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滨 《瞭望》2003,(26)
中国打黑除恶大揭底 黑恶犯罪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心腹大患。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公安机关近两年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600余个,挖出“保护伞”近千人……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6,(49)
自今年2月22日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公、检、法、司密切配合,一批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恶势力土崩瓦解。在过去的9个月里,各有关部门在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发展。中纪委、监察部下发《关于积极支持和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2)
我国刑法关于涉黑犯罪的条款,是在1997年刑法修改后新增加的罪名条款——第294条。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在各地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我国涉黑犯罪依法量刑的司法解释。其中重点规定了涉黑犯罪的四条标准,即是否称霸一方、是否存在严  相似文献   

4.
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自2000年12月11日起,已经开展一年半了,在此期间,各地相继查获了一大批横行城乡、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分析显示,黑恶犯罪对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侵害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5.
于滨  孟微 《瞭望》2006,(35)
把打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作为这次专项斗争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把打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与加强政权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义的种子     
全国劳模、杭州市人大代表郑智纯,因为反映道路质量问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竟至于元旦佳节流落在外,一晃儿在外面过了近10天。而就在元旦这天,在他不敢回家的情况下,他的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被免掉。 一位干了20年刑警、现在是地方公安局打黑办副主任的干警说:“从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我们恪  相似文献   

7.
于阳 《理论探索》2020,(5):22-30
当前惩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面临严峻形势,黑恶势力犯罪呈现出犯罪活动日趋隐蔽化、犯罪手段日益"合法化"和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鲜明特点,客观上促成由"打黑除恶"向扫黑除恶的理性抉择与现实嬗变。扫黑除恶之政策优化体现为坚持法治思维、灵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厘清涉黑涉恶主体与行为的法律界限等三个层面。扫黑除恶之方式提升需要实现有别于"打黑除恶"的刑事政策转向,具体包括:始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要做到扫黑"零容忍",又要实现程序的正当控制;着力实现刚性刑事政策与社会力量运用的统一,实现"专治"与"共治"的有益组合;推进反腐败工作走向纵深化,逐步实现扫黑除恶与反腐败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地方黑恶势力 权金化的趋势,侵蚀了基层政权,必须高度重视, 严厉打击《瞭望》新闻周刊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自2006年2月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857起,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起诉821起,打掉恶势力9662个;法院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9.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后,武警总部紧急部署、挥师出征,备部队利剑出鞘、重拳出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彻底摧毁了数百个黑恶团伙,依法惩治了数千名犯罪分子.狠狠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在各地“打黑除恶”的战场上,武警部队每天都有数十万名官兵上一线、打头阵,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捕歼战斗。 ●铲除黑恶,任重道远。武警精锐部队、特警部队、特战分队苦练硬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哪里有黑恶势力,就冲向哪里,坚决进行毁灭性打击,还人民安宁,还社会稳定,保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由弱转黑隐含哪些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部门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发期,中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的打黑除恶工作,目前并没有画上句号,打击黑恶犯罪势力的力度将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11.
有组织犯罪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产物,从近代中国开始我国有组织犯罪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以及再生的嬗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黑恶势力为代表的有组织犯罪不仅死灰复燃而且发展势头凶猛,严重危害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我国已建立了基本的打击与预防有组织犯罪法律制度,但是还很不系统、不完整和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长效治理有组织犯罪的需要。当前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以贯彻《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为契机,借鉴国内外立法的经验,通过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反有组织犯罪法》,完善打击与预防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制度,确立扫黑除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反有组织犯罪法》应坚持系统、科学、规范的原则,分别从法律术语、有组织犯罪集团及行为特征、体制机制和程序措施、预防手段、国际合作等方面健全我国打击与预防有组织犯罪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打黑除恶可以赢得民心,有黑不打将失去群众——这是自2000年全国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各地政法干部最深切的感受。打击黑恶势力,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13.
于滨 《瞭望》2006,(36)
目前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继本世纪头两年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之后,党中央又一次作出的稳定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决策。当前,各级政法机关摧毁了一批黑恶势力,挖出了一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加之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以及境外犯罪分子的渗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诱发,黑恶势力仍在不断滋生蔓延,并且日益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下半年以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针对重庆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领导下,重庆警方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截至目前,共立案侦办涉黑恶犯罪团伙551个,抓获涉案人员7723人,破获刑案6452起,破获公安部在“账”命案1914起(含历年积案616起),抓获杀人犯1329人,追缴黑恶资产及罚金156.5亿元,打掉原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彭长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瞍等黑恶势力“保护伞”103名,取得了打黑和反腐的双重胜利。2010年重庆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中排名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城市,受到海内外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5.
王忠国 《行政论坛》2010,17(3):40-43
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说明我国行政不作为存在于执法、监管等各个环节,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的严重问题。行政不作为的危害表现为:影响社会稳定,降低政府威信,制约政府职能运行和干扰责任政府作用发挥。其成因是:行政体制上——行政执法等部门利益驱动;干部制度上——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问责机制上——行政问责制不规范;社会监督上——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参与度不够。治理行政不作为的路径: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规范行政问责制和加大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参与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47)
《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 由于法律、管理、保障、工作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我国“打黑除恶”工作面临十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而且刑法对黑恶犯罪量刑过轻。公安、检察、法院对黑恶犯罪团伙案件的证据认定、案件定性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处罚过宽,许多犯罪成员仅以个案予以认定,根本谈不上从严从重打击,客观上助长了黑恶势力的气焰,影响了对黑恶犯罪的打击力度。此外,我国法律对证人的保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严格打黑除恶问责制,对办案不力的单位负责人予以严肃查处;去年对数名办案不力的县市公安局局长、副局长进行了调岗处理去年8月,湖北省打黑办组织专人到某县暗访,发现了三个重大恶势力团伙,立即下发“督办通知”,要求限时打掉。然而该县公安局的答复却是当地没有恶势力团伙。有关部门调查后,果断将该县公安局局长撤职,勒令主管打黑的副局长辞职。  相似文献   

18.
什么打黑除恶,不就是运动来了么,我封曼挺身而出!重庆赫赫有名的涉黑犯罪团伙头目封曼,在看守所狂妄地对记者说。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记者在各地采访中,负责打黑的民警们自己都能置生死于不顾,但对家人生命安全遭受到的威胁,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锐不可当的“打黑除恶”严峻的专项斗争,各地陆续破获了一个又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刑事犯罪团伙。沈阳的刘涌,陕西的董天运,广西百色的周寿南……等等黑帮老大,已纷纷落网。百姓额手称庆,人心大快!由衷欢呼:打得好! 引入注目的是刘涌的弟弟刘深,是沈阳市公安局一个区分局的刑警大队的探长,刘涌的同学铁哥儿们朱赤,是这个大队的副大队长。刘涌还是沈阳市和平区的人大代表,他管前主工慕绥新叫“大哥”。陕西富平董天运的保护伞是这个县的公安局长丁叔亮,副局长陈文忠、惠夏志和杨耀。百色的周寿南等在澳门大肆抢劫三次之后。逃回藏匿于该市达八年之久;他们开了十个赌场和桑拿中心。周的保护伞就是百色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日前来到广西合山市的打黑公捕大会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群众书写的大幅对联:“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保驾护航促进经济发展”。据广西省公安厅的资料显示:截至4月底,广西警方已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88个,涉案人员逾千人,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