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8年8月兴办第一家台资企业至1997年9月底,江苏省常州市已累计兴办台资企业484家,占全市三资企业的20%左右,总投资7.29亿美元,协议台资4.28亿美元。台资在常州利用外资结构中连续5年居第二位。主管经贸工作的常州市副市长杨大伟谈起台资企业的状况,显然觉得还在有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发挥亚欧大陆桥和港口优势,切实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投资,全市呈现引进台资速度快、项目多、经济效益好的新局面.据统计,1994年全市接待台胞638人,新批台资企业61家,总投资5487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2734万美元,累计台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天津以文化为魂、基层为根、青年为本,着力推动津台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年均赴台团组300余批、1500余人次,台胞来津交流约2000人次。津台交流呈现领域稳步扩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经贸交流硕果累累。截至2017年5月,天津市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351家,合同投资总额168亿美元,合同台资额112美元。台湾百大企业集团中有富士康科技、台玻、统一等40家企业在津落地生根,投资兴业,涉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晋台经济文化交往、交流日趋活跃的一年。截止11月份,山西省共签订台资项目合同15项,总投资6136.62万美元,合同台资5552.45万美元。其中新批台资企业10家,总投资1929.42美元,台胞投资1491.22万美元,全省对台贸易额2571万美元。为着力抓好吸引台商来晋投资,山西省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工作。去年8月中旬在中台办的直接帮助下,山西省邀请了30多家台湾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43人来晋参访考察。参访规模大、层次高,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电子、化工、机电、食品、印刷等行业。省委书记田成平等领导会见了台商并参…  相似文献   

5.
早在1988年,武汉市就成立了第一家台资企业.近两年台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武汉冒出、落根,每年以成倍的速度递增.迄今该市已有台资企业300多家,投资总额4.5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2.1亿美元.台湾已成为该市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随着“千岛湖事件”引起的风波逐步平息,台商又掀起了对武汉投资的新一轮热潮,每天来汉寻求投资机会的台胞络绎不绝.台商为何如此钟情武汉?独特的人文、经济和市场优势辛亥首义之都和抗战临时首都的光辉历史,对广大台湾同胞无疑具有某种亲合力.许多台胞到武汉来,首先要看的就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阅马场旧址.此外,名冠大江南北的黄鹤楼和音韵绵绝古今的琴台,更为江城平添了令人神往的文化情调.据粗略统计,来汉探亲、旅游和从事经贸活动的台胞迄今已逾20万人次.吸引台胞的是江城风情,而留住台湾投资者的则是武汉这座华中特大城市独有的经济和市场魅力.自清末张之洞督鄂兴办起一批洋务企业,武汉由规模仅次于上海的对外通商口岸又一跃而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武汉确定为中国的中心城市,“略于纽约、伦敦之大”.武汉所处的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位置,已  相似文献   

6.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是我国对台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目前,汉台关系呈良好发展的态势。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回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来汉探亲、旅游、经商、交流的台胞达70余万人次,台湾百大财团企业负责人多次来汉考察。赴台的武汉居民逾万人次。截至2005年10月,我市各类因公赴台人员达1300多人次,其中经贸团组占60%以上。台商在汉投资也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为止,武汉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台资企业720多家,投资总额约1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逾7亿美元,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回顾过去,武汉市对台工作走过…  相似文献   

7.
南通走笔     
艾平  修瑭 《台声》1995,(11)
在众多的台商和外商眼中,江苏省的南通市是一方极有吸引力的热土。仅就台商而言,截至今年6月,台胞在南通投资兴办的企业已突破400家,投资总额达5.7亿美元,注册资金超过3.97亿美元。而且,诚如南通副市长华保良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所说,南通市的对台经贸合作,一是数量增多。台资企业的数量在来这里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占第二位,已占全市外贸企业的近20%;二是规模扩大。台商投资规模由1992年平均每个项目60万美元扩大到现在的160万美元;三是领域拓宽。  相似文献   

8.
至1997年底,江西省的台胞投资企业已达837家,合同总投资额约13.8亿美元,合同台资额约8.65亿美元,仅去年,就引进合同台资项目81个,合同台资额约3.13亿美元,其中有的是上亿美元、上千万美元的大项目。它表明,赣台经济合作步子迅速加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两岸一家亲     
素有"地嘉人善"之美誉的嘉善县,是浙江境内一个有着38万人口的美丽县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05家,总投资20.59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06亿美元,今年1月至6月,又引进台资18家,总投资1.7亿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全县常住台商就有1100多人.是什么缘故使众多的台商聚焦嘉善,集聚嘉善,共奏发展的和谐曲?  相似文献   

10.
吴县市是江苏台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地区。据市台办副主任陆金水同志提供的情况,截至去年7月底,全年累计批准各类台资企业332家,已投产台资企业245家,总投资8.2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7.5亿美元。其中台湾“百大”富豪及上市(柜)公司投资的企业有11家,超千万美元的企业24家。记者本想采访一下吴县市对台工作情况,后经陆副主任  相似文献   

11.
李立 《两岸关系》2001,(4):50-51
最近,对台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一个亮点。记者看到,台商投资苏州已成燎原之势,台资企业到处呈现出生机一片。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台资企业有20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102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54亿美元。去年,苏州市吸引台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市新批台资企业428家,合同利用台资26.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4,(2)
新年过后,春节又到了.一年之际在于春.中国人古来习惯于在这时候盘算全年的事情.想来大陆投资的台商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元旦前后至春节期间,频频传来两岸经贸关系的新闻.大陆已成为台商在岛外投资的首选地区,他们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企业已达一两万家,协议金额有一百几十亿美元之多.同时,海峡两岸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经香港的间接贸易额去年大大突破了一百亿美元大关.本期发表的《携手结伴北京行,投向灯火繁华处》一文,介绍了北京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截至去年11月底,台胞在京直接投资额已达8.61亿美元;1—11月,北京批准台资企业459家,相当于1992年以前全市兴办台资企业的总和.去年,台湾排名前百家的大财团中,有一半以上本人或其代表到过北京,不少与北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管道.这是去年两岸整个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正淮安,作为全国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已形成了"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发展格局,是苏北首个台企破千家的地级市。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1275个,总投资181.5亿美元,协议台资93.2亿美元,到账台资58.4亿美元,可以说,台资经济在淮安外向型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台资企业引领的盐化新材料、电子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湖州对台经贸合作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创新观念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努力推动湖台经贸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近三年来,湖州全市新增台资项目15个,总投资2.13亿美元。其中,合同台资8848万美元,注册资金10145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742万美元。并新增3个新能源、新科技项目,3个精致农业项目,台资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所占比重加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湖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结果,特别是与湖州对台工作以  相似文献   

15.
正北仑区是宁波市台资企业密集区,累计注册台资企业650余家,总投资70多亿美元,常驻台商台胞千余人。近期,北仑开展"宣讲百名台商、走访百家台企、解决百件难题"活动,积极贯彻"31条措施",推动浙江省"76条惠台实施意见"和宁波市"惠台80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常德市现有去台人员3万多人,台属10多万人,是全省对台工作的重点市州之一。全市现有台资企业78家,合同利用台资3848.6万美元,实际到位台资3651.5万美  相似文献   

17.
郭晓晓 《台声》2005,(1):42-43
" 沪宁高速公路堵车,全球电脑缺货。" 这是 一位台商的玩笑话,但从中也看到了苏州IT产业在 世界电子信息业中所处的重要位置,苏州已成为台 湾同胞在祖国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据统 计,自从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苏州落户,到 目前,台资企业已达4000多家,总投资200多亿 美元,注册台资100 多亿美元。 从全市引进台资的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 个特点:(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台湾百大富 豪和上市公司中有116家在苏州投资兴办了225个 项目,平均协议台资额达2435万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有417个,3000万美 元以上的有6…  相似文献   

18.
徐雪娟 《今日浙江》2006,(18):35-36
千余名台商云集嘉善置家创业,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迷恋这块土地素有“地嘉人善”之美誉的嘉善县,是浙江境内一个有着38万人口的美丽县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05家,总投资20.59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06亿美元,今年1月至6月,又引进台资18家,总投资1.7亿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全县常住台商就有1100多人。是什么缘故使众多的台商聚焦嘉善,集聚嘉善,共奏发展的和谐曲?董事长的三轮车“情结”1995年,嘉善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引进总投资1.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济南与台湾之间在经贸往来、交往交流等各项事业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6万多人次台胞来济南探亲、旅游和进行各种交往,尤其是许多济南籍的台胞纷纷到家乡投资,并取得较丰厚的回报。截止1996年底。济南市共批准台胞投资项目300余家(其中建成项目近200家),合同利用台资1亿多美元。台商来济投资的领域广泛,涉及轻工、机械、纺织、建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投资广州市的台商迅速增多,从1985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增城之后,到去年底,全市台资企业已近900家,协议投资总额15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11亿多美元。 尽管自去年5月李登辉访美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但穗台两地的人缘和经济的合作仍然得到延续和发展,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