盖全的运作方式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以社会化、多元化筹措帮扶资金,大力弘扬"企业帮助企业、家庭帮助家庭、职工帮助职工"的帮扶理念,在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同时不断向服务广大职工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4.
马华 《中国工运》2011,(2):57-57
一是举办“走进西宝高铁”、“秦川机床”、庆“五一劳动者之歌”等大型文艺演出:二是投资30余万元建立职工书屋示范点60个:三是建立职工文化激情广场,全市有25万职工热情参与;四是成立职工电影放映队等。  相似文献   

15.
刘永蜂 《工友》2008,(12):22-23
针对职工“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实际困境,十堰市总工会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及时成立了“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提出未来5年在全市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乡村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建设200家“职工书屋”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乐绍安 《工友》2010,(4):29-29
近年来,孝感市总工会狠抓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工作,使困难职工帮扶实现“三化”:帮扶组织网络化目前,全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工会外部已形成了相互衔接,共同运作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09,(2):21-21
自2008年1月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各地工会已将“职工书屋”建设作为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截至2008年底.由全总扶持建设的1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已经全部投入使用:由各地工会自建的“职工书屋”达到9868家.藏书总量累计1330.58万册,报刊2.75万份.音像制品16.78万张,电脑5221台.各级工会还为1000家全国示范点配备了3580余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3,(1):59-59
北兴农场何研、刘涛来稿,介绍了该场工会全力打造学习型、维权型、创新型、关爱型、活力型工会组织的经验。1.“学习型”工会提升职工素质。将“职工书屋”作为北兴农场工会立足提升职工素质.打造“学习型”工会的载体。努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2.“维权型”工会助推民主管理。努力推进“两个普遍”.创新开展非公企业建会和非职工劳动者人会工作.分别在休闲旅游业和出租车行业组建联合工会,  相似文献   

19.
工会十六大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推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活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沉下去,接地气,多了解实情,多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增进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工会工作活力和实效。作为企业工会,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整合各类帮扶资源,规范工会帮扶机制,打造困难职工帮扶体系”是企业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余明忠 《工友》2009,(8):24-25
黄石市总工会潘兰英维权热线自开通以来,为维护职工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困难职工的高度赞誉。受助困难职工想感谢“潘兰英热线”,但热线工作人员对于困难职工的谢意一概拒绝,困难职工只好以特殊的方式表达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