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民进中央名誉主席雷洁琼题写基座“爱国民主的乡村教育家金海观先生”的铜像落成揭幕典礼于2000年10月21日在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台湾的近千名新老校友、师生汇聚铜像前,缅怀老校长。金海观先生是萧山民进的  相似文献   

2.
民主这个概念,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是为人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但是,翻开政治思想史,这种争论的轨迹显得简单,它往往表现为不是民主就是专制,一些社会科学词典这样解释:“民主,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仅是指政体,首先是指国体,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28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应当指出,对民主概念的这种规定,是符合民主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1,(33)
中共中央党校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冯秋婷:台州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三大特点,一是这里的“民主恳谈”等活动很“新”。这里的思想政治工作运用了民主机制,贯穿着民主精神,做得非常的好。另外,“网上民主对话”,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双向交流,这又是一个创造,“民主恳谈”本来就是新的,再加上网上新形式,是新上加新。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专制是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一对核心,专制并非是对民主思想的简单背离,两者相互贯通、共同发展,对专制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推动民主思想新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工具理性角度、环境价值论、神学视野及善恶论等不同视角对专制主义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梅宁华 《求知》2009,(3):47-47
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第一。走中国式民主之路,是立足我国国情做出的科学选择。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尚不发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结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历程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又经历了“文革”的曲折。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迈向“深水区”,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结构不断分化,  相似文献   

6.
密尔出于对作为民主核心价值的自由与平等二者冲突的反应,看到了多数暴政的潜在威胁,提出了"多数暴政"思想.其多数暴政包括政治专制和社会专制,是指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对少数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压制.密尔论述多数暴政思想的语境是代议制民主,是对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目的在于保护少数的权利和完善西方民主政治,这一思想不能作为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的工具,但对我国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科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人”的发现和思想自由之权的凸现 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当然,这面思想旗帜的诞生是有历史前提的,它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伟大  相似文献   

8.
陈炳辉 《政治学研究》2022,(6):99-110+159
恩格斯指出,“每个国家,从专制君主政体起到共和政体止,都是集权的”。但是,国内外却存在着对国家集权体制的误读,不少人将集权等同于专制。通过对国家集权体制的理性分析,还原国家集权体制的真实涵义,可以澄清国家理论的这一重大问题。国家集权体制作为国家组织管理制度本身并不等同于专制制度。从历史上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区分出建立在专制政治和民主政治的不同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专制政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是专制统治的工具,民主政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却能避免专制统治的危险。国家集权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两大不可或缺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是国家集权体制健康运行的坚实基础,确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才能实现高效和民主兼具的良好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的民主、法制和科学思想,可分为两个时期说,其前期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及科学思想,其后期主旨是宣传无产阶级的民主、法制及科学思想,即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一、“五四”前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的主旨是争取资产阶级民主,“五四”后期提倡民...  相似文献   

10.
(一)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首先使用了“民主”(demoeratia),到了今天,人们已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但民主始终是与专制相对立的。民主与专制有一个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五四”以前的几十年中,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有两论,一是进化论,一是民约论。前者以生存竞争的理论适应了救亡图存、反对帝国主义的需要;后者以天赋人权的观念适应了要求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两论的传播,在观念形态上是区分先前与近代中国人的重要标志,而阐发民主思想的民约论更富时代性和战斗性,因为从世界范围来说,所谓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就是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民主思想史是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脊梁。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象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吃够专制苦头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首次从近代意义上对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给予猛烈冲击和全面荡涤者,当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透视与探析这一历史狂飙的冲击范围及摧折力度,无疑会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全方位多层次清理封建专制文化残余的指南和殷鉴。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和擎大纛者,其思想既展现了运动的最高峰,亦暴露出运动的波谷。(一)纵观陈独秀自1897年发表《扬子江形势略论》至五四前后,其挞伐批判封建专制举凡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及教育,倡言宣示启蒙思想诸如民主、科学主张者,计下述数端。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的探索,经历了“民本”到“民权”理念的发展,“民运”到“共存”实践的进步,“破”与“立”的制度探索,以及“民治”到“大民主”监督上的失误.纵观毛泽东一生的民主执政实践,既推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建设与民主执政理念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误.对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进行科学历史的考察,能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与民主执政的发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制度运行困境的政治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制度运行中出现形式化、潜规则盛行的困境,其原因除了制度本身的某些缺陷外,主要是缺乏民主文化的有力支撑,封建传统专制的政治文化影响是造成困境的基础性原因,党员民主意识欠缺是直接原因,权力配置过分集中的体制是制度原因。解除困境必须充分重视政治文化对党内民主的影响,坚持弘扬民主政治文化,扬弃传统政治文化,科学借鉴现代西方政治文化,努力提高党员民主文化素养,以观念的彻底更新促进体制弊端的革除。  相似文献   

15.
论民主与法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民主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把民主和政治统治联系起来。当今世界的民主政治从性质上可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 ,理论上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西方民主理论之别 ,实质上有广大人民的民主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通常有专制的、三权分立的、议行合一的 (即民主集中制 )三种形式。“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具有既体现高度民主 ,又具有高效率 ,并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制度化、法律化的人民意志是最高意志。  相似文献   

16.
析西方反华势力在民主问题上的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民主 ,不同的国家、阶级或派别 ,有着不同的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反华势力极力宣扬西方民主观和民主模式 ,诋毁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和人民民主制度 ,其实质是要图谋“西化”、“分化”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 ,我们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同时也要适应新时期思想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 ,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加强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宣传工作 ,以正国际视听。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晚年的“大众民主”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范畴.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巴黎公社.陈独秀晚年“大众民主”思想是在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超越了民主乌托邦.这一思想强调所谓的“大众民主”是在制度规约下的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对资产阶级民主政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民主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实现了政治民主,政府才能顺利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政府公共关系对政治民主的建设与完善具有促进作用。正确认识政治民主与政府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官”“民”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来临,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提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总结自身执政兴国的经验、借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教训、吸取人类一切文明发展成果的科学概括。江泽民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十五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就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体系看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民主是一套把各相关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体系的角度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殊性,也标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