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危机与东亚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次金融危机不仅肆虐美国,而且已急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经济危机。被称为百年一次的这次危机给予了包括欧洲、亚洲在内的世界经济很大的打击。由于美国等主要国家采取了紧急对策,世界经济目前已摆脱一时的恐慌,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经济经过1978-1981年的“石油繁荣”之后,自1982年4月开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正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样,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是空前的,至今仍未出现明显的复苏。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在连续四年超过8%之后,突然出现这样严重的危机,不仅引起了国内外极大震惊,而且使一向稳定的政局动荡不安,广大人民对革命制度党的政治体制开始失去信心。德拉马德里政府执政近一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危  相似文献   

4.
战后十七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微妙的过程。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和战前颇不相同的现象,很使人困惑。各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最近一两年,曾对这些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认真热烈地进行过讨论,形成国际学术界一个重要的论战。这不能不说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危机学说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经济关系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世界上,观察拉美经济不能离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目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正陷入深刻的结构性危机之中。它在国际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贸易的严重不平衡。它不仅影响到与之直接有关的债权国和债务国,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的经济,也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债务负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这是因为,对大多数负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债务问题不是一个短期的资金周转问题,而是带根本性的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拉美国家也是属于这种情况。发展中国家之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拉丁美洲受到的冲击最为强烈。1982年下半年,沉重的外债负担引起的支付危机席卷许多拉美国家,触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综合症”,使这个地区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截至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百四十亿美元的巨额逆差;外债高达三千多亿美元,在世界上积欠外债最多的十四个国家中,拉美就有五国(墨西哥、巴西、阿  相似文献   

7.
反思美国十年繁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美国经济连续10年实现较强劲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比重显著提高,美对欧、日经济优势明显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繁荣期失衡现象的恶化,美国的社会经济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发生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安全危机及公司信誉危机。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股市泡沫、IT泡沫破灭等的结果。但这并不表明美国资本主义已出现“全面危机”。由于美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政府和私人企业均有较强的调整能力,未来10年美国经济可望保持强于欧、日的适度增长,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不会发生质变。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差不多同美国和加拿大同时于1957年进入了战后資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周期性的經济危机。根据日本通商产业省發表的季节調整后的数字,日本的工矿生产总指数(1955年=100)于1957年5月达到周  相似文献   

9.
推进太空军备控制关乎各国航天事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957年苏联太空力量的出现,使美国产生了“导弹差距”的恐慌,双方很快就展开了太空军备竞赛。在核恐怖对峙中,美苏双方逐渐认识到,实现太空军备控制符合双方战略利益和国际社会期盼,因此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了太空军控第一阶段的系列成果。1991年苏联解体后,太空领域出现了权力严重失衡的局面,太空军控由20世纪70—80年代的弱纳什均衡状态转瞬陷入徘徊、倒退。冷战前后的第二阶段因美国的阻挠和退约,太空军控成果乏善可陈。2011年以来,太空军控进入第三阶段,呈现出大国激烈角力、阵营泾渭分明、议题交叉融合等特点和态势。面对太空军事化的严峻现实,世界各国需要在总结太空军控历史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其内在机理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参与制定推进太空军控的有效应对策略和议题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及其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中日益增长着的经济危机,对一切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是个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由于工业落后,农业每年只有一造,以及外国资本在主要经济部门中的统治等原因,使他们在世界市场中陷入不平等的地位.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在寻求摆脱危机的过程中,正在加紧剥削东方和拉丁美洲经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和速度,推动着中国迅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面临着一次特殊的大机遇和大挑战.新机遇意味着新环境,新角色意味着新担当.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总体得到优化,将迎来更快的上升期.就国际政治安全环境而言,危机开始使世界回归新现实的本质要求,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开始变革,这与和平发展要求相一致.但是,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也使国际战略环境步入不稳定期,西方对华加紧实施"两面下注"的战略,外部世界对中国迅猛崛起有疑虑、恐慌、排斥的复杂心态和"过激反应",尤其是国家安全挑战之多、影响之大、内外联动之紧密、周边地缘战略环境之恶化,为近年来所罕见.就国际经济环境而言,中国的经济成功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可,在危机中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被各国寄予厚望,国际地位和作用显著上升,同时,危机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而危机引发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是对中国的最大威胁.就国际舆论环境而言,总体上对中国是不利的.国际涉华舆论主要被西方主流媒体所垄断,它们涉华报道的框架和议题至今未发生根本变化,而我们的正面引导力和影响力不足,缺乏足够有效的中外交流沟通,从而形成国际涉华舆论环境的结构性矛盾和巨大张力.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中,我们要善于从挑战中捕捉和运用特殊机遇,推行外交新政,实施新的外交布局,真正做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以便为未来争取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2 0世纪 70年代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导致伊朗与美国交恶 ,引起邻国的恐慌 ,使伊朗国际处境孤立。近年来伊朗的社会政治变化引起全世界关注 ,除了其地缘政治和自然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外 ,其社会走向对中东、波斯湾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57—1958年,資本主义世界在整个社会主义陣营經济飞跃發展和殖民体系加速瓦解的总情况下,普遍地爆發了生产过剩的經济危机。这次經济危机席卷了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主要資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2日泰铢暴跌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香港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使它们的经济很快出现滑坡,甚至出现令人惊奇的负增长。新加坡虽然有着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康的国内金融体制及高效廉洁的政府,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与前述深受危机影响的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1998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5%,与1997年的7.8%相比,下降了一大截,处于1985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本書是苏联科学院世界經济与世界政治研究所六十多位經济学家和統計学家的集体著作。它是在瓦尔加院士的主持下编成的。全書分为三编。第一編以过去十几次爆發危机的历史为根据,对資本主义經济危机和周期问題作了总的論述,特別是对于1929年的大危机作了非常細致的分析。这一部分是由瓦尔加亲自执笔,在全書里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到七分之一,而且其中絕大部分还是統計圖表,文字論述不过三十五、六页,但对許多重要的理論問題都有精辟的闡述,是值得細讀的。例如,关于危机的爆發必然日益頻繁、周期的年限必然逐漸縮短的趋势,这書远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地区陷入了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其中以债务危机最为突出。哥伦比亚虽然二十年来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但也无例外地出现过衰退。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7.
从结果而非意图来衡量,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期间存在着危机转嫁行为,通过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并对全球经济、世界政治以及大国间的竞争态势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政府的转嫁行为,包括其转嫁方式、特定条件、经济政策以及外交策略等,认为美国的危机转嫁与其经济实力高度关联,是一种融合了经济和政治的综合战略行为,既利用了市场经济机制本身的内在传导规律,同时也运用了多边协调和双边协调等外交手段。  相似文献   

18.
序言作为战后初级产品出口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国家作为初级产品出口国家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乃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农业殖民地以后的事。除泰国以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已经分别作为美国、荷兰、英国的殖民地而形成了专门出口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发生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仍未结束。这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联系,有哪些特点,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克服这场危机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拉美地区经济危机问题,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邀请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拉美经济危机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部分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现予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57—1958年的美国經济危机已經过去,但是危机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目前的生产上升还很不稳定,而美帝国主义的地位却由于这次危机而进一步削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