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美国 的房地产开发是地产与金融相合作,以金融运作为核心,形成一条横向价值链.构成以专业细分见长的“美国模式”。  相似文献   

2.
何玉红 《世纪桥》2009,(5):67-67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已经逐步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很多领域,其中也包括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房地产商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本文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房地产商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房地产开发可持续性发展的合理思路,对房地产开发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500年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再到美国,国家"霸权形态"从传统"领土殖民"形态,逐渐"羽化"成现代"金融殖民"形态。美国作为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霸主,金融殖民是其权霸护持的核心秘笈,金融霸权成为美国获取霸权红利的基石,霸权红利成为美国不劳而获的源泉。通过投资、贸易、债券、股市、期货、汇率、大宗商品,以及多如牛毛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等工具,美国从全球掘取霸权红利的途径五花八门,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十个主要途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个一连串事件,反映了美国住房金融市场一次信用链条上金融产品的全面收缩,它对美国房地产建筑行业、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事件对于中国保持警惕,防范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资金融通既是房地产交易的基础,也是困扰开发商和购房者的难题.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问题,没有房地产金融工具的参与是做不到的.房地产金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保持对房地产金融的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迅速向全球蔓延。世界著名的大银行倒闭,大保险公司濒临破产,房地产市场萧条,股市狂泻不止,投资者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在全球化时代,金融体系盘根错节,国际热钱流进流出,我国也必然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姚乐 《学习月刊》2011,(17):37-38
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投资房市和股市已是普遍现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似乎在推动着经济高速增长,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企业投资人都从中获利巨大。"用钱生钱"比做实业来得轻松和容易,许多实业家纷纷萌生退意,转而去做投资家,这种畸形的房地产投机所导致的后果,不仅制造着巨大的经济泡沫,也吞噬着社会经济的活力,加剧了中国实业的"空心化"。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蔚 《理论学刊》2007,(9):79-81
近一段时期以来,货币供应、银行贷款增速和储蓄存款均出现了增速,表明我国当前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既使我国当前面临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也使我国房地产领域和股市出现过热迹象。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缘于外汇储备近年来的激增,而外汇储备的激增又与我国多年来实行不当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收支政策密切相关。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应重新设定国际收支政策的目标,具体政策的调整应从适度调低出口退税率,逐步建立富有弹性的汇率决定机制及在数量、投向上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在金融稳定论坛(FSF)的基础上成立了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业的种种不稳健表现,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方面的一些监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11.
一、次贷危机的由来次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危机。美国经济在“9·11”恐怖袭击之后,曾一度陷入到增长停滞的状态。当时美联储以连续13次降息来促进经济的复苏,同时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这一系列的经济举措确实起到了作用,美国经济在经历两年的调整后,在2003年开始了新的增长周期。由于这一时期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加上美国利率水平较低,一些贷款机构为大量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购房贷款,甚至推出了“零首付”的抵押贷款方式,使购房消费不断升温。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开始显现,之后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连续17次加息。由于美国住房市场的急剧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随着无力还贷人数的增多,美国多家大的抵押贷款机构、对冲基金相继破产,股市暴跌,危机迅速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从国外房地产融资模式看我国房地产金融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勇 《世纪桥》2005,(3):96-97
房地产证券是上世纪60年代为适应西方先进国家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而设计的金融工具,并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实施。本文通过对国外房地产金融证券化进程和证券类别的分析比较,阐述了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证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这一相关市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长龙  齐燕铭 《求实》2005,(Z1):123
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不易分割、价格昂贵等特点,这使得房地产投资金额巨大,资产流动性差,容易引起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过度集中和形成资金缺口,因而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金融业的成长密切相关,而房地产投资基金又是房地产金融的重要内容,所以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会对我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复苏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目标,必须对其所面临的高通胀、房地产泡沫、流动性过剩等风险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及早防范。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学习月刊》2013,(13):13-13
房产税属于国际上具有通行性的税种,世界上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征收房产税,被视为市场经济的"必需品"。它们在征税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也兼顾了社会公平。一些国家具有典型意义的房产税征收制度,对中国推进房产税改革很有启迪。征税标准:不动产税,归在财产税项下,税基是房地产评估值的一定比例。目前美国的50个州都征收这项税收,各州美国:征税用于公共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17.
曾志勇 《学习月刊》2013,(10):20-21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的行业,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业的风险高度集中于商业银行。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基本正常发展的同时,非理性繁荣的苗头也有所显现,市场风险正在积聚,表现在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其中尤以"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为明显。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仅对银行自身的经营产生影响,而且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概述(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而来的是客户投诉的高速增长,商品房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房地产业是中国传统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迅速发展而又恰逢"全球金融危机"、"金融次贷危机""国家政策调控房地产"的今天,它们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客户如此巨大的诱惑和压力。只有创新客户理念,有效落实售后服务,才能占有先机,走在同行业的前列而优胜。  相似文献   

19.
杨斌 《探索》2012,(4):86-92
2012年欧元区17国经济预计将萎缩0.3%,希腊和西班牙将出现深度经济衰退。但是,2012年春季欧洲各国股市也同美国一样出现大幅反弹,这一方面反映出股市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同实体经济运行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脱节,另一方面反映出国际金融资本形成了新型高度垄断格局,能够操纵着全球股市设置陷阱进行统一布局,利用全球化形成的各国股市紧密联系拉开猎杀大网,觊觎和吞噬全球股民财富的能力和胃口空前扩张。尽管美欧经济实际上仍然处于严重的疲软状态,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迫切渴望发动金融战争掠夺财富并转嫁危机,无论各国经济状况好坏统统都被推入了股市泡沫陷阱。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金融也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文章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房地产信贷潜在的风险,提出如何加强房地产管理,防范化解银行信贷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