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福敬  杨舰 《当代贵州》2012,(10):54-55
老建筑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贵阳文化的印迹,就这样延续……  相似文献   

2.
诗画彭阳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4,(10):51-52
正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是由于层层梯田、山坡均被盛开的桃花、杏花覆盖;柳条微微飘动,如丝绦柔柔地亲吻着大地,这就是春天的彭阳。像一首诗,一幅画,有诗的韵味,画的深邃。如果是赏花,最美的季节是4月。这个季节到彭阳,用不着特意选择地点,只要走出县城,不论去哪个方向,都会看到漫山遍野的山花。远远望去,连绵的群山完全被盛开的鲜花点缀。  相似文献   

3.
诗乡的土地     
到处长满青枝到处铺满绿叶到处开满鲜花到处散发着诗的气息诗乡的土地一部厚厚的诗集诗乡的土地@黄定才  相似文献   

4.
当设想着未来的婚姻生活时,我们许多人怀着过高的希冀我们把婚姻想象成一首诗,一幅画,我们弄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抱怨婚姻生活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5.
“大悟山下凯歌旋,独帅孤旅辟新天;你手中(?)的是一条生命线啊,它把军队和人民紧紧相连.”这是一位美院实习生题写在他的习作——国画《李师长》上的一首画诗.画面是,劳动小憩中的李先念同志.他,头戴草帽、身着衬衣,高卷起衣袖裤腿,一手用项脖上的毛巾擦汗,一手斜拄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铁耙锄.我凝视这寓繁于简的国画,久久品味着这寓意深刻的画诗,感慨万千、联想翩翩.好一个“生命线”!紧紧联系着军队和人民的“生命线”—将军手中紧握的那把普通的铁耙,揭示了新五师孤悬敌后、成长壮大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萧军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沉重的一页,这段历史是200多年中美关系史上最困难、最敌对的时期,并且这一阴影继续影响着当今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美国学者很重视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诗歌翻译看中西时空观念在艺术中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诗和画要服从共同的艺术创作规律而言,中西方的艺术家是有共识的。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前556~496)说“画是无声诗,诗为有声画”。我国唐人郑谷对诗情画意的相互激发也深有感触地说,“留心于绘素,得意在烟波……爱余风雪句,幽绝写渔蓑。”宋人黄山谷...  相似文献   

8.
崇武,原名小斗,音讹为小兜,处在惠安县东南沿海突出部,实泉惠之海上屏障,景色雄伟奇丽。在历史上,崇武不但以崇尚武功、保卫海防闻名,而且自古文化发达,明代中叶即有琴、棋、诗、画四绝之称,历  相似文献   

9.
《往事回首》是中纪委原副书记刘丽英的回忆录,是一部她前半生经历最深刻的自传。我一口气拜读完,又反复阅读。书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党的忠贞不渝,把事做好、做实的实干精神;充满着对人民的善意、仁爱的人间真情;充满着异乎常人的自信和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诗有诗眼,画有醒画,园林也有自己的点景,而窗恰是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春和景明,绿荫满窗。拂水新柳,湖光山色,云烟竹树……沧浪亭、颐和园、拙政园、狮子林、可园……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的一场主题为"窗,园林的眼睛"展会上,现场播放的视频,是谷雨时节中国名园窗外不同的风景,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  相似文献   

11.
诗与歌合是一部中国文艺的既往史.五四以后,虽然自由体新诗占据了诗坛的主流地位,诗与歌分离成相对独立的文学体裁,但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文人诗,还是后来诗歌的变形体--歌曲和歌词,以及诗歌的配乐表演,这些形式都充分证明,中国现当代诗歌与音乐依然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亲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海拔5000多米的党岭雪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在这座雪山周围,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吴先恩率部翻越党岭雪山时,在一处山崖下发现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上前掰开拳头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在场的同志都默默低下头,吴先恩哽咽着说:"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面前,摆着6本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薄薄的日记本,边角已经磨损,呈锯齿般的模样。每一本的封面上,都写着"军中日记"几个字,旁边还标记着年月、编号,画有红色五角星的简单图案。《军中日记》,是我父亲童小鹏留下的一部珍贵日记。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先生逝世已整50年。他给人类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齐白石一生始终保持着对村居宁静生活的深情依恋。他"爱家乡,爱家乡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他"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歌咏生命与  相似文献   

15.
人生如诗,岁月如画,平民部长的世事悲歌与铿锵笔墨原本是一部“励志教材”“夜色满衣步履急,父送子程星光稀。舍车犹恐盘资短,负笈更惧累儿力。风拂斑发子孙白,月淡苍颜日月迹。立身之本告诫再,纵有欢肠泪已滴。”这首题为《赴京就学途中》的七言诗,是张保庆年轻时所写。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相似文献   

17.
海田 《世纪风采》2007,(10):42-44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1898年11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丰子恺从小就对线条和色彩敏感,那本为他启蒙的《千家诗》里的黑白人物被他用染料涂成彩色,。他描摹人物画谱,给同学画,给乡亲们画,甚至受私塾先生之命为学校画孔子像供人瞻仰,被人们叫做“小画家”。线条和色彩的魅力被他发现,并自此终生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甲天下,在很多人心中广西是一幅风光旖旎的画;民族风情美,在很多人心中广西又是一首韵律和谐的诗;但当你真正走近她,走到八桂大地的深处,你会发现广西还是一曲雄壮激昂的交响乐,而正在崛起的北部湾涛声激荡,是这曲乐章中最高亢的音符。6月25日至7月1日,记者应邀参加"中央和省级党刊聚焦日新月异北部湾"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广西,踏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以下简称"刘少奇文稿"),是又一部刘少奇文献集.一至四册编入了1949年7月至1952年12月,即从新中国筹建到成立初期3年半时间中刘少奇的文稿.首次公开发表的篇目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敦煌,是一个梦、一首诗、一幅画;敦煌,也是一个源泉、一个空间、一个世界.无数甘肃人为追逐这个梦而努力着,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一个偌大的"军团",用精湛的艺术向世人展示着"可移动的敦煌",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甘肃与兰州,展示了敦煌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范本,也丰富了甘肃作为"戏剧大省"的内涵.他就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演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孝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