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暨南大学95年的办学历程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暨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近代学校之一 ,也是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 ,在华侨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历史刚刚跨进新世纪、新千年之际 ,暨南大学迎来了建校 95周年。这是学校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一个良好契机。2 0世纪是风云激荡的世纪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暨南大学与世纪伴行 ,已走过了95年的风雨历程。暨南学堂创办时 ,仅有学生 31名 ,是一所补习性质的学校。经过几代暨南人矢志不移、坚持不懈的艰苦创业 ,努力奋斗 ,暨南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宏大、学科齐全、实力雄厚、享誉中外的华侨最高学府。在新的世纪 ,学…  相似文献   

2.
3·11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给在日华侨华人造成了新的迷茫和困惑.战后日本长期以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而为人称道,而现今的日本是否还是值得留恋的宜居之地?在日华侨华人面临着新的抉择.日本《中文导报》与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感到在日本生活幸福的华侨华人的比例,与地震前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分析问卷结果,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留日学生减少、新华侨华人归国人数增多的现象,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将面临成长停滞或规模萎缩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吴努时期,缅甸华侨中存在国籍(选择)问题的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一代和少数二代以上的侨生.这一时期这部分华侨入籍并不积极,入籍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缅甸民族主义政策对华侨的影响,吴努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中缅关系的亲善,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二战结束后,面对一片废墟,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的举措,更是令世人折服.但是,日本教育政策的另一面,即在重视发展本民族教育的同时,限制、排斥异民族的教育,则反映了日本教育政策的狭隘性,与标榜自己为教育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称的.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育法>.按照<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不属于"正规学校"系列,而属于"各种学校"系列,致使华侨学校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这反映了日本政府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华侨社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台湾居民大量地移民美国,形成别具特色的台籍华侨社会。台籍华侨社会的形成是国际人口迁移中“推拉效应”的体现。台籍华侨社会与传统的华侨社会在语言、生活方式、社区结构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有所不同,台侨聚集的新社区也不再是传统的华埠。台侨社会带有台湾本土社会的若干生活方式,而受过高等教育、家人的团聚、职业分布的多样化等是台侨社会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的崛起对东南亚区域以及当地的华侨华人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下,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些变化的学术与政策意涵?具体来说,这些问题涉及三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主体: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自身,东南亚华侨华人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国的角度和立场。本文认为,中国的崛起及其与东南亚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成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变迁重要的外在因素,并通过国内政策而内化。当今及未来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既面临众多的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隨着柬中两国人民友誼的日益发展,旅柬华侨在致力于中柬友誼和支持当地建設等方面,也作了积极貢献。 几年来,不論是大小市镇,到处都有华侨参加当地人民义务劳动,贊助当地建学校、医院、桥樑,响应募捐、义演、义卖……等义举。 华侨支持当地建設比較广泛突出的表現是参加义务劳动。  相似文献   

8.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和学术影响。为了进一步巩固传统和突出特色,发挥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整合我校国际关系和华侨华人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力量,根据暨南大学暨通[2011]  相似文献   

9.
丘逢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人士,由于志向相同,他与新加坡著名华侨丘菽园多有交往,情谊深厚.丘逢甲的爱国思想和对南洋华侨的关心,通过丘菽园及他所创办的<天南新报>传递到南洋华侨社会.1900年丘逢甲受命下南洋宣慰华侨,在南洋各地发表演说,呼吁尊孔教、办学堂,在南洋华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人口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应被视为新华侨华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大约3500万,美国华人有330万,加拿大华裔有120万.美国和加拿大新增加的华人人口中,新华侨华人约占2/3.加拿大的新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70%以上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人移民基本上集中在西海岸地区,从1970年开始,华人集中而居的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区域分散化趋势日渐明显.美国和加拿大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总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新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很多.但是,新华侨华人中贫富差别严重.影响新华侨华人职业结构的因素有:美、加、中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放宽了对移民出入境的限制;华人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影响了其职业结构;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也对新华侨华人职业结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