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夏蔚 《学习月刊》2009,(3):48-49
2009年元月2日起.51集电视连续剧《走西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作为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是继《乔家大院》之后,第二部反映晋商题材的央视开年好戏.这在央视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走西口》又被称为是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的姊妹篇。《学习月刊》杂志曾经品评过《乔家大院》和《闯关东》,如果不品一品《走西口》那将是一种遗憾。电视剧《走西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该剧很好地展现了晋商文化的历史长卷.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用一幅对联来概括这部电视剧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剧目,《伟大的转折》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荧屏内外掀起追剧的热潮,也被评论界誉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一部上乘之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1934年12月,寒气逼人,严寒浸骨。遭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中央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行进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历史的指针,拨至中国革命的这一危急关头。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解放大西南》系大型电视剧《解放》的第二部。如果说《解放》的政治视角主要放在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那么《解放大西南》就偏重于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抛弃国民党,这是由这段特殊的历史所决定的。这段历史也犹如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一个脱离人民的政权为什么会顷刻消亡,作为国家专政工具的军队,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为此,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电视剧《解放大西南》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著名诗人李瑛将一部长达3500行的长诗《我的中国》,作为生日礼物。郑重地献给我们神圣而伟大的祖国。这是他继《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个星座、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的盛大节日》等长诗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是一部我们时代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无论在思想情感的深度,还是在艺术形式的开拓上,都可圈可点。李瑛的诗情横以天地,纵以古今,思维闪耀,想象丰富,使这首长诗结构恢宏,气势浩大。当我们翻开《我的中国》的封面,就会看到作为主题曲的《献辞》,表达出一个…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果实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北京电视台播放了根据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钟鼓楼》。同许多观众的感受一样,我们认为这是一部颇富艺术特色的优秀电视剧。它宛如深秋香山的一片红叶,彩重色浓,富于意韵,给首都缤纷的电视屏幕增添了一抹诱人的光华。  相似文献   

6.
湖北电影制片厂最近把获得好评的话剧《同船过渡》改编成一部3集电视剧。原作者沈虹光自己改编,姜树森导演,两位老演员李仁堂和吕中主演。这部电视剧给荧屏增添了光彩。它的艺术特点是:贴近现实生活而又有巧妙的戏剧构思,情节紧凑而又意蕴深远,形象鲜明而又富有情趣,质朴自然而又使观众回味无穷。艺术家们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既感受到诗意,又发现了哲理,看似平淡却显示着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大胆创新──“五个一工程”1994年度获奖电视剧创作漫议杨志今以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为己任的电视剧创作,在走过最初的浮躁阶段之后,近年来,正向上档次、上水平的目标迈进。1994年的电视屏幕上,一批颇具思想内涵,富有艺术魅力又深为广...  相似文献   

8.
我怀着极大的欣喜之情,赏观了由孙明强和李宝林、毛玥三同志根据著名乡士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小说系列改编的14集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我认为《运河人家》的改编,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再创作。我为什么说《运河人家》的改编是成功的艺术再创作呢?理由有五:一、赏观《运河人家》,可以看出编剧对绍棠小说的选择是很有眼力的。众所周知,绍棠的小说甚丰,仅新时期创作出版的中篇小说就有30余部,长篇小说12部。但最能代表作家深刻的思想哲理、高洁的人伦道德和精湛的艺术货量的作用,要算是中篇小说《花街》、《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和…  相似文献   

9.
(一) 根据我国著名作家沙汀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一个秋天的晚上》,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电视剧创作中这种名著改编的做法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我以为对于我们的电视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46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即将开播,这是迄今为止在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最具气魄的一部电视剧。作为一个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看完这部片子感到欣慰的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结合得比较好。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所出现的重要人物都有所反映。至于剧中塑造的一大批女性形象,尽管多出于虚构,但增加了戏剧性和艺术性,似也还能接受。当然,这部电视剧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对这个电视剧应作如何评价,留给观众去评说,我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太平天国这场革命运动留  相似文献   

11.
一部历史电视剧,既要“矜庄严肃”,又要具有现实的启发性,还要富有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确实不易。可以说《总督张之洞》(中央电视台、湖北黄石电视台摄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从而给历史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那么,这部电视剧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 一是主题鲜明。该剧选取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于甲午战争前兴建汉阳铁厂的事件,揭示了张之洞办洋务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及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披阅前踪”,以利于  相似文献   

12.
胡兆才 《党史博览》2009,(7):41-42,48
根据吴强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后,许多观众对吴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吴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红日》是怎样产生的?出版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相似文献   

13.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期间,我的心情总是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作为一个特殊观众,我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剧中那个"白天讲《醉翁亭记》,晚上飞檐走壁"的地下党员王一民,是根据我的父亲李维民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创作的,而"王一民"是父亲诸多化名中的一个。前些年,我经常去哈尔滨、吉林等地,根据父亲当年的口述,到他生  相似文献   

15.
通俗电视剧的主要特点北京市近三年来,录制并播放了四部长篇电视连续剧,这就是《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皇城根》和《爱你没商量》(前三部剧的制作单位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后一部是北京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3)
<正>作为电视剧《毛泽东》的导演,从接到拍摄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激动不已。一个导演一生之中能有机会来拍摄这样一部作品,还有什么荣誉能比这更高呢!但同时我又深感责任重大,甚至有些惶恐和忐忑。毛泽东太伟大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毛泽东,相关的作品也很多,如何才能找准角度,客观公正并且不落俗套地展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堪称"伟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以下简称《于成龙》),以电视剧的独特艺术形式,详 尽而艺术地展现了清代“第一廉吏”、山西籍清官于成龙由广西罗城知县到两江总督20多年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越的风雨从政生涯。由梁枫等人编剧的《于成龙》是一部历史剧,它较好地处理了历史剧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 术真实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历史剧从本质上属于艺术范畴,是一种“戴着脚镣在舞台上跳 舞”的特殊艺术创造。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展开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叙述,以 使逝去的人物和故事鲜活生动起来,历史剧允许进行典型化塑…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赘婿》前段时间很火。这是部古装剧、穿越剧,说的是一名现代男性穿越到古代,辅佐娘子做大做强布匹生意,后来凭借智慧为国效力的故事。这部剧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搞笑、言情、励志,具有网络爽文的特点,又加入了电视剧常规的创作手段,整体看上去质量不错,算是给口碑越来越差的穿越剧扳回一局。另外,《赘婿》还特别能够对应当下社交媒体盛行的男女平权话题氛围,尤其是男主角宁毅进“男德学院”学习等情节的设置,制造了“性别倒错”带来的喜剧效果,由此也折射出从古至今,对女性的偏见确实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女记者的画外音》播出之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反映改革的好作品。这部电视剧取材及时,构思新颖,而且具有生动的纪实性。它通过一位关心改革、有见地、有激情的女记者对“双燕”衬衫厂的采访活动,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气的当代改革者的生活画  相似文献   

20.
陈晋 《新湘评论》2024,(2):61-62
<正>《问苍茫》这部电视剧从创作一开始,就是从问题入手的。创作有动机,才可能有创作激情和冲动。当初比较明确的考虑和想法是,《问苍茫》这部剧应该回答的问题是: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幼年时期?毛泽东在这个期间是怎样脱颖而出的?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这六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