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21,(5)
"祛魅"是一个去神秘性、去神圣化的过程,哲学"祛魅"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二重性。艾思奇的哲学"祛魅"之路包含着正反两个途径,一是从反对过去错误思想入手,要剔除人们对世界无力把握的心理和对过去统治阶级所假造的力量的畏惧;另一个路径则是从正面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岳文 《侨园》2002,(1):20-21
去年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到了。如何应对“狼”入室已经是国内企业家们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观点是,“与狼共舞”的要求是自己也要变成“狼”。早在90年代末,中国民营企业已占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余,其活力不言而喻,然而它们更多的是国内市场上的“英雄”,能否以较高的成活率生存于高手林立的国际市场和即将国际化的国内市场,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学术领域,国外学者对“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很早、很多,国内学术界的兴趣自90年代以来也不断增强。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论,甚至在怎样“中国化”这样的基本定位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反劳动”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是青年群体在面临新型劳动环境下表达内心焦虑的文化符码。青年“反劳动”文化的出现与传播,一方面映射出青年一代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偏差、自我认同焦虑感的发酵与承担时代使命责任感的隐退,另一方面其背后蕴含着理性祛魅、自我治愈与价值回归的正向意义。因此,要以青年“反劳动”文化的流行为契机,在社会维度营造“劳动幸福”的社会氛围,在个体维度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引导青年一代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与担当者。  相似文献   

5.
一、“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爆发的苏东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对于自80年代起政治影响就持续下降的法共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法国右翼疯狂掀起反共高潮,称法共是“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叫嚷要把它清除掉。在法共党内,思  相似文献   

6.
张瑞东 《学理论》2012,(17):84-85
《仪礼》、《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两部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产物,作为“礼”、“礼制”文化的承载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礼仪社会及礼乐文明本身.李安宅先生强调要客观地将《仪礼》和《礼记》这两部书用社会学的眼光来检讨一下,看看有多少社会学的成分.即用“内证的研究”(internal study),客观地审视书中对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及其对人们的行动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批判性地对国粹主义赋予其之神秘性进行“祛魅”.  相似文献   

7.
寥屏 《瞭望》1992,(21)
记者:中国有一句古话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这虽然是从其军事上的战略地位而言,但与其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是这样,在对外开放的今天,特别是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马洪:在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将中部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些介绍。按照我国关于“七五”计划建议的划分,中部地区包括9省,鉴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已纳入周边开放范围,现在说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河南、湖  相似文献   

8.
刘洪 《党政论坛》2006,(11):24-25
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热门课题,“中国背景”已成为不少美国官员晋升的资本。最突出的在财经领域。比如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她日前在北京演讲时就坦陈:自己对中国是“相当的熟悉”,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参议院工作人员来访过;90年代曾参与摩托罗拉公司在华投资的规划和谈判。此外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迷信和邪教在理论和具体表现上是有区别的,认清迷信与邪教的真正面目,进而在宗教问题上祛魅,使民众更好地认识宗教的特点以及真正的宗教与迷信、邪教以及伪宗教的区别,减少民族矛盾及因民众对宗教的无知而导致的伪宗教狂热,为宗教的正常发展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戴廉 《瞭望》2005,(46)
一个人口爆炸、工业污染加剧的现代社会里,一个现代人如何才能找到王维诗中的感觉?“诗已经完全没有用,可我为什么从中获益最多?”十多年前一位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诗人”,这个80年代曾令无数人景仰的称谓,到了90年代,有时竟被人当作是“精神病”的代名词。及至今天,人们在谈论诗歌  相似文献   

11.
王芝兰 《学理论》2009,(4):133-135
20世纪初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诞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新文学文体形式。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有成就的诗人,造就了多元并存的艺术空间,使一个特定时代的诗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历史比较中的"第三条道路"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道路”经历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时期的萌芽、十月革命至二战结束时期的形成、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冷战时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重新兴起四个阶段。“第三条道路”不是一个新名词,概念内涵也不十分明确,其存在有客观必然性,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韩宏韬 《学理论》2009,(17):183-184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的审美境界。自古以来,“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等有关内敛风格的审美范畴,成为古代诗歌的创作原则。正是因为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感情隐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寄托于自己精心营造的意象皇,所以给读者的鉴赏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系列的鉴赏原则和方法,即,从诗人创作的角度出发,揭示诗歌的含蓄美;同时,读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诗歌的再创作。使诗歌的“能指”大于“所指”。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欧美的"第三条道路"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思潮 ,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当前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它经济上主张重新界定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以积极的福利取代注重再分配的传统福利 ,达到社会的进一步公平 ;政治上主张革新 ,下放权利 ,还政于民 ,恢复人民对政治的信念 ;对外战略上 ,谋求和维护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推行霸权主义。它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第三条道路”思潮及其发展变化 ,对于制定我们自己的内外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的中国新诗走了自己的三个十年:2 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在初步接受西方诗艺中不自觉地趋向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趣味;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则是在完全自觉地探索着“中西汇融”的道路;4 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则从中国传统诗艺中破茧而出,化蛹成蝶。  相似文献   

16.
沈安 《瞭望》1988,(46)
尽管道路上还有许多坎坷与曲折,在即将到来的90年代,拉丁美洲将继续朝着“和平、民主、安全、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与80年代相比,这个地区的民主化、经济发展和中美洲和平进程,将出现较好的前景。 一批中国学者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年会上做出了上述乐观的预测。约80位研究拉美问题的教授和专家在这次会上,围绕“跨入90年代的拉丁美洲”这一主题,畅谈了对这一地区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两校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考研热”的现状特点和原因 ,并认为“考研热”是理性的考研者针对经济发展、制度和政策变迁的影响 ,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后趋利避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2021,(2):70-76
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首先,它通过技术霸权赋能话语权,从而进行价值建构;其次,在国际交往中,大数据不但能提升国家实力,数据主权也在拓展国家主权的新范畴;最后,依赖大数据进行决策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还可能会导致集体迷思。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维度,既不能一味祛魅技术的科学性,也不能罔顾科学,刻意附魅道德于技术。我们要认识到,对于意识形态的建设更要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把握,避免其陷入"虚假观念"的泥潭而导致实效性式微。  相似文献   

19.
党周  张进林 《侨园》2002,(3):40-4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孕育了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高原出现了持续性干旱天气,尤其是在黄河源头地区,连续多年的干旱正在带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天然草原加速退化、沙化,湖泊河流干枯萎缩,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已无法在当地正常放牧,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过起“乞牧”生活,沦落成为大草原上的“生态难民”。两年前,记者曾到黄河源头地区采访,首次了解并接触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和出现“生态难民”的情况。去年秋末,当记者再次来到黄河源头地区时,看到这里的草原生态仍在加剧恶化,“生态难民”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采访期间,我们走访了黄河源头干流流经的玛多、达日等县,所到之处,当地干部群众无不对草原生态的急速恶化心存恐慌,明显透露出不安和失望的情绪,有的甚至已对今后的生产生活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20.
杨剑锋 《学理论》2009,(19):81-83
陈三立诗歌常常营造出苍凉萧索的艺术境界,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焦虑与政治焦虑。他在诗中痛苦地宣布“仲尼已死”、“斯文将丧”。儒学价值体系的崩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文化劫难和思想危机,导致了诗人“文化失怙”意识以及现代性的文化断裂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